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2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08/4/1

作者

□文/刘 薇

浏览次数

3076 次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我国的经济近年来经历了快速且稳定的增长,尤其以对外贸易的发展最为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978~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3,645.2亿元增加到210,871.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355.0亿元上升至140,971.4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9.74%上升至2006年的66.85%,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进口总额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出口总额的增长,2006年的进出口差额更是达到了14,217.7亿元。这充分说明了20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出口竞争力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进口与出口是一国通过国际交换实现国民受益最大化的两个环节,二者缺一不可,“高出低进”成为我国现在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关于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传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他认为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增强国力,且一国应当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等。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一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可能性、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和如何利用资源使国际贸易对经济发挥最大效用。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异常迅猛,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一方面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性方面却存在着差异。李坤望、魏巍贤、赖明勇、林毅夫等认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赵陵、宋少华和宋泓明的检验结果发现,短期内我国的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看这种效果并不明显;李军、许和连等则认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学者佟家栋较早探讨了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时期进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度不同,但总体上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陈家勤在研究中发现,除了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印度和巴西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进口贸易的作用都大于出口贸易;季铸的研究显示,在一定条件下进口和出口一样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并指出进口贸易比货币政策更能实现“低通胀、低失业、高增长”的目标。
  二、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1975~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总额(EM)、进口总额(IM)以及进出口总额(TM)作为分析的原始数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就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相关性分析。通过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与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这说明了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已知国民生产总值、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存在相关关系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回归分析来拟合回归曲线。(表1)
  (二)经济增长与进出口总额的回归分析。选取有关数据和适当的模型形式(将其设为双对数模型形式),对国民生产总值、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作回归分析。估计的方程结果如下:
  LNGDP=4.4215+0.7954×LNEM-0.0934×LNIM
  t=5.1246 -0.5709
  R2=0.9925 F=1724.703
  回归方程显示,将对外贸易分为出口和进口两种因素,出口总额与GDP的回归统计结果较为显著,但是进口总额与GDP的回归结果未能通过统计检验,出现负相关,而且其回归系数t检验明显偏小,没能通过系数为零的概率小于5%检验,这说明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此回归方程不可靠。将进、出口总额与GDP的关系进行单独回归分析。
  1、GDP与进口总额的关系。估计的回归方程如下:
  GDP=15245.39+3.3973×IM
  t=19.2993
  R2=0.9324 F=372.4641
  方程的各项结果都通过了检验,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为3.3973,表明进口总额每增加1元,将使得GDP增加3.3973元,这充分说明了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2、GDP与出口总额的关系。估计的回归方程如下:
  GDP=16331.22+2.9245×EM
  t=19.1074
  R2=0.9311 F=365.0914
  此方程的各项结果都通过了统计检验,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为2.9245,即出口每增加1元将带动GDP增加2.9245元,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三、回归结果分析
  从上述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随着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上升,对外贸易受到人们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1、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着非市场化问题。首先,表现为国内企业要出口产品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大多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虽然我国允许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但进入门槛很高,数量极其有限。这样一来,在缺乏市场竞争和筛选、淘汰机制的情况下,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这样就必然会造成对外贸易的低效率。其次,我国在进口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政府管制,进口的市场化或自由化程度更低。对进口进行管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某些行业或企业(特别是保护了国有企业),但却因减弱了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同时使国内企业得不到低成本的生产投入品,从而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
  2、我国出口结构仍存在着技术档次及附加价值低的问题。我国出口竞争力强的工业产品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及日用消费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很大比重),这些产品的产品链条短、附加价值低。目前,我国出口量最大的10类产品中有9类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目前,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虽快,但主要依靠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而且我国机电产品一般档次较低,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不高,缺乏有后劲的支柱产品。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已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很小,只有15%(世界十大出口国平均为40%左右),且多数还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包括银行、保险、电信、法律、会计、资讯行业等)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十分薄弱,出口创汇能力不强。
  3、我国的贸易伙伴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不足。我国的贸易伙伴仍相对集中在欧亚和美洲,特别是有限的几个世界主要国家,如日本、美国和欧盟,对这三者的贸易额占到总额的一半。这种贸易格局不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近年来由于这几个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不景气,纷纷采取保守贸易政策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受到了较大影响。
  4、持续的贸易顺差导致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增多。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与贸易纠纷也逐渐增多。于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壁垒日渐增多,关税、质量、价格、生产环境的无公害要求等,都给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增加了困难和障碍。
  四、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应对措施原则上分为政府管制和企业自律。政府管制主要是宏观调控,企业自律则包含调整产品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相结合。放宽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降低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标准,尤其是银行金融等服务行业,深化改革,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扩大贸易伙伴范围,如加强同非洲和拉美地区国家的贸易发展,以此降低我国的对外贸易风险。
  2、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既要重视科技力量,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争取进口配件的本土生产,以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加强教育投资,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小,因此,在积极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同时,应注重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来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实现人力资本与出口贸易综合效应带动下的经济增长。■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78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