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38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8/2/1

作者

□文/丁 玲

浏览次数

1128 次

打造会计人诚信平台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诚信成为被普遍关注的焦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强化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当务之急,如何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本文拟就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与守信。诚信在伦理学家看是道德资源,在经济学家看则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的作用越重要。在经济活动中,一旦缺失诚信,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诚信原则在会计行业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正像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由此可见,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会计事业的生命线。而由人们在长期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达成共识的会计工作理念、会计职业责任、会计职业技能和会计工作纪律、会计工作作风就是会计职业道德,即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他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而会计诚信更是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所以,在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乃是个核心问题。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会计人员工作好坏的道德标准。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基本内容及作用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方式。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工作理念、职业意识、业务行为做了全面规定,其建立与完善将会遏制会计造假动机,对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起到积极影响。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正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到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执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执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执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执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体现。重塑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行为不仅要靠法律制度作保证,还要靠职业道德来实现。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基础和重要补充,是会计法治的人文基础;会计法律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制度保障作用,是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具有极大的互补性。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道德框架就是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中,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环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从会计人员“自律”抓起。所谓“自律”就是会计人员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不断地提高觉悟和修养。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是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其对决策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就此而言,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涯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
  (三)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法制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法制就是必须建立、健全、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严格执行。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发布实施新《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还有不少差距,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健全和完善。
  (四)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系统是会计职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判断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所处的阶段,及时发现会计职业道德状况的新动向;其次,在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时,建议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会计组织内成立道德委员会来履行这一职责。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要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责业、廉业、精业、勤业、敬业、爱(乐)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有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而社会评价方法又可分为社会舆论与传统习俗评价。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759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