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8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08/7/6

作者

□文/刘朋飞

浏览次数

812 次

河北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是现代世界各国创造文明和聚集财富的最主要地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城市化提上日程。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接近50亿,城市化水平达到60%。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仅涉及城市本身,而且牵动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甚至国民经济,城市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载体,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
  一、城市发展理论与分析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城市化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就业结构的演进,即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人口的迁移,即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三是人的观点及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转变,其中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是推动城市化过程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力量。具体来说,城市发展可从促进经济发展、协调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经济发展方面。城市化拉动了社会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社会转型,是支持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由于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而经济发展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总量增加会引起结构演变,而结构优化同样也会引起总量增加,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优化之间的均衡和非均衡关系实现的。城市化还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服务高需求收入弹性、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生产信息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条件下形成的服务需求上升带来第三产业比重增长,促进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结构所占比重和产值结构所占比重的增长。
  (二)社会发展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增长速度上,还表现为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得科学研究、科学事业投入日益增大,城市人口密度和规模进一步合理化,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
  (三)生活质量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人们生活用水、气、热等资源充实并能够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整体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落实到人民身上,劳动者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四)城乡一体化方面。有关学者对英美等国的对比研究,从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都可以发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化共同推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城市化需要优质、高效农业的支撑,而不是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发展工业和城市化。一方面城市发展和工业化需要大量工业原料、剩余劳动力,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村地区就业和家庭经营增收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工业产成品向农村广大地区销售也满足了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带来先进的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城市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城市,过上先进、富裕、现代的生活。
  二、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因子分析过程
  本文结合相关研究,选取10个指标,通过SAS软件的因子分析过程,找出影响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因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河北11个地级市进行综合研究。
  1、指标选取:x1:地区GDP(亿元);x2: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3:非农人口比重(%);x4: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x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6:研发经费占地方财政比重(%);x7:科学事业经费占GDP比重(%);x8: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平方米);x9:人均生活用水量(吨);x10: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辆)。
  2、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降维的一种方法,是研究相关阵或协差阵的内在的依赖关系,它将多个变量总和,并用少数几个因子来再现原始变量和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SAS程序
  PROC FACTOR DATA=liu SIMPLE CORR score scree;
  var x1-x10;
  RUN;
  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说明指标间有相当的相关性,有必要运用因子分析简化指标间关系,把10个指标约简成较少的几个因子,便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碎石图结合以下因子解释方差比例可以确定因子个数。(表1)





  选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正好是三个因子,这三个因子可以解释的方差为7.185184,占总方差10的71.85%,应该说解释能力是不错的。结合因子得分可以看出,因子1主要在x5、x9和x10上有较大的正载荷,主要反映绿化、用水、交通等方面,可以看作生活质量因子,因子2主要在x3和x7上有较大的负载荷,主要反映非农人口比例、教育科学事业经费支出等方面,可以看作社会发展因子,因子3主要在x2和x6上有较大的正载荷,反映第三产业比重、研发经费占地方财政比重等方面,可以看作经济发展因子。
  F1:经济发展因子——X1:GDP;X2: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F2:社会发展因子——X3:非农人口比重;X4:人口密度;X6:研发经费占地方财政比重;X7:科学事业经费占GDP比重。F3:生活质量因子——X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8:人均铺装道路面积;X9:人均生活用水量;X10: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
  3、因子得分与综合评价
  proc score data=liu score=factout out=fscore;
  var x1-x10;
  run;
  得出标准因子得分模型,其中的系数可以当作10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的权重,从而得出11个地级市的综合评价得分,可以分别从三个因子得分排序和综合评价得分四个方面评价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进行结构因素分解,从而确定各个城市的综合排名和具体影响因素。
  计算11个地级市的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和结构分析,限于篇幅,本文只列出前五名城市分别按三个因子排序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秦皇岛、廊坊、唐山三个城市在三个因子得分上普遍较高,秦皇岛作为港口和资源城市,经济发展引擎强劲远远超出其他城市,廊坊由于靠近京津,区位和政策优势明显,社会发展潜力巨大,唐山作为震后新建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城市规划、绿化环保、交通和生态环境改善,因此生活质量因子得分较高,他们作为样板模范作用值得其他城市学习。(表2)
  另外,综合排名可以看出,邢台、沧州、张家口三个城市位居后列,邢台三个因子得分都处于中下位置,综合能力都有待提高,沧州主要是生活质量因子得分太低,处于倒数第二位,张家口则在第一因子经济发展上倒数第二,第二因子社会发展上倒数第一,因此在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时应该注意。
  我们还可以用雷达图研究各个城市在三个因子和综合得分上的分布,形象地看出其优势和劣势,以石家庄为例,做雷达图,如图1。(图1)


  可以看出,石家庄在经济发展(1.11)上得分明显比生活质量(-0.2626)和社会发展因子(0.1669)得分高,经济发展因子上,其得分仅次于秦皇岛(2.02),但是与秦皇岛差别不小,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应该起到较大的辐射作用,但是在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因子指标上都处于中间靠后的位置,比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11个城市中处于第六位,研发经费占地方财政比重占第11位,科学事业经费占GDP比重占到了第9位,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人均生活用水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排在11个城市的4、5、6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石家庄的经济建设还是追求数量增长型的,经济增长的福利并没有落实到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去。■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61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