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新发展思路的最佳切入点,现已列入各级政府的业绩评价之中。环境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得环境审计在绿色GDP评价中突显出重要的地位。环境审计是由审计师依法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一、环境审计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中的作用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难点,即环境资产难于确认,环境成本费用难于计量。正是由于环境要素的特殊性,环境数据的取得往往存在较大出入。环境审计能够为绿色GDP核算提供较为真实合理的环境数据,同时对环境效益评估也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环境审计在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面为绿色GDP核算提供合理的数据。GDP通常是以市场交易为前提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而一个产品的价值,在市场销售中才能确认,但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其价值也难于确认。因此,环境数据的出入很大,需要通过环境审计对环境资产进行确认与计量。对环境资产确认与计量的审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审计作为资产的环境资源是否予以确认,是否符合确认条件与标准,确认的手续、证据材料是否齐备,确认中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评估;二是审计环境资源的所有权转让是否科学,作为投资的计量与计价是否合理,环境资源的评估或计价标准与该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否匹配,计量方法的选用是否适当。
第二,环境审计在环境成本费用支出测算方面为绿色GDP核算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更为精确的数据。环境成本费用是企业进行环境治理与保护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及其相关的支出。主要包括:环境预防研究开发成本、环境资产折耗、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环境其他支出等。按照市场价格,具体项目的环境成本可以科学推测。环境审计为项目的环境成本费用测算提供科学依据,为绿色GDP核算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对环境成本费用支出的审计,主要是审计环境成本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正确性。具体审查环境成本费用支出的性质、用途是否与环境匹配,费用分配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审查环境保护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的下降幅度。
二、绿色GDP核算体系中环境审计内容的探讨
我国现阶段绿色GDP核算体系中的环境审计内容,主要集中在具有扣减性质的资源、环境因素的损失,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生态环境等有破坏性影响的数额。然而,这样的环境审计方法缺少环保部门和重点监测企业新创造价值的审计,无法对绿色GDP核算体系中具有增加性质的因素进行确认与计量。地方政府的环保资金使用效率、环境政策法规以及环境规划的合理程度都对国民经济的质量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应全面考虑扣减性质和增加性质的因素,确保绿色GDP核算指标的真实可靠。
(一)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审计的侧重点。首先,对环保资金开展环境审计。重点审查环保部门是否及时足额征缴排污费并上缴国库,有无对排污费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财政及各级主管部门是否及时将环保专项资金拨付使用单位,有无资金挤占挪用或闲置现象;使用单位是否按环保部门的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最后对资金使用后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次,对环境政策法规开展环境审计。其内容有:国家与地方环境政策的目标;现行政策与法规对实现这些目标所起的作用;如何对现行政策与法规进行修正。它主要侧重对国家与地方政府有关环境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及其有效性进行审查。
(二)企业开展环境审计的侧重点。第一,企业需要进行环境法规执行审计。企业若违反了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就会引起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因此,环境法规执行审计即成为企业环境审计中最普遍的一种审计类型。实施环境法规执行审计,审计人员首先应了解与企业有关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然后要了解企业以往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违反过环境法规,若有违反则结果如何,企业是否针对这些违反环境法规的情况制定了改进措施并进行切实的改进。第二,企业需要进行环境管理系统审计。环境管理系统包括为实现组织的环境战略与环境目标所进行的组织、计划、实施、监督、控制活动,它要求组织建立规范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全过程、全因素控制,以减少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使企业的环境成本降到最低。环境管理系统在运行上是否经济、高效是环境审计的重点。
三、完善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思考
我国现已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缺乏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基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环境审计工作现状,我们可以做如下思考:
第一,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环境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尽快建立相应机构,研究制定一套统一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为环境审计建立基础,促进环境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第三,严格环境标准管理制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际环境标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环境标准;另一方面要合理制定环境标准实施计划,充分运用环境监测手段,监督检查环境标准的执行。
第四,重视审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行业务培训,引进熟悉环保知识、环保技术的专门人才,充实审计队伍,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具备开展对绩效审计的能力。
总之,环境审计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中作用巨大,一方面它能够出具精确、合理的环境数据,确保绿色GDP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方面它能够对绿色GDP评价指标进行事前、事后控制,达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环境质量要求。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完善,应全面考虑扣减性质和增加性质的因素,同体系设计的初衷吻合,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接轨。同时,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完善也是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完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