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22期/创业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2/6/30

作者

-

浏览次数

6074 次

浙江海宁召开蟾蜍养殖开发会议

  2002年4月20日,在浙江海宁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蟾蜍养殖开发交流大会”落下帷幕。该会由《市场信息报》、中科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主办,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承办。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授、技术人员和来自养殖业第一线的专业养殖人员,还有新闻、医药、卫生界的工作者。会议针对近年来蟾蜍养殖业及副产品与药用开发在我国形成蓬勃发展的势头,引起了海内外特种养殖业与医药界的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召开的。也是针对蟾蜍养殖业中出现的一些无序竞争及误导宣传引发争论后亟待规范性操作下召开的。
  人工养殖蟾蜍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属于一门新兴的特种养殖业,也是顺应中医药业需求而开发的新兴养殖业,国内大多数省市均有养殖先例,不少地方已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材原料蟾衣、蟾酥,已产生可观效益。虽然这类药材属于普通产品,但过去一直只有捕杀野生蟾蜍取得,有悖于当代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目前野生蟾蜍越来越少,濒临灭绝边缘,所以采用人工饲养蟾蜍,是当务之急。与会者认为,不要等到身边见不到蟾蜍再去提倡和保护,而应立即禁捕。如何生产出对人无害无毒,不伤蟾蜍且质量好的天然蟾衣、蟾酥,也是这次会议的主题,要给以前杀鸡取卵式的取衣方式划上句号。
  与会者指出,目前我国人工养殖蟾蜍势头猛,发展快,但许多地方用未经国家卫生部门检测批准的药剂和配方去用于生产中,所生产的蟾衣产品上沾有不良物质或有毒物质,且对蟾蜍造成死亡,不仅违背野生动物保护法,也不利于病人治疗,更与国家一贯推行杜绝伪劣药、假药政策相抵触。与会者建议医药业、工商、农业部门等应重视这些问题。
  会议传出信息,目前真正合格的蟾衣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防止伪劣产品上市,大家认为,首先要抓好生产单位人员素质,加强技术指导,加强道德教育,要树立生产药材是对人民身体健康负责的观念;还要加强流通环节中的检测工作,特别是药材行、制药厂、医院等使用单位,进货渠道要正规,将伪劣品拒止门外。
  在这次交流大会上,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蒋张林向与会者公开交流了他取得“实用新型专刊证书”的“蟾蜍壳采集器”的蟾蜍自然蜕衣技术,又介绍了海宁第二人民医院用蟾衣治病的情况。一些养殖场和企业达成了蟾衣生产意向书,价值上亿元。一些知名品牌蟾衣被订购一空。(林胜芳 林乐峰 芳 芳)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351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