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2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8/9/4

作者

□文/李国剑

浏览次数

1119 次

如何搞好食盐专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商品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商品的经营体制和流通方式得以确立。而食盐这一关系百姓生活的特殊商品的流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当前食盐专营面临的形势
  对食盐实行国家垄断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食盐一直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对烟草和食盐等的批发仍然实行专营(卖)。虽然食盐实行专营的基本国策没有变化,但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食盐专营就像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和省“十一五”规划都明确提出要逐步深化对石油、电力、食盐等垄断行业的改革,食盐专营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
  河北是产盐大省,盐资源丰富,市场需求结构复杂,碘缺乏病分布广泛,除了沧州沿海少数几个县(场)外,全省居民都需要食用加碘盐,尤其是边穷地区,同时又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区,食盐市场管理和供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省人民的健康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搞好食盐专营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而且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增强专营的能力和实力,更好地普及全民食用合格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是我们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食盐专营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食盐专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原有的利益格局和陈规陋习根深蒂固,食盐专营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营销方式等无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严重困扰着食盐专营的实施和盐业运销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按行政区域设置市、县盐业机构,企业的人、财、物、购、销、存由地方管理。这种松散型的经营管理体制,利益主体多元化,令出多门,很难形成全省“一盘棋”,与负担的实施食盐指令性计划、食盐专营、碘盐加工供应及市场监管等职能不相适应。二是经营方式不灵活。在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下,专营企业坐店经营、“官商”作风、服务意识差、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差,缺乏现代营销新思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三是行业无实质上的资产链接,管理、调控的手段弱。由于专营企业的人、财、物归地方所有。地方资产所有部门的干预对专营企业专营政策、措施的落实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有的为一己利益挪用盐款,计划外购销,而上级盐业部门缺少有效的管理、制约措施。四是行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目前的盐业专营企业与国家提倡的食盐流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分装集中化、销售网络化、流通配送化、经营连锁化、管理信息化”相去甚远,抵御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差,已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的要求。五是经营理念落后,企业发展乏力。盐行业的一些同志认为,国家颁布了《食盐专营办法》,确定对食盐的生产、流通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因此,食盐专营是计划经济体制,受国家政策保护,在工作中产生等、靠、要的惰性思想。以上思想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盐业适应市场经济的步伐。
  三、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搞好食盐专营的途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盐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经营模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实现组织、机制、管理和经营结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的创新。
  (一)加快体制改革,实现组织创新。河北目前的盐业经营管理体制虽然为保证碘盐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差距,改革盐业经营管理体制既是落实国家盐业专营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是目前河北供销社盐业流通行业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河北供销社盐业系统有省级盐业公司1家、市级盐业公司11家,县级盐业公司152家,省、市、县盐业公司人财物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别隶属于三级供销社,全省分成160多个区块,互不隶属;盐的业务实行两级批发、三级管理,权责分离,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食盐专营的统一性要求与现行管理体制的分散性矛盾十分突出;由于盐业企业按行政区划分布,资产分散、企业规模小、流通环节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交易成本居高不下,规模经营难以形成,盐业的现代化步伐缓慢。上述矛盾和问题不仅与食盐专营的要求不适应,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冲突。碘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专营只是暂时的,从长远看,盐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打破行政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实现市场化经营。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的要求对盐业体制进行改革。
  当前,国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食盐专营的政策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河北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步伐全面进行改革,建立有利于市场竞争和食盐专营的经营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采取控股、扩股、并购、委托、租赁等形式,把全省小而分散的省、市、县盐业公司按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模式组织起来,提高全省盐业经营企业的集中度,实现盐业经营的集团化和食盐流通现代化。通过盐行业的战略重组,构建河北食盐流通现代化网络体系,实现全省食盐分装集中化、销售网络化、流通配送化、经营连锁化、管理信息化,逐步形成全省集食盐调运、分装配送、资金结算、信息处理为一体的新的食盐流通体系,组建全省盐业专营企业集团,真正实现全省食盐专营的“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购进、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有效占领和调控食盐市场,为实现“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护公民身体健康”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保证全省盐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深化企业改革,实现机制创新。食盐专营企业虽然是承担部分政府职能的特殊企业,但终究是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是企业。企业有无活力是影响企业发展和搞好碘盐供应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省各级盐业专营公司多数是供销社独资企业,股本结构单一,企业活力差,发展动力不足。如何在确保专营企业执行政策、履行职责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活力和发展动力,是当前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之一。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现代企业改制上进行大胆探索,在保持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通过股本多元化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激励机制,为专营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是探索各级盐业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供销社控股的前提下,可吸收企业职工入股,以实现专营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关注程度和关联程度。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相互制衡机制,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实质性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要求,严格界定各机构的权责界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形成公司内部权利、决策、监督、和执行相互制衡的机制。三是继续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建立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体系,人员实行定岗、定编、定员,按购销量计提工资,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加大人才引进和内部开发力度,打造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现代经营管理队伍。
  (三)改造传统网络,实现营销方式创新。河北盐行业目前的经营体系基本上是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由批发到零售逐级调拨的传统模式,费用高、效率低,经营布局和业务流程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集团经营的需要,必须下大力量对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改造,按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逐步建立高效、可靠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联动的供应链体系。实现食盐分装集中化、流通配送化、销售网络化、经营连锁化、管理信息化。形成以省盐业集团为核心,以区域配送中心为龙头,以县级配送站为主体,以零售网点为基本单位的配送供应链和营销网络体系。要以食盐特许连锁为重点,加快零售网络连锁化建设,实现连锁经营新突破。省公司成立海晶食盐连锁总部,在现有市、县盐业专营公司设立食盐连锁总部的分支机构,市、县公司根据本辖区内实际情况设立食盐加盟连锁店。加盟连锁重点发展城市连锁超市、便利店和农村综合零售门店,开设专柜或开辟专门区域零售,形成“连锁总部+分支机构+加盟店”的连锁形式;加盟连锁店实行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经营方针、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价格,初步实现食盐营销网络连锁化。
  (四)建立现代信息系统,实现管理手段创新。适应集团化建设和食盐流通现代化的需要,建立全省完善的食盐流通信息化管理系统(ERP)的电子商务系统。一是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从省盐业专营总公司——各市分公司、配送中心——配送站(县公司)的进、销、存物流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省信息一体化和网上交易。二是建立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充分利用OA系统,用全新的方式来改变现有信息沟通手段落后的现状,降低沟通和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现省公司与垂直各市公司计算机联网,购、销、存业务及财务系统实现集中管理,逐步建成全省盐业流通信息化管理系统(ERP)。实现管理手段创新,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平台,实现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五)开拓经营范围,实现经营结构创新。目前,盐行业经营结构单一,商品换代慢、链条短,规模小,与组织集团化、方式连锁化和经营规模化的要求差距大,抵御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低,已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的要求,开拓经营,完善结构已成大势所趋。当前,一是大力开发、丰富食盐的品种,增加商品规格、档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居民生活用盐市场,包括居民净化水用盐、洗菜、洗肉、洗器皿用盐等。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开发高速公路融雪盐、水处理用盐、制革工业用盐、染化工业盐、精细工业盐、粉末工业盐等特种生产用盐的经营。三是延伸盐产业链条,创造条件,盐化并举,发展制盐及盐化工项目,逐步实现盐化一体经营。四是充分利用整合、改造后连锁经营网络,搭载相关的食品和日用品,实现综合经营,提高网络利用率、市场竞争力和集团企业的运营效益。
  (六)凝练企业文化,锻造现代企业队伍,实现经营理念创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品牌,更重要的是文化。要适应市场经济,首先是下大力量加强盐业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行业的特点,科学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培育、发展团队精神和市场理念、竞争理念和服务理念,使企业文化成为干部职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通过确立正确的企业使命远景、价值观,培育形成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健全企业行为规范,优化企业形象,凝聚、激励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制订企业远景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企业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三是开展企业整体形象的设计工作,选择、聘请有现代理念、实力较强的专门设计机构,从全省盐业经营实际出发,量身订做企业VI(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推广实施方案,突出盐业企业个性形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媒体,开展卓有成效的企业宣传活动,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盐业企业形象。
  市场经济下的食盐专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涉及其他方方面面,本文就以上六个主要方面对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食盐专营进行了诠释,不尽之处请指正。■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04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