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0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8/7/31

作者

□文/白 羽

浏览次数

4603 次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国外跨国公司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成功并购常常对被并购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并购后的国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建立起普遍适用的盈利能力分析模型,并解释如何应用该模型,从而进一步分析国有上市公司被外商跨国并购后的盈利能力。
  一、盈利能力的涵义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
  二、案例分析
  2001年10月31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龙电器)发布股权转让提示性公告,正式宣告第一大股东即将易主。在这次股权转让中,科龙电器公司法人股东——顺德市容桂镇政府所属的“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容声集团)”把总计20,447万股的法人股转让给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公司,转让价格5.6亿元人民币。完成交易的过户手续后,格林柯尔企业发展公司持有科龙电器20.6%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容声集团持股比例将降为13.46%,为第二大股东。(表1)
  该案例采用了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以及每股收益四大盈利能力计量指标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1、利润率。由表1可以看出:并购前一年,也就是2001年净利润为-147,589.21万元,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该年的销售收入为438,161.64万元。因此,2001年利润率为:
  -147589.21/438161.64=-33.68%
  并购后的2002年,企业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10,127.7万元,销售收入也上升为487,825.7万元,因此2002年的利润率为10127.7/487825.7=2.08%,并购后利润率有明显改善。
  2、资产报酬率。仍然沿用并购前后的净利润数据,2001年为-147,589.21万元和2002年的10,127.7万元,而并购前后的总资产也可以从表1中查找到,2001年为650,984.78万元和2002年的765,653.93万元,由此可以得到并购前后的资产报酬率:2001年为-147589.21/650984.78=-22.67%;2002年为10127.7/765653.93=1.32%。
  很明显,并购后资产报酬率比并购前的资产报酬率有明显好转。
  3、权益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即为表中所给出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001年的-59.75%和2002年的3.93%。具体计算如下:2001年为净利润-147589.21/股东权益247031.62=-59.75%,而并购后的2002年计算为净利润10127.7/股东权益257500.08=3.93%。因此,在权益报酬率指标上,并购后也比并购前有明显提高。
  4、每股收益。从表1中还能看到一些其他盈利分析指标,如并购前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2001年的-1.4878元和2002年的0.1021元。也可看出,并购后每股收益比并购前每股收益有明显提高。
  三、建立盈利能力分析模型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的启示,通过利用上述四大盈利能力计量指标建立起盈利能力分析模型。(图1)
  四、模型分析
  该模型分析分为两个层次,盈利分析层次和提高分析层次。
  1、盈利分析。本层次建立?琢、?茁、?訫、?啄四大盈利指标进行盈利分析。
  (1)?琢=并购后的利润率-并购前的利润率=利润率’-利润率
  当?琢>0,表示并购后的利润率大于并购前的利润率,国有上市公司被外商跨国并购后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并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琢≤0,并购后的利润率小于或者等同于并购前的利润率,并购没有起到提高盈利能力的作用,甚至起到了降低盈利的负面作用。
  (2)?茁=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
  (3)?訫=权益报酬率’-权益报酬率
  (4)?啄=每股收益’-每股收益
  同样,?茁、?訫、?啄也同0进行比较,当?茁、?訫、?啄大于0时,表示外商跨国并购国有上市公司后,净利润相对增加,盈利能力有所提高。而当数值小于或者等于0时,表示并购并没有给国有上市公司的盈利提高带来帮助,并购不成功。当然,有可能出现有的比率大于0而有的比率小于0的情况,那么盈利是否提高和并购是否成功就看被并购公司更倾向于哪个比率或者对于被并购公司最为重要的指标作为判断依据了。例如,有的企业最为关注利润率这一指标,那么只要并购后的利润率大于并购前的利润率,即?琢>0,就已经达到了并购者所期望的基本并购目标,并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其他的模型指标可用来做辅助参考和进一步分析。
  2、提高分析。本层次由模型的最下面一层指标得来。也就是将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和每股收益拆分为净利润/销售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利润/股东权益和净利润/普通股股数。
  由该模型的最下面一层可以看出,各项盈利指标均与净利润有关,因此盈利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并购后的净利润来实现,而不是通过主要降低销售收入、总资产、股东权益和普通股股数来实现。所以,国有上市公司要想取得并购成功,并且在并购后努力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必须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净利润上来。通过增加收入、持续降低各种成本费用以及通过并购合理避税来增加净利润,进而完成并购后盈利能力提高的目标。
  五、总结
  综上所述,外商跨国并购国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从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以及每股收益四大指标着手,通过建立盈利能力分析模型,将并购后的国有上市公司从盈利层和提高层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并购后的盈利能力。
  当并购后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以及每股收益高于并购前,即模型中?琢、?茁、?訫、?啄四大盈利指标>0,表示外商跨国并购后各项指标好于并购前,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提高,并购取得初步的成功。
  当并购后的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以及每股收益低于或者等于并购前,也即?琢、?茁、?訫、?啄四大盈利指标≤0,表示各项指标无明显提高甚至低于并购前。企业被并购后盈利能力无明显改善,并购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当出现有的比率大于0而有的比率小于0的情况时,那么盈利是否提高和并购是否成功就看被并购公司更倾向于哪个比率或者对于被并购公司最为重要的指标作为判断依据了。如果对并购公司最为重要的指标好于并购前,就可以认为并购完成了任务,取得初步成功。
  由模型的提高层面分析得出,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收入、持续降低各种成本费用、通过并购合理避税以及充分利用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来增加净利润,提高盈利能力,增加并购成功的概率。■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64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