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9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08/7/6

作者

□文/唐良勇

浏览次数

746 次

开发特色产品 创建“龙型”经济
  近几年来,永州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坚持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立足市情,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把特色产品开发作为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的增收点,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培育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整体看,永州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处于省内中等位置,多种经营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较大批量的特色产品和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因此,在永州开发特色产品,在着力抓好粮、烟、菜、禽、鱼等常规农牧渔业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重点,建立起有特色、有规模、有商品批量、有质量档次的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链,是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和实现形式,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农民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永州地域广阔,区域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对振兴永州区域性经济,加快发展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主导产业,开发和培植特色产品。一是要选准项目。这些项目的选择要能充分发挥出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在确保常规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速发展具有特殊质量和风味、市场有需求、经济效益好的特种水产、畜禽、林果和农作物的发展;二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就永州近期内发展特色产品而言,应从抓结构调整入手,真正从过去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上来,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使特色产品形成规模,形成特色经济,从措施上要抓好四个调整:一是围绕本地优势产品调整产品结构,走出一条特色经济发展的路子。要按大市场、大农业、大流通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要着力培育有后劲、效益好的支柱产业,使之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围绕市场需求调结构。既要选准主攻方向,用价格信号和优质优价的各种信息引导农民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发展。又要多渠道搜集有关优质农产品的购销信息,时刻把握市场需求的脉搏,还要引导消费和创造市场。三是围绕区位优势调结构。因地制宜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经济。永州与两广相接,双方具有很强的区位对应性和经济互补性,永州与两广每年有大量的外销蔬菜、水果和肉类,面对这么大的市场,永州应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基础,以加大科技投入为重点,打好上市时间差这一特色产品销售仗。以“特色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价格”,依托区位优势,推进市场流通,发展特色产品,创建“龙型”经济。四是要围绕产业化经营结构。特色产品生产,必须形成特色产业,才有价值优势。在生产上要以产业化的形式,通过特色产业,连接专业村和专业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特色产品。通过对特色产品的加工来延长产业链,走产业化的路子。以实施“龙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战略为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骨干企业,推进永州特色产业专业化、特色化和现代化。
  二、实施科技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特色产品质量。发展永州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不论是主导产业的确立、基地建立,还是特色龙头企业的培育,都要以科技为先导进行可行性论证,要改变目前科技体制存在的“网破鱼散”现象,尽快建立科技推广网络,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努力开发新品种,提高质量,这是发展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的活力和希望所在。特色产品是市场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品种、质量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形成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必然依靠科技在竞争中取胜。其措施:一是实施特色新品种研究开发工程。抓住“选、繁、推”三个关键环节,确立优质稻、优质玉米、花生、蔬菜、肉牛、山羊、瘦肉型猪、林果、水产等专题,实行联合开发培育优质特色品种。二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把科技推向市场,让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把特色产品的良种化与操作技术规范化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特色产品的综合生产加工技术。把特色产品良种与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结合起来,在生产、加工、包装各个领域里提高科技含量,发挥特色产品产业的价值优势。三是在特色产业开发上要实施“名牌”战略。在选准项目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开创名牌产品,有重点地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手段,嫁接改造传统农产品名牌产品。要把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农业教育部门组织起来,协同作战,为推进永州特色农业、提高特色产品质量、创建“龙型”经济做贡献。
  三、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提高和增加特色产品产值。开发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是创建“龙型”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多年的实践表明,产品经过精深加工、效益更加明显。如1吨杂交玉米,如果卖原料只有1,200元左右的价值,加工成淀粉,可卖2,500元左右,增值1倍多;淀粉加工成糖类,每吨果糖7,000~9,000元;每吨葡萄糖卖8,000元左右,糖类再加工成酸类,每吨谷氨酸卖2万元,每吨赖氨酸卖5万元。随着特色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加工业将成为永州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这也是永州发展特色产品,创建“龙型”经济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开发永州特色产品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特色产品的规模,按比例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特色产品经济的增长点,成为一大支柱产业,从现在起要有计划地发展特色产品加工业,推进“龙型”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培育市场,搞活产品流通,拓宽特色产品的销售领域。完善市场体系,是发展永州“龙型”经济、促进特色农业形成现代商品农业的前提条件。开发永州特色农产品,在发展城乡集市贸易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种类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要按照产品规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发展区域性批发市场的同时,有计划地组建全市性中心批发市场,建立全国性的特色农产品等级标准,形成网络交易市场,使之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为发展和扩大特色农产品规模起到导向作用。
  五、明确指导思想,切实加强领导,提高“龙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一是围绕特色农业组织领导分工。县、乡(镇)、村都要明确领导和专人负责,按照“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内容系列化”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想干干不了、能干干不好的难题,使之上下形成特色农业开发的领导体系。二是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发,发展中介组织,设置相应的机构。在生产特色农产品区域内,组建常设工作班子,坚持管理于服务之中,制定规划,开展政策和法制教育,积极兴办特色农产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组织行业协会、农村新型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物质供给、产品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三是建立特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园。引导组织涉农部门、龙头企业等单位,创办科技示范园,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加快农业科技在特色农产品开发中广泛推广应用的速度。■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63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