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劳动就业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造成融资难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可以由企业自己掌控的方面主要是自身的问题,中小企业要改善经营管理,强化信用观念,还要掌握融资管理的方法,以有效地改善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
(一)间接融资难度大、速度慢。据调查,我国有65.7%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种金融机构贷款,以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寻求资金支持时的首选方式。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目标的选定上,却并没有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对象。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只占主要金融机构放款比例的16%,远远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发展扩张的过程中很难得到来自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
(二)民间融资成本高、风险大。由于中小企业从合法融资渠道取得资金极为困难,因此民间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最一般的形式是向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从各种“钱庄”用较高的利率获得贷款。大多数民间金融的利率高于官方利率,甚至不乏高利贷。在某些地区,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发生率达到了85%,超高利率的发生率甚至达到了25%。这使原本就实力不大的中小企业承担了过高的负债风险。
(三)直接融资机会少。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中小企业很难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首先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开的债券发行、流通市场,中小企业不能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获得资金。另外,我国股票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容量有限。在国企改革中股票市场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场所,现在虽然设立了中小企业板,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公开募股的方式融资,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小企业融资构成中,上市公司除外,自有资金约占65%,银行贷款10%左右,民间借贷15%左右,其余10%主要是商业信用或债务拖欠,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的几乎是零。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障碍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障碍
1、银行信贷政策的影响偏向大企业。前几年为配合“抓大放小”的政策,各行业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了大行业、大企业,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资金很少。
2、贷款手续办理困难。中小企业贷款往往“急、频、少、高”,即:时间急、频率高、金额少、成本高。银行要严格按程序报批发放,时间上跟不上需要。由于频率高,信贷人员工作量大。
3、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架构为“一体两翼”,已形成城市、省、国家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城乡社区中建立了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互助担保机构与商业担保机构。但担保机构存在着规模和放贷倍率小、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管理分散、行为不规范、品种单一、期限短等问题,应当加以完善。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障碍
1、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更有它的特殊性,比如,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的净资产大多偏低,而人力资源又都偏高,所以在贷款时,往往少有抵押资产。
2、财务管理制度薄弱,透明度较差。我国中小企业中,财务报表经过审计的约占4%,许多中小企业的资产、销售等基本财务数据在其财务报表中透明度不高,为银行掌握其贷款资金的用途、资金流向等带来难度。经营风险和人为风险使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望而止步。
3、投资项目前景缺乏吸引力。根据调查结果,有64.7%的企业融资投向的产业为加工制造业。由于大量的中小企业从事的产业以附加值较低的加工业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产业前景缺乏诱人之处。不少中小企业个人作用过分突出,经营随意性大,经常会不断追求经济热点,业务稳定性较弱,投机性和经营风险较高。
4、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债权债务关系缺乏制度保障。不少企业将贷款资金作为自有资金使用,短贷长用现象较为普遍,银行一旦给这些企业发放贷款,贷款本金就很难如约偿还,必须不断续贷,发生在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大企业,这也是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的关键。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途径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着眼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现实选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从外部宏观环境来看
1、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如果能建立起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将个人和企业的社会信息、金融信息、纳税信息、司法信息等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集中起来,使社会能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做出整体评价,银行业就可以降低向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中小企业也可以得到各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实现双赢。
2、推动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与贷款相比,融资租赁侧重于对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考察,对承租人的资产负债历史要求不高,使一些未在银行建立起信用的中小企业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中期设备融资。
3、发展个人委托贷款。现阶段,我国民间金融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民间借贷形成的信用关系,符合个体私营经济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但是,民间金融的存在使大量的社会资金游离于监管外,影响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4、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应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发展和规范风险投资基金无疑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好方法。目前,我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大量民间资金找不到投资途径,通过风险基金的运作可以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导到生产流通领域中。
(二)从企业内部来看
1、规范企业管理。公司的运行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银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定期向相关各方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的“信用形象”;增强自身经营能力:中小企业要稳健、快速地发展,必须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要有专业的人才,良好的管理制度,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培育名牌产品,做到“小而专”,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2、强化信用观念。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有些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为了减轻一时债务负担,不还贷款本息,逃债、废债,严重损害了企业信誉形象,破坏了银企关系,致使难以得到银行长期资金支持,最终使企业受害。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尽量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等级提高后,从社会争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完全是可行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