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4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8/4/30

作者

□文/夏云雨 谢子光

浏览次数

986 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提要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现代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揭示了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对策和措施,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它包括资产保护、保证账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方法程序和组织计划。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还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评价而制定和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二、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形成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模式,其基本目的是弥补各利害关系人在信息上和责任上的不对称性以及契约上的不完全性,从而达到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力、责任、利益上相互均衡。
  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很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董事会独立性严重弱化;监事会成员主要由公司职工和股东代表组成,在行政关系上受制于董事会,监督作用难以发挥;同时,公司也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企业管理者的产生依然具有很强的“政府”色彩和“人情”色彩,这样产生的管理者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治理企业而不是管理企业,对下属人员的工作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导致公司内部中下层机构之间、不同岗位之间以及不同人员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牵制,不少公司存在着不相容职务兼任、岗位责任制形同虚设的现象。
  (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但总体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不能反映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容上片面、零散,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能发挥内部会计应有的作用。另外,有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严重影响控制机制的运行。二是管理滞后,新的经济行为、经济业务、市场工具不断涌现,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没有能力制定相关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或是制定的制度环节过多、成本过高没有操作性,在实践中不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从而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健全性,这样就违反了内部会计控制运行高效的目标。三是偏向于事后控制,很多企业通常是在风险成为损失之后才设法堵塞或处置,导致内部会计控制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也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三)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不力。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监督,主要是企业的内部审计。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常常受制于企业负责人,也有不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这样就无法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外部监督,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其监督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是很多监督措施的设置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从局部和本位出发,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突破制度法规红线,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处理,致使监督严重弱化。并且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四)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一方面由于内部会计控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并且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及运行不仅增大了企业的工作量而且需要发生相关管理成本,因而国内很多企业认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束缚了手脚,影响办事效率及提高企业运行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企业管理者仍保留着以往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趋向于集权管理,对内部控制缺乏全面的认识。
  (五)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方面,会计人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和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也流于形式。致使部分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不高,自我管制能力差,影响其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另外,我国企业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缺乏起码的独立性,经理和董事长怎样说,会计人员就怎样办,无原则地顺从领导意图办事,从而内部会计控制失控在所难免。
  三、加强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策措施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针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经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等不同的权力主体确立控制权,使各权力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权力边界和相互制衡,防止内部人控制。首先,完善董事会的功能和设置,增加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重,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董事长与总经理要分设,以增强其独立性。其次,强化监事会对财务的监督。监事会成员应具备行使职责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并保证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应该主要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监事组成,负责对公司活动进行监督,并拥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第三,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股东会定期审议公司会计报表,严格评估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并决定对经理的解聘撤换。
  (二)优化企业会计控制体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设置应该是体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关键点设置。第一,合法经营的目标。严格的制度和程序保证企业运行遵纪守法。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前提,管理者制定的企业经营方针、计划等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确保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各经济发展时期与阶段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企业的经营方针与计划,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第二,运行高效目标。规范合理的业务流程和方法保证企业科学生产管理。管理者制定一定的程序和规则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的全体员工遵守这些程序和规则,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地对各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活动均按照规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从而达到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目的。第三,资产安全目标。全面、严谨的制度和方法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互牵制,可以有效防止舞弊和企业损失,严格的授权保证各种财产物资使用过程中的资产安全与完整。第四,会计信息质量目标。科学严密的制度保证企业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在企业内部通过设计科学、严格的凭证制度、设置合理的账户,控制会计记录,建立规范的会计处理及结账程序。定期编制财务报表,能够确保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准确、及时地得以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第五,纠错和防范目标,事前的防范和相互牵制,可以有效防范错弊。风险评估下的事前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运营的未来风险。企业管理和运营中的监控和补救措施,能够很好地弥补业务和管理过程中的偏差。
  (三)加强内外监督,保障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效贯彻和落实。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强化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每项工作都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内部监督的办法。第二,拓宽稽核范围。尽量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对重要的业务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的稽核,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与审计。第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把好内部审计关,抓落实,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监督和全过程控制的作用。第四,使内部审计外部化。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与专业的会计事务所或其他机构签约,由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在加强内部审计的同时,必须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在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普遍淡薄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作用,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大执行力度,对不能加强企业自身内部会计控制、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企业目标没有实现的,应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另外,也可以发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会计监督,鼓励与支持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必须提高现代企业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现代企业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分地位尊卑,在执行和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过程中一视同仁,一律平等,消除某些人在制度面前的种种特权,对违反制度的人员,不分职位高低,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强化企业领导的会计法规意识,提升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使之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管理者不仅负责建立制度,而且负责监督自身认真执行,带头遵守制度规定,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企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励、晋升、淘汰等办法,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在聘用会计人员上,要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不仅要选择业务能力强的人,更要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的人才。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更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的培养。要建立考核、奖励、晋升、淘汰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绩、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914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