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49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8/7/6

作者

□文/汪江桦

浏览次数

1411 次

浅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政府授权,以国有资产出资人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的专门预算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复式预算而依法编制的有关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收支安排的计划,是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可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国企成立后,长期实行“统收统支”,即企业将所有利润上缴财政,然后再从国家财政那里获得投资、弥补亏损需要的全部资金。1994年税制改革后,国企的税后利润归企业所有。这种制度客观上养成了国企的惰性,形成对政府的依赖,给国企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方面企业通过留存利润作为其融资来源。这种直接的、毫不费力的融资行为,使企业内部的资本配置无法像从金融部门获得融资那样受到严格的审核监督,影响了企业投资效率的发挥;另一方面对那些管理较差、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企业,如果对其获得的利润用于再分配,有利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公共收支与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混为一体、行政管理者分配职能取代国有资产所有者分配职能的有效办法,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的需要。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所在和主攻方向,在界定产权基础上,对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强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的需要。通过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支出,可以使一部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并通过预算渠道摸清国有企业的家底,防止和减少国有资本的流失。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一种监督、管理、运作的重要手段,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促进国有经济合理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有利于国家根据国有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对企业资产存量进行结构调整,引导一般竞争性企业通过股权出让、收购兼并、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退出市场,以加快企业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规模经济化,充分提升国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构建国资委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思考
  (一)编制主体。这一问题本质上是预算编制的组织体系或组织体制的问题,具体涉及到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以谁为主的问题,它们是都成为预算编制主体还是其中一方或者几方为主体;如果都是,那么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各自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又具体起到什么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权责又应该如何界定?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者,应理清思路、大胆创新,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科学程序,建立内部相应的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机构。
  (二)预算编制内容。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范围问题,即哪些收入、支出应该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中;二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具体内容,即需要编制哪些预算。其中收支预算部分,主要由国资委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和支配的一切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采用有偿投资方式用于经济建设及国有资本再投资所发生的支出。财务会计报表部分,主要由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公司本级及所辖的参股、控股企业编制预算的基础上汇总编制并上报国资委。包括以下内容:主表,包括现金收支预算表,非现金收支预算表和国有权益变动预算表等;附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预算表、补充现金流量预算表、投资预算表、投资收益预算表、融资预算表和管理费用预算表等。
  (三)预算编制方法。编制企业预算具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也都有其局限性。适用于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否同样也适用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应该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企业预算编制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又应该如何结合信息技术?
  (四)预算编制程序。这一问题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的一般程序,即是按照自上而下、还是按照自下而上,抑或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步骤编制;二是预算编制的时间进度安排,即每一层级的预算编制主体应该在预算年度的什么时间开始编制预算,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汇总,什么时候获得批准。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大体分为预算的编制、批准、执行和监督、事后审计等四个阶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流程为:首先,由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负责组织下属控股或参股企业编制其财务预算,并加以汇总协调,编制本经营机构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其次,国资委再根据下属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上报的预算收支加以汇总、审核;最后,国资委根据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国有资产运营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收支,编制经营预算。国资委的组织机构中应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相关工作,之后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一汇总向全国人大报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经人大批准后,必须严格遵照执行。预算年度结束之后,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就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编制决算,上报国资委,由国资委汇总审核后,统一向人大报告。人大可以组织力量对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进行审计,或者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向人大汇报。
  三、结语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无疑将给国有企业深入改革带来一次重大突破。■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60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