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39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08/2/1

作者

□文/赵晶晶

浏览次数

956 次

近几年房价为“谁”狂初探
  提要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大涨,已经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但收效甚微。本文从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来挖掘其客观的经济规律,从而更好地寻求治本之策。
  2007年8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70个大中城市7月份的房屋价格调查,调查显示,70个城市房价同比上涨了7.5%。2005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平抑房价的宏观调控政策,然而房价却逆势走高,与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上半年商品房集中成交价上涨14.22%,涨幅比上年高5.38个百分点。(表1)
  实际上,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博弈机制,地方政府、购买者、开发商等是市场中主要的博弈参与者。由此对近几年房价狂涨的成因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成本论”,二是“炒房论”,三是“抬价论”,四是“供求论”。
  一、成本论
  1、地价成本论。住宅是房、地、产的统一物,其中土地是稀缺资源,不能再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拉动地价上升,土地增值。而土地资源归国家所有,政府通过增收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出让金等获取财政收入,仅2001年~2003年的3年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为9,100亿元,为其带来了巨大收益。而目前国有土地过多选择拍卖方式公开出让推高了地价。
  土地公开拍卖,容易造成资金雄厚的开发商哄抢土地的冲动,只要有两家开发商竞拍,就可以使土地价格上升。地产商通过高价格获得土地,势必要通过卖房屋才可以将地价的成本消化掉,因此,地价上涨导致土地成本上升,房价跟着上涨。
  2、腐败成本论。房产开发成本不止土地建筑、配套设施费用。因为对于开发商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支出,那就是腐败成本。流动资金的匮乏常常是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致命的一环,而国家调控是通过银行来实现的。近年来,国家在加强调控的同时,某些银行正在加大贷款力度。为何如此,因为对于个别人来说,只有放贷,才能为自己谋得私利,甚至个别银行明知资金贷出去风险极大,也一样要贷。曾有开发商自曝:“楼盘开发成本只占房价的20%,开发商能拿到其中40%的利润,余下40%的利润,全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开发商的腐败成本无疑是房价畸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建筑安装成本。在建筑安装成本方面,钢筋、水泥等建材以及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建筑安装成本提高,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价格上涨。
  二、炒房论
  住宅资产价格由于其购买者的着眼点在于保值增值,受未来价格预期特别大。购房投资者看中的是投资收益率,如果预期房价会继续上涨,收益颇丰,不管现在房价多高,还是抢着要买,而由于一些城市房价上涨得比较快,外地、境外人士到这些城市购房比率比较高。比如北京,据统计,1/3以上的商品住房是卖给北京以外的人,其中中心区高档商品房占50%,甚至60%以上。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城市的供应对象不单单是本市居民,市场供需不是很平衡。
  在这种供求关系下,房地产价格会不断攀升,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又给出更高的收益期望,刺激更大的投机行为。如此循环就形成了“房地产价格螺旋”,房地产价格就只升不降,整体的房地产价格推高,从而使当地的原住民承受了很高的房价。
  三、抬价论
  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约有60%~70%是源于银行。在银行信贷资金大多注入房地产市场的状况下,已经隐含了巨大的金融风险,房价下跌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回收,也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信用危机。因此,每一个开发商都必须在上游资金市场建立对房产价格上涨的预期。
  商品住宅价格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收入水平和供求关系制约,全国各地区的房价差异化很大,这种差异性和个别性,使商品住宅资产价格的透明度降低,开发商处于主动地位,这就为开发商任意抬价提供了可能。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做房产建造预算时,故意将建造成本提高,这也是高房价的一个因素。
  四、供求论
  商品住房供不应求,供求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呈现卖方市场是拉高房价的主要原因。
  1、“双轨”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失控的无奈政策。近期,一些大中城市房价开始新一轮疯狂上涨,对此管理层出台了“双轨”调控的新政,所谓的“双轨调控政策”就是指对市场发出放任信号,任其按市场原则发展,而为了缓解低收入者对房价猛涨的不满,加大政策性,即增加限价房和廉价房的比重,这一政策没有触动房市的症结所在,还有可能使房价进一步失控。因为市场的放任信号使疯狂哄抬炒高房价肆无忌惮,而媒体舆论对房价的疯涨也采取了容忍态度,哄抬房价的环境更加轻松,这将使房价更加失控,而市场上房价大涨,同样会拉高政策性上的房价。
  2、调控政策的反市场化。市场经济主要是靠供求信息来调节,房价上涨太快,照理应该向市场发出增加土地供应、同时抑制需求的信息,然而相关部门却采取了相反的调控措施。首先就是从严控制土地供应,仅仅这个信号就意味着预期供给减少,地价、房价就自然会加快上涨。
  现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抑制供给硬、抑制需求软,反而导致供求更加不平衡。除了供地从紧从严意味着预期供给减少,提高房地产开发门槛也意味着预期供给减少,不利于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而容易形成寡头垄断控制市场、哄抬房价的行为。
  老百姓购买住房的基本需求和投资性购房需求又是难以抑制的,抑制了供给却抑制不了需求,甚至逼出了更大的需求,房价上涨预期更快,就逼得潜在购房者抢先下手,就会有更多投资投机性需求去“买涨”,透支未来的购买力。越多的人去买涨,房价就涨得越快,形成房地产泡沫危机。这就是反市场操作、违背市场原则,必然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
  综上所述,房价并不是受单一因素影响的。房价为开发商狂、为政府狂、为购买者狂,并由此引出了深藏其后的客观经济规律。我们必须坚持对非理性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同时以制度、机构、工具等创新来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住宅保障制度,共同呵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29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