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0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08/3/1

作者

□文/王潇怡 李世宇 秦凤萍

浏览次数

1126 次

贵州企业遭遇反倾销情况研究
  据贵州省WTO咨询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自1983年~2007年9月,全省出口产品共遭遇30多起反倾销调查案件,而企业参与应诉的仅有18起。涉及商品有高锰酸钾、硅铁合金、碳化硅等11种,涉及企业有贵州化工进出口公司、遵义化工厂、遵义铁合金厂等10家。其中,有6家企业参加商会联合应诉,2家单独应诉。通过积极应诉,有8起案件胜诉,其他的大多数都以被迫退出被调查市场而告终。
  贵州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情况,按立案时间排序:
  1、1983年3月18日,美国Carus化工公司对我国出口的高锰酸钾产品发起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有贵州化工进出口公司和遵义化工厂。该案于2000年1月4日第三次复审,2001年2月27日终裁贵州化工倾销幅度为132.11%,其他中国企业为128.94%。结果这两家企业最终都退出了该市场,遵义化工厂现为遵义双源化工集团。
  2、1993年7月12日,美国对碳化硅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企业是贵州中国第七砂轮进出口公司。该案1993年底初裁税率56.25%,1994年4月终裁99%,1994年5月26日最终胜诉。
  3、1994年4月,日本对硅锰合金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遵义铁合金厂,该案最终胜诉。
  4、1994年11月,美国对硅锰合金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遵义铁合金厂,该案终裁为150%税率。
  5、1996年欧盟对硅铁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遵义铁合金厂,该案无结果。
  6、1996年欧盟对硅锰合金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遵义铁合金厂,该案终裁为14.2%税率。
  7、1997年韩国对硅铁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遵义铁合金厂,该案最终胜诉。
  8、1998年8月,欧盟对钢丝绳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贵州钢绳厂进出口公司,该案终裁为74%反倾销税。
  9、1999年1月15日,欧盟对黄磷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有贵州化工进出口公司、金沙黄磷厂,该案于2000年3月14日终止调查,无税结案。但是,金沙黄磷厂已无法正常营业。
  10、1999年5月,美国硅铁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遵义铁合金厂,该案最终胜诉。
  11、2000年日本对硅铁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遵义铁合金厂,该案最终胜诉。至此,遵义铁合金厂已无法正常经营,被中钢集团收购。
  12、2001年7月24日,埃及对轮胎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贵州轮胎进出口公司。该案初裁75%损害税,2001年11月24日终裁172%损害税,该公司已退出该市场。
  13、2002年10月21日,美国CPC公司对碳酸钡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贵州红星发展股份公司。该案2003年3月17日初裁税率7.66%,7月31日终裁34.44%,其结果是该公司的市场萎缩。
  14、2002年10月21日,美国华盛顿轧钢有限公司对棕刚玉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有贵阳白云磨料有限公司、贵州中国第七砂轮有限公司,该案结果不明。
  15、2003年8月5日,美国对电解二氧化锰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遵义双源化工集团,该案2003年9月初裁无损害,终止调查。
  16、2004年4月30日,比利时苏威公司对碳酸钡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有贵州红星发展股份公司,贵州Hongkaj化工有限公司。该案2005年1月29日初裁税率60.8%,2005年7月21日终裁税率31.7%。
  17、2005年10月28日,南非轮胎生产商协会对轮胎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贵州轮胎进出口公司,该案于2007年4月10日胜诉。
  18、2007年9月12日,美国Tronox公司对电解二氧化锰的反倾销指控正式立案。涉及的贵州出口企业是贵州红星发展股份公司,该案正在审理中。
  以上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就涉案商品来看,记录在案并有贵州企业参与应诉的反倾销调查案中的涉案商品绝大多数为五矿化工类,均为贵州重点出口产品。初级产品中,硅铁遭遇反倾销调查4起;硅锰合金3起;黄磷1起。工业制成品中,轮胎企业遭遇2起;电解二氧化锰2起;碳酸钡2起;其余均为1起。
  2、就涉案企业来看,遵义铁合金厂应诉7起(硅铁、硅锰合金);贵州红星发展股份公司3起(碳酸钡、电解二氧化锰);贵州中国第七砂轮有限公司2起(棕刚玉、碳化硅);贵州轮胎进出口公司2起(轮胎);遵义化工厂/遵义双源化工集团2起(高锰酸钾、电解二氧化锰);贵州化工进出口公司2起(黄磷、高锰酸钾)。
  3、就涉案地区及应诉结果来看,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8次,其中3次胜诉,硅铁、碳化硅、电解二氧化锰均以无税结案;3次败诉,碳酸钡被征收34.44%的反倾销税,硅锰合金被征收150%的反倾销税,高锰酸钾被征收128.94%的反倾销税,2次未结案(棕刚玉、2007年电解二氧化锰);欧盟5次,其中1次胜诉,黄磷无税结案;4次败诉,钢丝绳被征收74%反倾销税,硅锰合金被征收14.2%反倾销税,硅铁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不明,碳酸钡的终裁税率为31.7%;此外,日本2次(硅铁、硅锰合金)均胜诉;韩国(硅铁)1次,胜诉;埃及1次(轮胎)败诉,贵州轮胎进出口公司被征收172%反倾销税;南非(轮胎)1次,胜诉。
  4、就立案时间来看,“入世”前贵州企业有11次参与应诉的经历,而“入世”后,欧盟、美国又对我国的碳酸钡、棕刚玉、电解二氧化锰等产品出口提起了反倾销调查,贵州企业已有了7次参与应诉的经历。
  从历次遭遇反倾销的情况来看,贵州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即使是应诉企业也面临痛苦的抉择:胜诉可以保住国外市场;但高昂的律师费用和胜负难料的官司让大多数企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胜诉未必可以欢欣鼓舞,但在败诉案例中,贵州企业蒙受了更为严重的损失。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年产销30多万吨碳酸钡和碳酸锶,占世界产销量的1/3,已形成了世界钡盐“单体生产规模最大、同行业生产环境最优美、产品质量最稳定、产品成本最有竞争力”的生产厂家。但是,2003年美国征收34.44%的反倾销税的一纸裁决就将红星基本上“赶”出了美国市场。此前,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碳酸钡红星占据70%份额,每年交易额大约在150~160万美元,如今就因为遭遇反倾销而拱手相让了。2005年该公司碳酸钡产品又被欧盟征收31.7%的反倾销税,2007年9月该公司的电解二氧化锰产品又遭遇了美国的反倾销大棒。如此频繁地成为反倾销目标,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严重的打击。
  综上所述,贵州出口商品中由于资源性商品和粗加工商品比重大,劳动力成本低,出口商品层次相对较低,因此更容易受到国外反倾销之害。由于在反倾销应诉上经验不足,对国际贸易规则和WTO有关反倾销的条款不甚了解,在国际反倾销应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应尽快建立完善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及企业“四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发挥贸易救济措施的作用,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779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