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核心竞争力是其唯一的法宝,是其竞争优势保持的基础,是持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虽然当前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并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核心之术和制胜之本。但是,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企业资源的累加,那么究竟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它对企业是至关重要呢?对于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研究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自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竞争情报以来,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的学者由于对核心竞争力理解的侧重点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是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在他们的一篇论文《企业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来的。普拉哈德与哈默尔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创造独特营销的能力,它使企业在战略上与众不同。我国包昌火等学者在分析各种观点后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的有机融合和独特优势,具有效益性、独特性、扩展性和企业占有性的特点。总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上述两种观点是关于核心竞争力有代表性的观点。陈清泰1999年在上海财富年会上说: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总结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指某一种技术,更不等同于企业经营资源的拥有量,拥有资源并不等于就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对多种技能的整合,是一个体系。可以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与其获取战略资源并有效整合战略资源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基于知识学习的有机的能力体系的组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能够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一个企业拥有优势资源并不能代表拥有了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所有的竞争优势资源并非都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把这些优势由人的管理技能以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比竞争对手更充分发挥时,才会对企业的成功起关键性作用,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的竞争力不同,它影响企业的全局发展,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这种重要性是由它的特征所决定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使得它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的几个特征包括: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是富有战略价值的,它能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给企业带来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优势,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提供了最多的消费者剩余。拥有了消费者就等于拥有了市场,而市场给企业带来的正是价值回报。
2、独特性。独特性使得企业优势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这是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累积性学习和集体学习的结果,深深地烙上了企业组织的印记,它具有路径依赖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所以竞争对手是很难模仿的。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使得企业总是领先于竞争对手,使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3、延展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竞争力,具备核心竞争力以后,企业的一系列能力都能得到促进,并且,核心竞争力可以为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给予支持。延展性使得企业拥有进入多个潜在市场的方法,并能在这些市场上快速具备自己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企业仅仅在一种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而不能与其他产品共享这种优势,那么这种竞争优势就不是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核心竞争力还具有动态性、长期培育性以及不可交易性等特点。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是必然的,这是因为核心竞争力从形成之日起具备了这些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永葆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三)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问题。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清除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障碍,就将会导致核心竞争力的夭折。此外,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更为重要,如果不能给核心竞争力及时地注入新的血液进行更新和提升,最终也会导致核心竞争力的丧失。为此,应该清醒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领导人缺乏核心竞争力意识。竞争能力在客观上的演变过程是必然的。面对这种客观上不可逆转的过程,企业为保持核心竞争能力的领先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其主观方面努力。如果核心竞争力的观念进入不到企业领导人的意识中,那么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成为了一种无意识的企业行为,其培育的速度和强度,与企业有意识的塑造和提升的行为相比,要慢得多、弱的多。所以说,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淡漠是企业丧失核心竞争力的充分条件。
2、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持久的技术创新。缺乏核心技术对企业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说是致命的,缺乏核心技术,就难以在市场中获取超额利润,形成不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一个企业有一个关键技术可以获得成功,那么这种关键技术也就成了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企业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持久创新,导致了不能长期保存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技术创新,企业战略是无法实现的,企业就无从形成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战略定位问题。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战略定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企业在战略定位中却存在着先天不足。企业的经营战略不能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企业盲目实施多元化战略,但是与核心竞争力非相关的多元化经营会对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产生破坏作用。实施某一战略,这种战略必须是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并且通过这种战略又能强化核心竞争力才称得上是准确的战略定位。也即企业的战略定位,应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
4、核心竞争力的更新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包括消费者偏好、产业结构或技术变化),如果企业不注重对核心竞争力的更新,原先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就会过时甚至导致丧失。然而,在我国国有企业,由于经营机制不灵活、企业制度不完善、经营观念保守等原因,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能及时更新,使原本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企业走向衰败。所以,要密切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坚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的创新,企业对自身持久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要有清楚的认识,并且随着行业价值增值结构的变动而调整经营策略。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核心竞争力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着手。
(一)核心竞争力的开发。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着潜在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如何将这种潜在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出来,转化为现实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力争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 同时有效地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并且对核心竞争力的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二)核心竞争力的巩固。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企业必须采取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维护和巩固核心竞争力的措施有: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信息体系的培育。通过这些措施,即防止了核心竞争力向一般能力转化,又可以做到对核心竞争力的提炼升华。
(三)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战略的难点也是重点,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必须能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向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增强研发能力,因为研发能力的增强会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发展的动力。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将其培育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还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发展,持续巩固和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要求下,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葆生命力,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能量之源。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竞争中求得生存,进而在生存中求得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