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来说,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自不必说: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能提升我国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地位。但同时也应牢记奥运后可能面临的危机,“蒙特利尔陷阱”、“长野后奥运综合症”都是深刻的教训。后奥运“低谷效应”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奥运经济与后奥运“低谷效应”
奥运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其总体效果和影响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及风险,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奥运经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从前奥运阶段、正式举办至奥运会后经济效应的延伸一般不少于10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在奥运经济的不同阶段,投资和消费的密度、强度、规模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
这种周期性既会在奥运会开幕前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也会因为奥运会结束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相应程度的负面冲击,如投资增长突然减速、体育场馆和设施闲置或利用不足、奥运相关行业出现衰退、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这就是后奥运“低谷效应”。
二、从几届奥运会主办国看后奥运“低谷效应”
从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和国家的经验来看,后奥运时期由于投资活动大为减弱,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被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出现衰退,经济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表1)
东京奥运会成功地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促成了1962年~1964年的“奥林匹克景气”,1964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13.1%。然而,奥运会结束后,日本投资却大幅滑坡,陷入了经济长期萧条时期。1965年经济增长率则急剧降到5.2%,1964年的工矿业生产比上年增长16%,而1965年仅比1964年增长了4%,企业倒闭数由1964年的4212家,骤增到6141家,失业人口由1964年的54万人增至75万人。
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主办了“最好一届奥运会”的悉尼,目前仍处在“低谷效应”的压力之中。澳大利亚2000~2001财年、2001~2002财年、2002~2003财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2.15%、3.9%、3.1%,明显低于奥运会前一年的4.36%及当年的GDP增长率3.41%。许多奥运场馆从2001年便无力缴纳营业税,具有21000个座位的超级穹顶体育场在2003年因亏损1050万澳元而宣告破产,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每年要拿出5000万澳元(合2.2亿多元人民币)进行维护。虽然澳大利亚政府的思路在奥运会后的两年有所调整,但是,“后奥运低谷效应”带给澳大利亚的痛苦还在继续。据预计,一些比赛场馆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虽然罗格认为,雅典奥运会给他的整体印象是“梦幻般的、历届奥运会中最优秀的”,但是据欧盟最新修订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工程的前紧后松而增加的“赶工费”以及安全保卫费用的增加,雅典奥运会的预算出现大约18亿欧元的缺口,达到希腊GDP的3.2%,总支出达到80亿欧元以上,是继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奥运会后最为“烧钱”的一届。奥运会后,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说:“这个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金融问题,这已是无法继续隐藏的事实。”
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规避后奥运“低估效应”
“在筹办奥运会时,不要想‘展惊世界’。想举办一届过程快乐、轰动世界的奥运会,结束之后必然收获痛苦。而要着眼于举办一届促进城市发展、满足市民需要的奥运会。扎扎实实工作,过程也许痛苦,但结果肯定会‘展惊世界’!”巴塞罗那原奥组委秘书长对北京的忠告是最好的建议。应充分借鉴历届奥运会主办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精心筹划、积极应对,着眼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面子”问题,好大喜功,造成赛前“烧钱”,赛后“低谷”效应。
(一)秉承节俭办奥运的理念。响应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秉承节俭办奥运的理念,力争花最少的钱,“办一届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严格控制体育场馆建设投资规模,场馆建设要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能改造的就不新建,能搞临时性建筑的就不能搞永久性建筑,尽可能节省投资。
(二)综合利用奥运场馆。为避免奥运场馆出现“赛事一完,人去楼空”的现象,应合理进行商业开发,结合酒店、展览、会议、办公等功能,提高场馆的利用价值。2008年奥运会所需比赛场馆共35个,其中北京占30个,15个为新建场馆。在新建场馆中,有少数是临时性场馆,赛后可以拆除;另外一部分是永久性设施,主要有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等。为确保长期使用,许多场地都应预留大面积的商业服务设施,而不仅仅是作为单一比赛训练场地;在216万m2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场馆面积占到100万m2,设有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和射箭场等场所。同时,还应规划建设酒店、会议、商业、办公等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给赛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
事实上,目前我国已注意到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体育馆在奥运会期间将进行体操比赛和手球、排球决赛,而在赛后有可能成为大型文艺演出场地。国家游泳中心赛后将是一个戏水乐园;占地20万m2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仅有一个5~6万m2永久性场馆,其余均为体育、文化配套商业设施,将通过赛后商业开发利用来带动五棵松社区体育建设和地区发展。
(三)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应对奥运前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合理安排以平抑投资波动。目前,北京房地产高速发展状况是高供给水平和高需求水平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在奥运会的利好因素下出现的短期快速膨胀,容易产生经济泡沫。奥运会的举办使得很多建设项目大大提前,很容易导致奥运会结束后的建设低谷。
因此,我国应将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安排到奥运会之后进行,争取到2009年仍有一批项目能够开工建设,使投资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上。而且奥运会对房地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从长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的城市功能区和居住中心的形成,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只要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投资者对北京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预期,奥运后房地产就不可能出现大幅下跌。
(四)强化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经济推动作用。旅游属于服务业,而服务业在我国的GDP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75%,而我国仅占32%左右。服务业对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极为重要,发展服务业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当务之急。奥运会正是发展我国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大好时机,借此契机应使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硬件条件以及国际形象迅速提升,保持国外游客人数在赛后长期持续增长。以巴塞罗纳为例,巴塞罗纳精心地将奥运中心设在了一大片有待开垦的海滩上,利用奥运会对其进行重建以便使其能吸引更多游客。政府投入70亿美元来开发海滩,奥运会后这片地区都成了旅游区。通过这些努力,巴塞罗纳办奥运促进旅游业的目的成功实现。1992年前,该市在欧洲最受欢迎旅游地中排名16位,而到1996年,它已上升到第3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