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3期/公共/财政/正文

发布时间

2008/4/1

作者

□文/丁慧婷

浏览次数

3223 次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
  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国际上一般用基尼系数1来衡量贫富差距,国际上基尼系数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是0.4,而我国基尼系数在1999年是0.457,2004年已达到0.469,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已经严重超过警戒线,缩小收入差距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社会团结、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报告,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8,472.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2元。我国是世界上城乡人均收入比大于2的三个国家之一,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从近年的数据显示来看,1997年以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2001~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6,859.6元、7,702.8元和8,472.2元,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却只有2,366.4元、2,475.6元和2,622.2元,城镇居民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90倍、3.11倍和3.23倍。这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在城市,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14,867.49元,最低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为6,530.48元。前者是后者的2.277倍,1997~2000年上海、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相对较快,平均每年增加1.57%,而山西和河南等省仅为0.25%。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例关系,1978年为1.09:1:0.91,2003年为1.52:1:0.68。2003年西部12个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954.7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6.9%,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35.39元,低于全国8,472.20元的平均水平。尽管国家近年来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对中、西部加大了投入和扶持力度,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逆转。
  (三)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从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来看,收入差距呈拉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16个不同行业职工之间的年均工资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统计,与1990年相比,2002年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和技术服务业收入增幅最高,分别达到912.5%,691.1%和795.4%,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的增幅最低,仅为415.2%和405.3%,其他行业增幅在431.2~670.0%之间。1990年收入最高行业的收入是最低行业的1.76倍,而2002年则变为2.99倍。不合理的行业差距不仅不会调动积极性,反而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攀比,阻碍了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
  (四)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分配差距。改革以来,由于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阶层的划分开始出现,以收入划分可分为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贫困户等。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各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最高10%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最低5%困难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95~2000年分别为3.30、4.25、4.16、4.74、5.20、5.73,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严重的收入集中强烈地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无序因素的影响。
  (一)初始条件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倾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农业成了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因而农业自身积累受到严重影响;城乡户籍制度导致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严重造成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存在并不断拉大的局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经济基础好,对外开放早,水陆交通发达,具有较长的海岸线,开展对外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早,教育水平高。所有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高于中西部地区。个人的家庭基础、先天禀赋条件、后天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也是造成个人收入差距的原因。
  (二)经济体制转型、市场竞争的作用。承认收入差别和鼓励合法致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旧的收入分配格局,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但也必然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一方面市场经济为人们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取相应回报创造了种种机遇;另一方面因条件不足、能力不济、机遇丧失而陷入困境者也不鲜见。同时,由于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需要一个过程,新旧两种体制的同时并存,既产生了许多摩擦,也存在着不少漏洞,这就给某些人投机钻营提供了机会,也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偏差,拉大了收入差距。
  (三)分配制度改革的结果。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可参与分配,收入分配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按劳分配使得个人的收入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挂钩,同时劳动者的价值是由市场来评判,而市场价格则受市场的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等因素制约,使得同样的劳动可能获得的市场价值评价不一样;另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使人们的收入渠道多元化,由于人们在生产要素上的占有不平等,许多人的按生产要素的收入已超过劳动的收入,这就使得人们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成为现实。
  (四)机制不健全及管理缺陷。在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完善过程中,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合理收入渠道的存在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另一个原因。行业垄断使部分单位获得了不合理的高收入;国有企业分配监督机制缺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同时,收入分配不公;企业或法人偷税、漏税情况比较严重,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少数人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走私贩私、制黄贩黄、造假贩假、贩卖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攫取大量非法收入而暴富。据统计,就关税而言,每年因走私,国家就损失约150亿美元。种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社会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五)再分配调节机制不灵。现阶段,我国再分配调节机制存在严重不足,税收制度不健全。例如,遗产税、馈赠税、累进税等税种还没有开设;高收入调节不力,全国个人所得税70%以上是由工薪阶层和知识分子交纳的。所得税征收存在灰色区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偷税、漏税情况严重;对低收入阶层保护不力,社会保障体系脆弱;部分转移支付方向存在偏差,明显偏向高收入阶层;劳动报酬尚未完全工资化、货币化,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项目还没有完全独立于企业之外而实现社会化,因而造成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错位,再分配的调节收入差距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三、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中解决公平的问题。只有以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一个社会才具备相应的社会资源,才能为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分配公平提供必要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资源,只有把社会资源这块蛋糕做大了,大家才都有可能从中得到一块,而且是较大的一块,否则只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只能实现“共贫”,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公平是毫无意义的,无疑是回到了改革之前的老路上去。只有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在发展中求公正、求公平,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
  (二)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在社会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政府部门要打破城乡壁垒,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取消对垄断行业的保护政策,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消除所有制歧视,在税收、信贷、进出口等方面要对所有的经济形式一视同仁,同时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改革行政体制,明确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在完善内部监督制度的同时,加强社会对政府的监督,赋予社会普通成员对政府行政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
  (三)规范收入分配行为,打击遏制非法收入。要规范制度内收入分配行为,包括要按时发放工资,按规定提取工资,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款消费严格管理,尤其是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适当拉开收入差距。要把制度外的合理收入分配尽可能地纳入到制度内来进行管理,对不合理的收入分配要加大清理力度,从源头抓起。对非法收入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工资法、最低工资法、公务员工资法、各种社会保障法等法规的立法步伐,加强收入分配的监督和检查。
  (四)强化政府财政调控能力。第一,加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财力基础。增加GDP中财政收入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第二,深化税收体制改革,从依法治国的要求出发,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跟踪和监督,健全个人信用和货币电子化,从而增加税收的监管,要改革所得税制度,提高征收起点,调整税率,进一步强化所得税的累进性质。要研究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征管办法,尽快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由此才能有效地调节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把一部分个人财富变为社会财富。第三,改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府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转移支付调控力度。可以制定政策对落后地区予以财政优惠;继续加大扶贫力度,扶贫重点要实现从简单地给予资金帮助的输血型,向通过促进贫困地区建立自我发展机制的造血型转变,这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保证;继续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同时,在资金、技术信息、机会等方面提供援助,为低收入者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促进效率又保障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共同富裕的实现。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种种问题,我们要端正对社会保障本质及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措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它当作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需要,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资金来源,逐步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二是实现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主体多元化,在总体结构上要跳出市场与政府两主体的传统框架引入非市场也非政府组织的调节主体。如,各种基金会、慈善组织、民间团体等。充分发挥它们的调节作用,缓解政府的压力。三是要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保障。■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54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