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2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8/9/4

作者

□文/赵桂芬 邓 魏 许 洁

浏览次数

834 次

浅析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
  提要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市场对规避股市单边巨幅涨跌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呼声都越来越高。本文在阐述了股指期货的相关知识及其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及可行性,指出推出股指期货对我国的重大意义。
  一、股指期货的相关知识
  (一)股票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根据香港交易所的解释,股票期货合约是一个买卖协定,注明于将来既定日期以既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相等于某一既定股票数量的金融合约。
  (二)股指期货与股票相比的不同。第一,股指期货实行保证金交易,具有高杠杆作用,可双向交易;股票实行全额交易,只能进行单向交易,不能进行对冲平仓。
第二,股指期货的持仓量与交易量没有限制;股票的成交量最多也就是流通量。第三,股指期货的波动幅度和频率比股票更剧烈。第四,股指期货有交割日;股票则无期限。
  (三)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相比的不同。第一,从交割方式来看,股指期货均采用现金交割方式;商品期货则是商品合约持有到期时必须进行实物交割,买方支付货款,卖方支付货物。第二,从交易主体来看,股指期货的交易主体有:资产管理机构、大量私募基金、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自营商;商品期货的交易主体有:套期保值者、套利者、普通投机者、特殊的机构。第三,从结算制度来看,股指期货在中国金交所实行二级结算;商品期货则是所有会员均可直接结算。
  二、股指期货的发展阶段
  (一)股指期货的诞生和起步阶段(1982~1987年底)。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主要国家先后抛弃了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利率波动剧烈,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股指期货正是适应了这种避险需求而产生。
  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率先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广受市场欢迎,自此各种类型的股指期货品种在美国和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上迅速涌现。
  股指期货在美国迅速取得了成功,其示范效应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股指期货交易的关注并陆续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
  (二)股指期货的低迷阶段(1987年底~1990年)。1987年股灾导致美国的股指期货、期权受到较大冲击,交易量大大减少。为防范股票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均采取了多项限制措施,如采用“断路器”、限制程式交易、每日价格限制等。
  (三)股指期货的迅速发展阶段(1990年以后)。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繁荣,以及机构投资者数量的迅猛增长,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对冲和套利的需求显著增加,股指期货交易规模不断增长。股指期货正成为近年来金融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产品之一。
  三、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具备了开设股指期货的条件
  (一)政策法规的准备。国务院修订了过去制定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新的期货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发布实施。证监会与之相配套8个方面的办法也在陆续推出。
  (二)实际的组织准备。目前来说,无论是计算机系统还是整个的规则体系,以及风险控制整个一系列的办法,还有对市场的培训、投资者的教育等方面,准备工作都在开展中。
  (三)证券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波动大、风险大的市场特点也就存在对规避工具的强烈需求,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更为强烈。
  (四)我国期货市场几年来的试点运行为推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期货交易所开始,我国除了从事商品期货交易之外,还尝试从事金融期货交易。
  (五)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和投资群体双重发展,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有足够的需求。
  (六)推出股指期货交易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股指期货是西方金融期货市场中发展最晚但又是最成功的品种之一,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有助于我国在推出股指期货初期就纳入国际轨道。
  四、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可行性
  (一)股票现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激发了需求。1、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在逐步扩大。随着沪深总市值大幅增长,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大幅增长,股市充当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更加显著。2、股指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导致套期保值需求增加,股指期货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避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3、股价指数作为期货交易标的,它的代表性已经日益得到认同。目前,已编制和公布了沪深300指数,且沪深两市也先后编制和公布了各自的成分股指数,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市场的整体趋势,其市场代表性日益受到市场人士的认同。4、机构投资者将成为投资主体。目前,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在证券投资中逐步增大,改变了我国证券投资者的结构,也为股指期货的推行开辟了道路。5、个股价格与股票指数的高相关性为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提供了保证,股票价格或股票投资组合的价格波动与指数波动的相关性越高,其相当性越稳定,投资者就越愿意通过期货市场交易来规避风险。
  (二)期货市场的发展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1、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快速发展、整顿、规范发展几个阶段,现已形成了合理的市场格局。2、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已经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交易、结算与风险控制制度。商品期货的交易系统、结算系统、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硬件设施和管理系统均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制度与技术的保障。3、经过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一批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使得人们对于期货行业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了解。
  (三)法规与监管条件。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由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形成证监会、交易所两级监管模式。伴随着一系列结构调整和管理措施的陆续出台并逐步贯彻实施,我国期货市场正在步入一个长期健康发展、繁荣稳定的新阶段。
  (四)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可供借鉴。股指期货作为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中发展最晚但最成功的品种之一,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美国成功之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成功地开设了各自的股指期货交易,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五、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
  (一)可以规避股市系统风险,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比重日益增大,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功能单一,没有卖空机制,这些机构资金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推出股指期货,可以是使投资者进行更为有效的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规避风险,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策略,有利于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扩大。
  (二)促进股价合理波动,充分发挥其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由于缺乏风险规避机制,我国大多数投资者只能借助内幕消息,进行短线投机以达到获利的目的,从而造成股价的非理性波动,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更敏感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未来变化,真正发挥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三)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竞争力。推出股指期货有利于完善市场结构,增强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四)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丰富投资工具,让投资者更为理性地进行投资组合,且有利于培育机构投资者。因而,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证券市场剧烈震荡的情况下,及时推出股指期货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349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