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步提高,文物的鉴赏与收藏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收藏作为一项社会性的文化活动,挖掘收藏品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保护人类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特征,也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文物的经济价值日益显现出来,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勃然兴起,各地涌现出许多以古文化、古玩等名义的文物收藏市场,其范围之广,收藏人数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今,我国各省市和不少地县都建立了各类收藏组织,各种收藏市场、拍卖公司、古玩交易市场、私人博物馆等已超过万家,收藏的类别已有五六百种之多,古玩、字画、钱币、奇石、烟标、磁卡、像章、徽志等,几乎无所不藏。据业内人士估计,全国参与收藏的人数已达4,000多万,显示了广阔发展前景。同时,日益增多的收藏研究机构和网络、传媒的专业化运作,也成为推动收藏热的新生力量。
中国收藏事业蓬勃发展20年,且显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具有较深文化底蕴的中山市也一直紧跟步伐,让收藏活动、收藏展览、收藏馆遍地开花。中山是一个深厚文化蕴涵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沿海开放城市,它的开放的思维与当地文化交融,赋予了中山收藏及其浓厚的现代气息,中山的收藏大概分为10多个门类,像章、钱币、票证、玉器、陶瓷、古家具等。目前,中山的收藏品主要集中在三个古玩市场:专门经营陶瓷、玉器、钱币、书画、古家具等古玩文化产品的中山城区逢源路的古董街,北部小榄镇的文化产业基地,以及南部三乡镇的全国最大古旧家具市场,形成“南-中-北”的格局。
一、中山收藏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中山的收藏已初具规模,且拥有全国最大的古玩文化产业市场,但与北京、成都、天津等古玩文化市场相比,中山古玩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中山收藏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非常落后。如,三乡镇的古家具市场与明清家具市场周边的交通很不便利,公交车少、没有明显路标,顾客很难找到地方;市场不能为商户提供配套库房、货物托运站,产品贮存困难,顾客托运货物困难;没有足够的停车位、没有刷卡机等现代化结算设备、缺少银行网点、缺少提供自动存取款的金融服务点,市场内厕所少、周围旅馆、饭店少,外地人前来购物或经营不方便,当地缺少防火设施等。
2、产品档次低,创新不足,没有品牌,没有特色,藏品不丰富,且出现鱼目混珠现象。收藏品的价值主要在产品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元素,以及这些历史文化元素在表现方式上的时代感和现代人审美观的认同。目前,市场上的收藏品档次低,创新不足,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品种单调不丰富。如,三乡镇的仿古家具大部分处在简单模仿明清家具样式的水平上,产品趋同,造型不佳,工艺水平不高,价格较低,创新设计严重不足。经营业主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对文物的最基本的鉴定常识,造成文物真假难辨,有时甚至还将真品说成赝品,将赝品说成真品,甚至一些不良商家故意将次品或假冒产品与真品混合在一起出售,造成鱼目混珠,严重破坏了收藏品市场秩序。
3、经营者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店门装修低档、凌乱,销售渠道单一,市场影响力不大,宣传力度不够。目前,收藏品经营的主要是个体或小型民营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资金缺乏,不成规模,店内装修低档,摆放凌乱。各经营者自找货源,设计师和生产技术工人短缺。如,三乡镇的古典家具市场没有专业古典家具设计师,古典家具产品种类少,外观样式创新不强,对于大件的古典家具订单,经营者自己不能生产,要从外边订货。经营者知识缺乏,缺乏对古物文化的了解,对自己的产品的历史文化一无所知,有顾客到访,不能做任何产品介绍与宣传,导致顾客流失,产品贱卖,甚至是文物流失。同时,经营者的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上靠顾客自动上门,没有对自己的产品做任何宣传,更不用说通过现代销售渠道,如电视、网络等媒体提高产品知名度。
4、市场管理不到位。目前,中山收藏品市场管理水平基本上停留在“商户租房,市场管委会收费”的初级管理水平上。市场管理者主要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每年只向商户收取管理费,没做宣传广告,缺乏市场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市场运作能力。整个市场全部是单个经营者小打小闹,自主订货、自主销售,既没有分类也没有区分档次,整个市场很混乱。
5、缺少收藏服务方面的软件平台。收藏没能与拍卖有机结合,缺少高档的交易场所,没有专门的文物鉴定专家、文物鉴定委员和鉴定机构,缺乏能够提供收藏品交易信息、交易平台的上规模的交易场所,没有必要的文物法规的指导及文物收藏、鉴赏方面的业务培训,相互之间、与外埠收藏界之间收藏经验交流少,文物管理部门、收藏团体、工商、公安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配合,也没有既懂法律又懂业务的文物执法稽查队伍制止和打击扰乱文物收藏市场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二、发展收藏品市场的对策
中山收藏热的日渐红火,不仅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精神生活需求的充实提高,而且还大大促进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值得提倡和支持的社会文化事业。同时,也看到中山收藏品市场存在很多不足,面临着升级改造,急需构建中山收藏品市场的新秩序,推动中山市收藏品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1、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三乡镇的古家具市场与明清家具市场周边的交通很不便利,公交车少、顾客很难找到地方。尽快落实周围道路改造,增加通往中山市区以及其他乡镇公交车,尽可能提供配套库房、货物托运站、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其次,还要增设刷卡机等现代化结算设备以及附近的公共厕所、旅馆、饭店等配套设置,便利顾客。
2、提高产品档次,打造品牌,丰富产品。目前,市场上的收藏品档次太低,创新不足,要促进中山收藏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提高产品的档次,打造自己的品牌。甚至政府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支持仿收藏品生产企业申请产品外观专利,鼓励申请产品注册商标。
3、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个体或小型民营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资金缺乏,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上靠顾客自动上门。市场管委会应整合小企业的集体力量,组织一个高效的市场销售团队,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销售渠道,如电视、网络等媒体。特别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可以借助网络、商务网站等平台对中山的收藏品进行宣传、网络广告,并提供网上订购等服务,提高产品知名度。节假日充分利用比赛、促销、有奖竞猜、演唱会等形式来吸引新老客户,打造区域品牌。
4、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市场管理者要走出只向商户收取管理费初级阶段,市场管理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市场发展的战略规划上,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对整个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可以按类别、按档次对各个企业合理布局;对以假弄真、以次充好等严重破坏行业形象的行为要严惩不贷,规范市场秩序;定期对经营者提供培训,提高经营者对文物最基本的鉴定常识,提高经营者的专业素养,提高经营者的服务水平。
5、完善收藏品市场的服务软件平台。收藏品是与历史文化元素息息相关的,对文化素养、专业知识要求都很高,应设有专门的文物鉴定专家、文物鉴定委员和鉴定机构对文物进行专业鉴定。尽可能提供上规模的交易场所,定期提供各类交易信息,提供文物法规的指导及文物收藏、鉴赏方面的业务培训,多与北京、上海等外埠收藏品市场交流经验,多与文物管理部门、收藏团体、工商、公安之间沟通,多方面一起提高中山收藏品市场服务平台,推动中山收藏品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三、小结
近20年多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良性的发展轨道,城市建设规模空前。在这一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保护问题提上议程。中山作为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示范市,以 “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精神诠释着中山特有的气质与魅力。推进中山收藏的进一步发展,对推进中山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各方面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规范中山收藏业,繁荣中山收藏业市场,推动中山文化名城的建设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