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创新性政策相继出台。其中,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我国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重大的“土地革命”: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一次土地革命”,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使土地从政治属性上有了根本性变化;1978年安徽小岗村人创造性地实现了土地承包,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激情,释放了生产力,揭开了“第二次土地革命”的序幕。而发生在1992年广东南海市的“股田制”改革实现了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加快了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并有效转移了农村过剩劳动力,被许多人称为“第三次土地革命”。目前“股田制”新政正在全国其他地方逐步推行。文章针对这一状况,依据当前我国农村的人口及生产力现状,结合实例,深刻分析“股田制”改革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股田制”的概念
所谓“股田制”,即土地股份制,是指在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以其土地经营权(非承包权)入股设立企业,从而改变单家独户耕种的局面,实现土地资本集约化、规模经营化、市场化。农民作为“公司”股东,可参与也可不参与土地经营,按股分红,但与“公司”共担风险,共同进退。
二、我国农村人口及生产力现状
据调查,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及生产力情况如下: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存在过剩劳动力。我国农村目前劳动力大约为5亿人。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农村只需要1亿人口,另外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业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因此,农村有3.5亿过剩劳动力,这其中有1.2亿常年外出打工,余下的2.3亿则滞留在农村。同时,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过剩劳动力的数量越积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同时,还存在着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土地转包、转租难等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差。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占到44%,初中以上的占56%,其中高中以上的占11%,大专以上的占0.4%。高素质人才数量远逊于发达国家。
(三)农村劳动力空间分布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态势由东向西逐步递减,东部较发达,非农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较落后,非农产业发展较慢。因此,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缓慢。1978年~1998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当中,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比重由90%降为70.26%,20年仅下降近20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减少农民数量、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引导其从事二三产业,并解决其空闲土地转包、转租难等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和谐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股田制”正式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实例分析
据统计,重庆每年约有40万农民涌入城市,到2006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量达706万人,随之带来进城务工人员耕种土地转包、转租困难,农村土地撂荒严重,农田水利失修等问题。2006年该市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为解决这一难题,以村民余安全牵头,全村508户农民的514亩土地入股(另外余安全原有土地100余亩),成立重庆宗胜果品有限公司,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选出29人作为公司股东,公司注资362.03万元,其中514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评估作价253.42万元,另由508户农民和恒河公司共同投入货币资金25万元,双方共担风险。由恒河公司提供技术培训与支持,在试验地上种植柑橘6万株以及青蒿和时令蔬菜。长寿区政府财政承诺贴息,为公司提供担保,向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贷款,以支付柑橘从播种到挂果5年周期的管理养护费用。公司成立以来,当年收入达13万元,除去管理成本,股东每亩地仍有200元收益。据估算,到2009年柑橘挂果的季节,每亩土地的产值将达到4,000元,除去成本,每亩土地的收入有2,000~3,000元,过去每亩土地种植粮食作物收入仅为250元。
由表1分析得知,“股田制”试验改革效果明显。(表1)
麒麟村的“股田制”试验改革,改变了单家独户耕作的局面,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此举解决了空闲土地转包、转租难的问题,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并且成功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重庆市工商局王元楷认为,“此举是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必将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让最适合的人干最适合的事,让土地发挥更大的潜力,也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走向”。重庆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周林军也认为,“中国农村土地,向来只有产业效率,没有交易效率,难以产生资本效率,导致农民不能致富,此举正是通过资本途径来提高其交易效率”。可见,麒麟村此举为重庆市土地制度改革创立了一个很好的模式。2007年7月1日,重庆市工商局正式出台《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内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允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公司或企业。
四、结论
实践证明,“股田制”是具有现代产权制度的土地制度,对加快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土地股份公司”(简称“公司”)实行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农民将土地入股给“公司”后,既可继续参与土地经营,也可不参与土地经营),农民凭借土地经营权可拥有“公司”股份,并可以按股分红;“公司”则作为财产的法人主体,将土地既作为一种价值化的资产,可以直接投入生产经营中实现增值;又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投入,实现土地资本经营的企业化、集约化、市场化,从而较好地促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更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使国家、集体、农民三者都找到合理定位和合法的利益保障。“公司”收入增加,必定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劳动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
其次,“股田制”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同时,在产业一体化经营条件下,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并通过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此特有的利益共享机制使农业生产的利润更高。农业产业化对我国农业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其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而且也是扩大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农村过剩人口的有效手段。
再次,“股田制”的实施解决了农村空闲土地转包、转租难的问题,免去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使他们从被土地“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但是,由于当前此新政配套政策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少风险。如,农民无企业意识,不懂入股、分红核算等企业经营概念,可能与《公司法》规定的股东共担风险原则背道而驰,产生经济纠纷;土地经营权的改变,可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如建厂房、搞地产开发),导致在原有承包期限后集体无法正常回收土地;社会保障体系不成熟,如因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破产,非法转让土地,使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变化,农民面临失去土地的风险;有实力的企业对经济效益不高的种、养殖业等不感兴趣,不愿投资等。
五、政策建议
为保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良好运行,让土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切实保障入股农民的合法权益,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政府对“股田制”改革加大宣传、试点和推行力度,不断总结完善该制度,待时机成熟,将其作为一项正式立法,从法律角度规定农村土地入股形式,规范操作程序,健全农地委托代理机制。
“股田制”改革作为一项土地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不断总结实施经验,完善操作程序。实施过程中,提高土地制度运行效率的关键在于明确土地产权,建立和完善农地市场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规范的委托代理制度。在产权主体明确、产权界限清楚、农地市场规范健全的条件下,可以构建出规范有效的农地委托代理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严格保证在原承包期限内土地使用性质不变,避免经济纠纷。
(二)新政实施初期,出台相应社会保障政策,保证遭受亏损农民的基本生活。首先,建立一支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职业指导队伍,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他们适应城市就业和市场就业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具体关怀,增强城市就业的信心;成立创业服务中心机构,负责对创业的管理与服务,提供有利于创业的大环境;构造有效、畅通的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劳动力市场和失地农民之间的双向沟通网络。其次,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和再就业创新机制,保证失地农民的子女入学应与城镇居民的子女一视同仁,享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赋予的所有权利;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转岗再就业能力;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富余人员和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再次,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先导,逐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在政府或集体允许的承包期限内,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种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潜力。在集体和政府允许的承包期限内,从事其他经济效益较高的经营项目,如旅游、地产开发或工业建设,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加盟,以发挥土地的最大潜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