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6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8/6/2

作者

□文/张海燕

浏览次数

947 次

完善企业分部报告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越来越大,导致了集团企业的大量涌现。集团企业通过编制合并报表,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合并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信息用户的需要。但合并报表在展示集团整体状况的同时,也掩盖了集团由于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经营而使其内部各部分面临不同的机会和风险,不同的盈利水平和增长趋势,使信息用户难于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分部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的重要财务会计信息,它有利于使用者具体剖析不同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更好地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合理预测和判断企业发展趋势。在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我国也发布了自己的分部报告准则。
  一、企业分部报告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与业务品种增多,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不断拓展,甚至伸及其他地区或国家,从而使一般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充分满足相关利害关系人的需求。企业在不同的经营区域有着不同的风险,需要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按照地区、业务等分类编报和披露,即按照确定的报告分部(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加工、生成分部报告并提供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收入、资产和负债等相关信息。
  首先,通过分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既往的经营业绩。企业的经营业绩,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生产的各种或各类产品,或者提供的各种或各类劳务)的综合结果。企业的各种或各类产品、劳务在整体经营活动及成果中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营业利润也不尽相同。要全面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就要分析企业的整体情况和每种或每类产品、劳务的经营情况。例如,就经营区域而言,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是由各生产经营地区的经营业绩组成的,因而只有分析各生产经营地区的资产占用、产品销售及劳务提供等情况,才能全面把握企业的经营业绩。
  其次,通过分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风险和回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恰当地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回报,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产品、劳务所具有的风险和回报程度及性质也各不相同,要具体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回报情况,就必须借助分部报告所提供的有关不同业务部门或不同地区的收入、费用、经营成果及资产占用等较为详细的分部信息。通过分析分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了解各种产品或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风险大小、回报水平。编制和提供分部报告可以帮助使用者深入了解各业务部门或地区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风险报酬,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经营业务或地区安排上有所取舍,从而促使经营与财务的战略及策略更加科学合理。
  再次,通过分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投资决策分析需要深入了解一个企业不同组成部分的运作情况,需要合理预测其未来现金流量、时间价值及风险收益,因而在关注企业整体业绩的同时,还需重视企业内部不同产品、劳务的有关信息,以发现和防止有些企业利用较高盈利的某一种或某一类业务掩盖其较低盈利甚至亏损的其他业务等情况。为此,投资者通过分部报告即可察觉和分析,从而避免决策失误。
  最后,通过分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集团整体发展走势。分部报告是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一种必要补充,因而编制和提供分部报告已经成为国际会计惯例。合并报表固然可以总括地反映一个企业集团的全貌,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由于集团经营的多元化、区域化及跨国化,信息使用者只有在深入了解处于不同行业、地区的各个成员企业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及风险程度等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把握企业集团整体的未来财务状况和风险变化走势。显然,经过对内部交易做抵消会计处理后的高度聚合的合并报表数据无法达到这一目标。
  此外,分部报告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将有限资本投入到“满意盈利、适度风险”的行业和地区,也有助于有关政府部门了解不同行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及监管力度。不仅如此,分部报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层隐瞒重要不利信息、粉饰美化财务状况等寻机性行为,有利于确保会计数据真实、透明。无疑,企业及企业集团编制和提供分部报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分部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由于企业性质和特点均不相同,企业风险与报酬的主要来源和性质有差异,因而企业披露分部信息所依据的重点也不相同。有些企业以经营分部为主,有些企业却以地区分部为主,还有些企业则对经营分部和地区分部并重,由此形成了用于披露分部信息的首、次要报告模型与混合性报告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组织状况和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风险与报酬。如果一个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他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差异性影响,那么其分部报告的首要模型应是经营分部,次要模型则是地区分部;同样,如果一个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经营活动的影响,则其分部报告的首要模型应是地区分部,次要模型却是经营分部。目前,我国企业分部报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关于转移定价的披露及具体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现代的集团企业为了整体利益,往往充分利用各分部进行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重心就是分部间的转移定价。报表使用者要更好地掌握各主要分部真实的经营状况,就必须了解有关这些交易背景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被隐藏在总报表或合并报表中,而且目前在分部信息的披露中,对转移定价也未作特别的披露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分部报告规范应要求企业对外披露分部间转移定价的基础,并且要对分部间的转移定价加以规范,以防止企业滥用定价制度扭曲会计信息。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对分部收入、分部成本、分部期间费用、分部营业利润和亏损、分部资产和分部负债等会计要素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而且对分部间共同发生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共同使用的资产如何分配,《企业会计准则》中也没有解释。因此,应尽快出台关于分部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以规范企业有关分部报告的会计实务处理。
  2、关于披露的形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等量列示分部信息,这种披露方式虽然较以往更体现出对分部报告的重视,但实际上是不论各分部对企业的重要性差异,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披露,从而不利于体现出企业的风险和收益的来源差异,也容易造成编报成本过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实际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其风险和收益的来源往往有所侧重,可能主要来源于业务分部,也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区分部。鉴于此,笔者建议采用主要和次要的信息披露形式:如果企业的风险和收益率主要受其生产的不同产品或劳务的影响,报告分部信息的主要形式应是业务分部,按地区报告的信息则是次要的;如果企业的风险和收益率主要受其所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经营环境的影响,报告分部信息的主要形式应是地区分部,按不同产品或劳务所报告的信息则是次要的。并且对于主要的分部报告,不论是以业务分部为主,还是以地区分部为主,都要披露比次要报告更详尽的信息,而次要报告则可披露相对简化的财务信息。
  3、关于披露的时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分部信息,但是考虑到财务报告用户更新信息的需要,同时为了使证券市场的长期投资者能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预测企业的长期趋势,建议要求上市公司不仅在年度报告中,还应在中期报告中披露分部信息。具体可以在半年度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分部信息。当然,由于中期报告与年度报告在编制时间和重要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分部信息在中期报告中的披露内容应从简,可只披露主要的分部报告和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或亏损等主要指标信息。
  总之,分部报告的信息披露在我国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企业规模的日益增大以及国际交流的逐日频繁,社会公众对分部信息披露的需求将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证券监管部门应当根据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分部报告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以规范分部信息的披露。■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25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