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2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08/4/1

作者

□文/王龙建

浏览次数

668 次

对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的思考
  以农村为市场,以服务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在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统筹规划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大事,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事,同时也是供销合作社自身生存之需、发展之要,是适应现代流通要求、强化自身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的目标
  (一)规范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在现有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经营服务网络的基础上,供销合作社要以大型骨干农资经营企业为龙头,以“规范渠道、规范管理、规范品牌、规范标准”为重点,一方面规范连锁配送流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适合农资连锁配送销售网络的配送、信息和科技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运用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采用“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中心示范店+加盟店”的建设模式和“自建+特许加盟+整体加盟”的操作方式,力争通过改造、整合,建设成一批管理统一、经营规范的农资配送中心、中心示范店、加盟店,使全系统的农资销售几乎都能通过连锁配送实现。
  (二)构建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实施“市场带动”战略,以批发市场为龙头,基地建设为基础,现代物流配送为手段,构建生产、加工、配送到终端卖场一条龙的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构建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重点要做好大型农副产品市场建设与改造、培育大型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建立基地农副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快捷通道、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物流、建设覆盖全国的农副产品信息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三)优化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在已经形成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的基础上,以优化、提升为重点,按照“以供销并举为着力点,致力于双向流通;以县域市场为切入点,夯实县乡村网络基础;以联合发展为立足点,走直营带加盟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的建设模式,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做到点面结合,网络整体联动;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模式;城乡互动,区域集中发展。重点选择辐射力强的县、市,在县城和中心集镇建立具有配送功能的直营中心店和区域配送中心,以联网的方式把超市向乡村辐射,带动、改造周边乡村经营门店入网加盟,发展连锁经营,连点成线、连线织网、联网成片,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建设完成多个适合新农村发展的县级配送中心和具有配送功能的中心店,改造、建设多个乡镇连锁店及乡、村级加盟店,基本形成城乡结合、上下贯通的县、乡、村三级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从而使连锁网络覆盖整个乡村市场。
  (四)整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网络。围绕国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传统网络优势,在规范、整合和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结合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抓住回收网点建设、市场集散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环节,做好“三点一线”工作。“三点”即通过整合现有回收网点,实施统一规范的管理;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的交易集散市场;开拓以集中加工生产再生工业原料为主的综合利用领域。“一线”即以城市为单位,形成从回收、加工到综合利用的有序管理、协调发展的再生资源产业链条,构建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二、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的原则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新网工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为目标,以服务为手段,以惠农便民为目的,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一)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搞好规划论证。因地制宜,不盲目贪大、求洋,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切实搞好工程建设项目的研究、规划和论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
  (二)立足利用、改造、整合现有网络资源,不盲目铺新摊子。按照产权多元化的要求,以覆盖城乡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骨干连锁经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无形资产、信誉、管理和服务优势以及现有的仓储设施、营业场所与网络基础,加快进行资源整合与重组,大力推动系统内外的联合发展,走低成本、高效益的扩张发展路子。
  (三)实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发挥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连接城乡、供销并举、综合经营、系列服务”的优势,重点在增强网络的“双向流通”功能上做文章,既把货真价实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供应到农村,让农民买得放心,同时又以连锁经营网络为载体,使农副产品进入超市,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起来,让农民卖得省心,真正使供销合作社的现代流通网络为广大农民所用,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以农村为市场,切实在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上下功夫。坚持企业持续发展与农民受益相结合、按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办事与政府推动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在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做文章,使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真正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有效途径,成为执行国家各项流通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抵制假冒伪劣、供应优质安全商品的主要渠道,成为推广先进农资施用技术、生产经营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实现让利于农和返利惠农的重要载体,为农民营造“货真、价实、安全、方便”的消费环境。

  三、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的要求
  以“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为重点,建设“新网工程”,引导和促进供销合作系统走联合发展的路子,重新改造、加快整合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传统主营商品的经营网络,促进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由松散向紧密发展,经营服务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发展,需要落实以下四点要求:
  (一)加大改造力度,加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双向流通网络终端建设。以农村基层社区为基础,以惠农、便民、利农、富民为主要目的,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坚持改造与发展并重,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推动基层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经营门店的改造升级,通过加盟、合并、收购等市场手段,在乡镇和中心村改造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连锁店、日用消费品连锁店和农副产品收购站、再生资源回收站,在中心集镇建立优势农产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建立起覆盖全国大部分乡村的网络终端,构筑布局合理、业态先进、配套完善、竞争开放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实现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进镇、进村,农副产品进城、进店的“四进”目标,进一步提高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二)提升网络功能,增强整体运作能力。重点围绕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及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引导企业开发应用支撑现代流通方式的采购供应、物流配送、信息管理、资金结算、肥药科学使用等核心技术,加大对其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建设跨区域的大型储存、运销、物流、配送等设施;抓住集中采购、专业配送、资金结算、信息管理等关键环节,借鉴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理念,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方式,组织供销合作社连锁企业实施商品联合采购;发展电子商务,改进业务流程,完善供应链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升其功能和标准,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建设网络科技管理服务系统、价格预警信息采集发布系统,提高信息技术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健全网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放心、机制健全、信息灵敏、交易方式先进、竞争开放有序、运行规范、统一高效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
  (三)整合网络资源,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各级联合社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遍布城乡的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为载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盲目贪大求洋,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通过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对供销合作社现有的传统网络资源改造、整合,实现联合发展。在业态的选择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小超市、大连锁”发展战略,把小超市、便利店、综合服务店作为主力业态,推动基层社和传统经营门店的改造升级。在连锁经营的布局上,既要重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由点到面逐步向县城和乡、镇、村扩展,开拓和占领农村市场,也要注意发展县、市范围的区域连锁。目前,以农村市场为基础的供销合作社县域连锁经营企业,要在提高整体素质、形成区域性的规模经营优势上下功夫,增强竞争实力,逐步实现跨区域扩张。鼓励有条件的县、市供销合作社,积极依托自己的优势企业或与其他连锁企业合作,对所属企业和基层社的各类经营网点,按照连锁经营的要求进行改造,率先发展自己的县域网络,并逐步与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供销合作社大型连锁企业对接。在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上,应重点选择加盟连锁、自由连锁,实现低成本扩张,加快构建布局合理、业态先进、设施完善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
  (四)优化网络结构,培育具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为目标,以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为保障,以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为核心,加快供销合作社大型骨干连锁经营企业的形成过程。充分利用自己的无形资产、信誉、管理和服务优势,创建连锁企业品牌,运用品牌的带动效应,扩大连锁经营规模,促进传统经营网络的整合改造。要以资本和现代产权制度为纽带,打破原有的层级与地域界限,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通过资本、资源、技术、业务等多种联合方式和市场化运作手段,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社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造,做大做强一批以供销合作社为主导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集团,提高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努力成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主导力量。
  总之,实施“新网工程”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只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对促进生产、扩大消费、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主动地抓好这项工作,就能确保“新网工程”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地顺利实施。■
  本文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供销合作社的网络构成与新农村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XZSKY07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4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