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企业财务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准绳、财务行为的依据和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在自身财务目标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之外对各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这二者既具有一致性又有冲突的地方。正确认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目标
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与有关各方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准绳、财务行为的依据和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企业所有者将资金投入企业,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并授权企业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其目的是使企业财产增值,股东得到高的投资回报。在财务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众多的财务目标理论。这些观点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些财务目标基本上反映了企业对市场环境的要求,体现了不同时期产权主体利益的不同偏好。
以往,经济学中常以企业获取利润的多少表明企业的竞争能力,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但是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来看,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没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考虑风险因素,尤其是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导致企业出现短期行为,如放弃当前成本支出大而将来收益更大的项目,这就违背了股东的利益;或者对资源的掠夺式耗用,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这些不单影响了股东利益、企业价值,而且对社会发展有害而无一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以此为基础,追求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企业价值的不断提高。因此,现代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社会责任
几十年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言:“企业负有一种,并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那就是遵守职业规则,在拒绝诡计和欺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资源从事公开的、自由的竞争而增加其利润,若自愿从事非创造利润的活动是不合法的。而关注社会问题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责任。”追随这种观点的拥护者们认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为了追求利润,实现股东的价值。其价值观念的深层内核就是股东利润最大化。因此,围绕这一目的,只要遵守行业运作规则,不欺不诈、不行贿受贿、不作虚假广告,合法经营即可。通俗说来,就是在商言商,只是做一个合法商人而已。这种观点的问题就在于对企业认识本质上的错误。企业虽然是一个经济组织,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既然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合法经营乃是其开发经济活动的前提,就像公民理所当然应遵纪守法一样,不管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还是法律所约束人们的行为的最低标准,合法经营都是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不能以此就概括为社会责任。
何为企业社会责任?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自身财务目标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之外对各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旨在改善社会公益,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实体之一,是社会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正常的法制秩序和金融秩序,是每个企业的基本义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资源,为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提供帮助——这是企业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一般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包括以下几项:
1、对员工的责任:员工是企业的劳动者,企业要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工作环境,保证实现其劳动报酬获取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待遇取得权等劳动权利。
2、对消费者的责任:这种责任要求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其各种不同的需求。而现实中,某些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强买、诱买等行为,为了保护社会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要有组织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从而推动企业承担有关方面的社会责任。
3、对债权人的责任:企业债权人是企业的交易相对人,企业对其债权人负有债务责任,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经济的流通,这一责任要求企业合法、善意、无过失地为交易行为切实履行依法订立的合同。
4、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原则:企业经济的发展不可以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若企业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造成环境的恶化就得不偿失,因此企业应该本着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开展绿色生产、绿色营销。
5、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企业在创造财富,追逐利益的同时,有义务将目光投向弱势群体,应积极参与并资助社会及社区公益事业、教育事业和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协调好自身与社会及社区各方面的关系,此责任是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
三、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1、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目标,谋求高额利润的同时,必然要不断创新,引进与开发新技术,更新设备,培养后备人才,从而为社会带来新产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企业不断发展和价值持续增加的同时,既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但是,事实和经验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率的服务获得社会的认同的。他们通过关心社会公益和合理利用资源,如治理污染,为公众事业捐献资金、物资等行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起到有效的广告宣传作用,赢得更高的企业评价。这种评价既反映了企业的现实盈利能力,又反映了其潜在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社会的负责程度。
摩托罗拉公司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佼佼者,在非典期间因成功策划了总裁访华项目,赢得了公众、中国政府和消费者的一致喝彩。2003年5月16日,作为摩托罗拉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扎菲罗夫斯基先生是非典爆发以后首位踏上中国内地的大型跨国公司总裁。他首先表达了对中国的问候和关切:摩托罗拉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健康,公司将尽全力为北京抗击非典提供帮助和支持,对中国的承诺也丝毫不会改变和动摇。其次,他还带来了一个投资9,000万美元的大项目:在北京建立摩托罗拉全球研发中心。同时向中国承诺,根据备忘录,未来5年累计投资将达5亿美元。摩托罗拉的这一企业社会责任公关案例的策划,使其获得了最高的媒体关注度。据不完全统计,其见报率占到了非典期间通讯和IT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道的五分之一。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大众传播,更是摩托罗拉对政府关系的成功投资,在此举之后其销售量得到了成倍的上升。
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经营管理思想,经营活动规范和特征、企业文化建设、社会公益行为以及企业名称、商标、商誉等,既反映出企业的自身建设,也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综合评价。试想,若一个企业只单纯追求利润而不负担其社会责任,污染环境,挥霍浪费,置社会公益于不顾,即使一时能获得很多盈利,但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必然会急转直下,十分恶劣,最终导致企业价值大跌。可见,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其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2、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和不一致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媒体披露耐克公司设在印度、孟加拉、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的工厂大量雇用童工,所有工人都在狭小昏暗的厂房中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的情况。这一新闻在欧美社会引起轩然大波,消费者自发组织起来游行,抵制耐克产品,并将耐克的广告词“JUSTDOIT”改成了“JUSTSTOPIT”。事件的结果是耐克公司支付赔款,并成立“公平劳工协会”监督改善劳工环境。耐克公司为了减少成本,大量雇用童工、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而忽视了社会责任,耐克的这起“童工门”事件给其带来了更大的成本:耐克公司形象大损,股价大跌。这也直接使许多企业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很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开始制定社会责任守则,关注到劳工权利问题。
事实上,企业必须以辩证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社会责任问题。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发展的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其中承担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就是一个约束条件,不应因眼前的利润减少而忽视远期利益,放弃社会责任,要使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二者协调统一起来。
四、总结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前景是广阔的,对于企业来说,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仅仅增加了其成本,也会为其带来潜在收益。
1972年~2002年的30年中,美国有127项有关公司的社会绩效与公司的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中,109项是把公司的社会绩效作为自变量来预测,作为因变量的公司财务绩效在研究结果中有54项验证了公司的社会绩效与公司的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只有7项是负相关,28项没有得到显著相关关系,20项是复合关系。127项研究中,22项把公司的社会绩效作为因变量,有16项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正确认识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财务目标不仅要反映企业获取盈利的内在要求,还要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并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地行动起来,平衡好企业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必将为企业带来无限的发展契机,使企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