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在企业独特的经营环境、发展目标、管理方式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基础之上形成的,是具有本企业特点的文化。从本质上说,企业文化就是具有企业个性的经营哲学。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体现了管理的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在这种精神力量的引导和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性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有些煤炭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找不到恰当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虽然花费很大精力,但最终却流于形式。
一、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文体化。一些企业片面地把企业内部传统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企业内部传统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只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很小的分支,根本不能代表整个企业文化。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不够清楚。
2、企业文化建设口号化。很多企业在各种公开场合仅提出诸如“团结、求实、拼搏”的几句口号作为企业精神,就宣布已经建成了企业文化。但是,这些口号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思想、经营方式、管理风格,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地起到强烈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具有本企业的特色,恐怕经营者本身都说不清楚。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一贯性和连续性。企业文化是塑造人的文化,如果反而因人事的变动而改变,只能说明企业文化建设得还很不成熟,没有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体系。
4、企业文化建设趋向狭隘性和保守性。企业文化建设仅局限于实现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效率的内部职能上,远未实现利用文化体现企业形象的外部职能。
5、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的个人价值认识和发挥不足。很多企业的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确定的。对于这种文化,员工只有被动接受,没有机会参与制定。因此,在日常的行为中,员工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文化所确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使企业文化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6、太多模仿,没有创新。很多企业的文化都是模仿来的,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针对性,这样的企业文化在运作过程中很容易出问题。
针对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煤炭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应对各个层面进行系统地把握,各种建设手段和措施应相互配合协调,并注重其与企业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协调。
二、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模型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同时着手进行。精神层面的建设主要解决的是企业文化的定位和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制度层面的建设主要解决的是构造机制与策略、管理制度与行为规范的问题;而物质层面则是外在化的表现,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就是产品质量的问题。目前,煤炭企业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各项职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是煤炭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图1)
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企业中一个部门或几个人的事,而是整个企业的每个员工、各个部门都必须参与的。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强调的是党政工团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的相通相融是客观存在的,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结合点也很多。因此,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可以实现共同发展。一方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特色,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支持、指导所属企业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党组织应该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使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和发挥。此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基础性的保证作用,应主动将企业文化纳入自己的工作内容。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形式,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彼此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应当有机地融合、统一起来。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对煤炭企业来说,良好的沟通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润滑剂。煤炭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项工作来实现良好的沟通:
1、倡导沟通文化。沟通的有效性与企业文化直接相连。企业的管理者不仅是探路者、指引者和影响者,更重要的是行为者。
2、建立反馈机制。没有反馈的沟通不是一个完整的沟通,完整的沟通必然具备完善的反馈机制。否则,沟通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反馈机制的建立,首先应从信息发送者入手。信息发送者在传递信息后,应该通过提问以及鼓励接收者积极反馈等方式取得反馈信息。另外,信息传送者也应仔细观察对方的反应或行动以间接获取反馈信息。因为反馈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所以,信息接受者不自觉流露出的震惊、兴奋等表情,都是反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信息接受者,在沟通反馈中实际上处于主体地位,但他们往往会因为信息发送者(通常是上级管理者)的权力,而不能客观准确地做出信息反馈。这就需要接受者端正沟通心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信息沟通,尤其是信息反馈。信息发送者也应积极接受接收者的反馈信息,使得组织沟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沟通。
3、健全组织的沟通渠道。作为一个组织,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人员心理结构,结合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优缺点,建立包含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沟通渠道,以使组织内各种需求的沟通都能够准确、及时而有效的实现。定期的领导见面会和不定期的群众座谈会是很好的正式沟通渠道,而非正式沟通渠道可以通过郊游、联谊会、在网络上设立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
煤炭企业的沟通关系到企业目标的实现和企业文化的塑造。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的组织沟通还是停留在指示、汇报和会议这些传统的沟通方式上,这些方式已不能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组织成员心理结构以及需求层次的变化。因此,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组织的沟通问题,采取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有效沟通方式,积极推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五、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为能源产业建设做贡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融入在思想、行为、责任、物质等每个层面的文化力量。在生产过程中,煤炭企业应致力于开创以下安全文化观念:
1、安全是人类幸福的基本保证,它包含着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是父母的关心、妻子的叮咛、子女的希望和朋友的期盼。
2、生命是宝贵的,但有时又是脆弱的,任何的疏忽、看似不起眼的因素或侥幸心理,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对此,每一个员工必须牢记,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3、安全法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是白底黑字的教条,是通向安全的基本保证。对此,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烂熟于心,融进血液,使之在生产中自觉贯彻并成为习惯。
4、上岗前的培训和正规的安全教育不是例行公事的形式,而是安全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对此,正确的态度是自觉地接受而非不明事理地排斥。
5、相信科学,力图通过技术的进步、安全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先进技术设备的革新,走科技发展之路,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6、如果面对险情,切忌惊慌失措,沉着、冷静是最重要的,运用智慧及时自救和互救,这也就要求平时务必掌握脱险之法、急救之术。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吻合,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安全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才能让企业员工准确地理解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