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0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8/3/1

作者

□文/陈 杰

浏览次数

1321 次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经济学分析


  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每天的浮动范围为上下千分之三。人民币的小幅度升值调整是我国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的契机。虽然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会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以人民币升值为代表的汇率制度改革是有益的,最终也会提高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
  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联系与互动明显加强。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都比较关注,海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直没有平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存在正负两个方面。
  (一)人民币升值的正面影响
  1、人民币升值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压力。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所以,人民币小幅升值,不仅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而且还能降低贸易纠纷、高额成本、征税等方面的成本,更加注重国外对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竞争的局面,不独立地脱离世界,而是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
  2、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外汇占款,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有利于偿还外债。随着我国GDP国际地位提高,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资产出卖更合算,人民币可以直接交易面扩大,包括用人民币购买境外股票、变相的举债功能等,这相当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不付利息的债券,增强了本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3、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平衡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购买进口商品可能也会便宜。尤其是对出国旅游人员,购买起物品来可能显得更为低廉、更加方便,显现出其国际购买力,有利于人才到境外进行培养。
  4、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贸易。尤其对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对工业化所需的石油、矿石、钢材等关键性原材料进口起到平衡作用,减轻价格压力。这也是应对资源涨价的重要手段。
  (二)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
  1、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加速资本外流。
  2、理论上,外汇汇率的变动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国的货币是实行升值的基本方针,股价便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所以,汇率的变动会给股市带来影响。
  3、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从而降低国内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将造成伤害。由于人民币的升值直接抑制或打击出口,则会导致不可贸易品,如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进而对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也会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
  4、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每一个国家的外汇汇率在通常情况下是基本稳定的,但一旦遇到升值压力,就迫使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人民币的升值,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会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对于依赖外国资本而繁荣的中国来说,其可能造成的打击不可忽视。
  二、人民币汇率适宜小幅度升值
  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宜过大。首先,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7,000多亿美元,且60%以美元资产形式存在。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我国外汇储备会大幅度缩水,这也要求有一定时间采用一篮子货币储备形式。其次,将引发“热钱”大规模进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2002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投机活动一直非常活跃。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境外投机性资金大规模注入和集中流出一国,会对该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大的冲击。再次,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对即将前来我国投资的外商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外商投资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和境外投资的影响,降低了经济增长率,最终体现在国内就业问题上,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经济学意义及调整对策
  (一)经济学意义。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强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在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矛盾的情况下,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只能同时实现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而不可能同时实现三个目标。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自主权只有在资本管制下才能实现,而在资本管制和固定汇率制之下,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将不能保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货币政策实际上担负着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的双重目标,即对内维持物价稳定,对外维持汇率稳定。而这种双重目标经常会发生严重冲突,央行的货币政策经常会顾此失彼。显然,在我国金融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情况下,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即固定盯住汇率制度将使采用货币政策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大为降低。而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来说,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尤为重要。因此,汇率制度非改革不可,需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而一旦我国开放了资本账户,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再加上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调整,那么货币政策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好地做好宏观调控的全局工作。
  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为以后进行深层次的贸易往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秘书长约翰斯顿认为,中国货币改革将在对中国经济提供所需要的灵活性的同时支持它的快速增长,协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人民币上调经济意义重大。从经济层面分析,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主要制造业产品出口国,对全球原材料需求量巨大,人民币升值将缓解中国在国际市场购买石油、铝、铁等原材料的价格压力,原材料价格下降除使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继续保持竞争力外,还可确保中国央行提高利率,遏制经济过热和房地产泡沫;另外,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也将获得提升。
  此次对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调整,我国的出口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国际价格上必然被迫提升,但也会间接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在中国目前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的现实背景下,对于如何处理在国际市场的贸易摩擦这一现实和长远的问题,为我国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一定的宝贵时间。
  (二)调整对策
  首先,在WTO的框架下适度调整进出口政策和关税,保持经常收支的平衡,改变大额顺差继续出现或者多年持续顺差的预期。
  其次,生产要素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同时,由于一些企业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很少,企业的相关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与变动人民币名义汇率的策略相比,在短期内保持一个适度的通胀水平,在长期内加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性管制,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真实地显现出来,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一个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选择,也是政府最可能采取的策略。在选择升值政策后,仍然要加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性管制,通过校正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商品的平均价格,降低人民币的国内显性购买力,缓解新一轮的升值预期压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和人民币币值向真实价值回归的双赢。
  再次,要继续抑制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与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降低国际游资的短期投机收益预期。这样既可以扭转局部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恶性泡沫的不良趋势,又可以降低国外游资在境内短期投资的收益和预期,减少游资的涌入。■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238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