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0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08/7/31

作者

□文/丛 颖

浏览次数

890 次

利用FDI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一次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预计最晚到2021年我国将实现工业化。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FDI,以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辽宁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主要重工业基地,它对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将以辽宁省工业化发展为例,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FDI理论与工业化理论
  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二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三是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四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国情所提出的,他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对外直接投资是二战以后提出来的,美国经济学家S.H.海默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提出了垄断优势论,也为国际直接投资奠定了发展的基石。邓宁后来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继承了先前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吸收了巴克莱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又引入了区位理论;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又是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延伸,他认为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钱纳里是以人均GDP为标准来划分工业化阶段,将此标准与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相结合,可以发现,在工业化的各个时期,国际直接投资形式是不同的。(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情况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是紧密相连的,根据工业化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分析出不同程度下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所具有的优势,从而影响FDI的规模大小,以及决定是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引进国外直接投资。
  而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在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从长期来看,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外商的直接投资也会为我国的企业带来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技术和科技,具有优化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效应,他们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二、辽宁工业化发展及利用FDI现状
  辽宁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主要重工业基地,它对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我们在深入研究FDI对辽宁工业化的影响之前,首先判断一下辽宁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也为更好地发现FDI在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一)辽宁工业化进程判断及其与全国的比较。2004年辽宁人均GDP是1,968.24美元(2004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65),从表1中我们也可以判断出,辽宁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直接投资阶段3的1,500美元的底线,说明辽宁工业化发展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即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期,此时利用FDI主要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数据,从而得出能够体现经济效益、资源与环境、工业信息化等反映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通过对2005年辽宁和全国部分相关指标的对比,大部分的指标都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辽宁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工业企业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200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167.57亿元。除此之外,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产品生产量都较前一年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辽宁工业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比较,我们也很容易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辽宁国民生产总值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工业生产总值,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辽宁国民生产总值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但从趋势上看仍然与工业总产值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相关关系。(表2,图1)
  (二)辽宁利用FDI现状分析。《辽宁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2006年年末辽宁的对外贸易国家(地区)217个,对外出口额位于前五名的是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其中,全年对日本出口6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对美国出口4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0%;对韩国出口33.7亿美元,增长16.9%;对新加坡出口1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6%;对香港出口1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3%。我们从改革开放开始的辽宁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趋势来看,总体上处于一个上升趋势,尤其在近几年保持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增长,在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82,410万美元,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40,677万美元,2004年是2003年的1.91倍。(图2)
  三、FDI在辽宁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辽宁所走的工业化道路,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建成了以钢铁、机械、石化等产业为支柱的重工业基地,这种产业结构在一段时间内对于辽宁的工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结构似乎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工业化水平技术含量偏低,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辽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初期的重工业基地,普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过程按照工业化演进的一般规律,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必须经历由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高加工度化工业为中心转变,由传统产业为主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的过程,很多辽宁传统的重工业企业仍然没有完全转型,很多低效率的重工业生产仍然在运作,整体产业结构升级较慢,在煤炭、钢铁等具有垄断优势的行业,并没有积极利用外资,改进技术升级。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日趋突出。辽宁作为工业化发展的大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日趋加剧,这对于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环境问题也是一直关注的焦点,由于过去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重污染企业比较多,虽然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三)市场机制不完善,外商企业进入障碍多。首先,由于辽宁大型的重工业企业的性质仍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体制僵化,效率低下问题很显著,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国有企业并不能与外商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很多国外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并不能被国有企业所运用。其次,目前外商投资虽然有很多优惠政策,但是政府的审批环节之多,低效率的审批手续还是挫伤了很多外商企业投资者的信心。
  四、利用FDI促进新型工业化政策建议
  我们倡导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针对辽宁的具体情况,利用FDI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是很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扩大FDI规模,改善政策环境。对于每一个省份或者地区,要加快工业化的进程,离不开外商直接投资,而要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外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还要不断改善政策环境,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外商投资,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利用外资加快实现工业化进程。
  (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在不断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我们也要防范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对该地区的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不能一味盲目地引入外商直接投资,更应该注重引入直接投资的质量,有选择地引入。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政府也应更注重投资的范围和影响,对于有环境污染的,一定要严格加以限制;也应该注重重工业企业的更新改造,尽量避免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真正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通过引进FDI,达到配合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目的。
  (三)扩大专业人才储备,利用FDI推动辽宁的技术革新以及管理水平。通过FDI的引入,更多的是我们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这也符合我们的基本目标。利用FDI对一些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促进其高新化。辽宁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要加强各地区的软环境建设,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形成上游或下游产品的一体化,形成健全的产业链。与此同时,辽宁也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利用FDI达到推动辽宁的技术革新,实现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27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