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既是履行会计职能、保障企业正常有序运营和开展业务的重要举措,又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规范各项企业管理行为的关键环节。
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涵义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计监督应当包含有两层意义:第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即是指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利用本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这就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不予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退回并要求更正、补充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本企业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做出处理;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违法收支。第二,企业外部会计监督,即是指对于企业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积极主动地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本法规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这里所谓的会计监督,从严格意义上讲,应当被理解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由此,所谓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即是指企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理及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要求进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应当是经由企业领导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监督对象应当是本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金运动。可以这么理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领导授权的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企业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性监督。
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目的
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契约综合体。那么,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杜绝贪污舞弊行为,提高本组织的效率与效益,该经济组织有必要对契约各方的权、责、利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会计工作正是界定契约各方权、责、利的焦点,会计工作有意偏袒哪一方,哪一方就将得到更多的利益。社会为了维护企业契约的公正与效益,往往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准则,以要求有关方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从而维护企业契约各方的合法权益。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实施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国家、职工、经理人员等在内的企业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那么,为了保证企业运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为了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为了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实施合理、适当且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三、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现状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展开,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社会公众对于企业会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企业外部会计监督逐渐强化的同时,我国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却日渐弱化。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不力。随着我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展开,我国企业的经营机制、经营方式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之中。由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及约束机制还未能建立或健全,从而导致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相应的处理办法。
(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负责人员思想及行动上的依赖性。因为企业会计外部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负责人员的惰性日趋增大。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负责人员日渐依赖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外部会计监督机构。有的认为,只要有注册会计师对本企业实施外部会计监督就完全可以了。思想上的依赖导致行动上的懒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逐渐弱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利益驱动。目前,在绝大多数企业中,企业经理人员独揽大权,集人、财、物、管理于一身,加之股东大会、董事会履行职责不到位,企业经理人员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违规会计事项。企业会计工作一旦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必定会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更何况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由此,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失效在所难免。
四、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在企业中树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保障。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于从源头上防止会计监督弱化、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需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强化配套法律法规及约束机制的实施,从而加快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会计立法的精髓在于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如果不承认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则无异于否定《会计法》。只有正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执行人员才能严格自律,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和办理违法违规会计事项。
(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只有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实现政企分开,弥补法人治理结构的漏洞,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经营机制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内部要有高度的组织和严格管理,这也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
(三)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认识,使其充分明确会计责任主体。目前,尚有不少企业负责人并不十分明确企业的会计责任主体,依旧认为自己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还能够一推了之,自己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因而持续肆意妄为。但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认识,使其充分明确自身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严厉制裁,加大法律法规处罚力度。此乃笔者对于杜绝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所一贯主张的对策。罚的越重(也应当注意罚的“度”),教训自然越深刻,违法违规者之所以违法违规,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取一定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那么,加强这两方面的处罚力度,特别是经济制裁,让违法违规者把吞进去的经济利益原封不动地吐出来,甚至令其吐的更多,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人愿意违法违规了。因为对于头脑正常的人来说,谁也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