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较大。毕业生在面对现实情况下做好求职前的准备,未雨绸缪势在必行。本质上讲,大学四年的学习就是大学生的职前准备,为了使毕业生更为具体明确需要准备什么,本文进行了探讨。
一、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
大学毕业后准备怎么发展,是(1)考研、考博;(2)自主创业;(3)出国;(4)求职找工作?究竟毕业之后走哪条路,大学生在一进大学之后就要认真思考,做好职业规划,这样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才更有目标性、更有效率。对于毕业选择求职找工作的人来说,则要思考:找什么样的工作较好?什么样的行业较好?选择大城市学校还是基层学校就业?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选择当前的工资和未来的发展?通过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合理地做好职业规划,充分利用大学宝贵的学习时间,做好求职前的职业规划准备。
1、我们希望成就什么样的人生?(设定目标,获得动力)有明确人生目标,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总是能够从自身获得更多动力,自制而有恒,抵制多种诱惑,为自己设定阶段性目标,并且一步一步实现目标,从而或获得成就感,成就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目标分解到每天的学习中去,使每天的学习都充满激情。
2、我哪些地方有过人之处和不足?(自身优势和不足)人贵有自知自明,我们要发现自身的优点,进一步地发挥优势,同时要认清自己固有的缺点和不足,从而逐步地改善我们的不足,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使自身变得完美。
3、外部环境支持和允许我们做什么?(外部机会和威胁)《孙子兵法》说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负。了解自我,还要了解社会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和人才具备怎样的素质,长远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分析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与自身愿望、自身优势相结合,制定自己合适的发展道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起点。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软硬件资源,获得自身的发展的支持。
二、求职择业的思想准备
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思想准备: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打破旧的思想,就不能纠正思想误区,树立新的就业思想。现在,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已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上大学已不是职业的保证,而只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因此,大学生应该更新就业观念,做好思想准备,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2、树立市场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的方式。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个大学生都可以问一问自己: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吗?企业进入了市场,商品进入了市场,人才也要进入市场。如果不想被历史的列车无情地抛下,就必须努力去认识市场、适应市场、树立市场观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竞争引入到大学生的就业之中,建立起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大学生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才能与之相适应,整体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3、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求职择业,还必须面向基层,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当今大学生要做一番事业,基层正是大有用武之地。这些地方不但是当今国家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大学生最容易显示特长,做出成绩的地方。据一些高校近年来的毕业生成才情况的追踪调查报告显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毕业生大多出自基层,大多是从基层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基层是毕业生成才的沃土。诚然,在基层创业是比较艰苦的,总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古寒来”。大学生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当中,扎扎实实地工作,肯定会大有收获。
三、毕业生求职前的心理准备
面对择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一方面为自己即将走向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奉献给人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另一方面也常常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所以,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竞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择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学毕业生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心理准备。
1、竞争的心理准备。竞争是市场的本质,竞争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人类进步的内在动力。人们往往是在竞争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成就感,也在竞争中获得了自己的位置。每个人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都要参与到竞争中去。只有在竞争中占上游或者在竞争中被甩下的区别,没有逃避竞争的可能。竞争本身就是生存的方式。竞争的实质在于促进变化和进取,而竞争的基础则是有意识的准备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合作与宽容的心理准备。社会需要合作,社会是在人们之间的合作中发展的。但是,合作必须是在宽容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宽容就没有合作。在找工作过程中,难免几个同学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最后一般也只会录用一个人,虽然这样同学们之间要表现出协作与团结,使大家的整体实力提高,这样才能使录用自己(或同学)的可能性增大,而不使机会流失给其他院校的学生。宽容对待他人,某个岗位录用了自己的同学说明她更适合这个岗位,为同学感到高兴才是,同时自己汲取成功应聘的经验,把握下次机会。
3、挫折的心理准备。人的生活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中既有阳光大道,也有羊肠小道,遇到挫折是正常的,能否正确对待挫折,能否忍受挫折,是人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找工作过程中的不顺利或者同学先应聘上是正常的,不要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要勇敢地面对其他机会。
4、长远发展的心理准备。长远发展的心理表现为对社会形势的理性认识。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要有未来意识,把握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也许找到的工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要清楚工作和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蹴而就,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是经过长期的奋斗实现的。
良好的择业心态主要有哪些表现呢?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当的就业目标。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
(2)避免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
(3)避免从众心理,一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不与同学攀比。
(4)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
(5)不怕挫折。遇到挫折,不消极退缩,采取积极的态度,勇于向挫折挑战。
四、毕业生求职前的书面材料准备
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落实就业方案。毕业生参加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洽谈会、招聘会、人才交流洽谈会、人才资源招聘会,访问用人单位,恳请老师推荐,拜托亲友帮忙,都需要一份书面介绍自己的材料,达到“广种博收”的效果。而大部分用人单位安排面试的依据是阅读有关毕业生情况的书面资料。因此,撰写有说服力并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书面资料是赢得竞争的第一步。书面资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简历、成绩单及各种证书(复印件)、已发表的文章、论文、取得的成果等。这些求职材料多准备几份,用文件夹归类,避免遗漏一些重要材料。
1、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发给毕业生填写的并附有各院(系)及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书面意见的推荐表格。因为该表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所以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要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整洁,不得涂改。因学校发给毕业生的正式推荐表(即盖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的推荐表)每人只有一份,所以自己可多复印几份,以备在双向选择过程中与其他材料一起送给有关用人单位。只有当用人单位决定录用你且你亦愿意去时,才能将盖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的推荐表送给单位。
2、简历的准备。很多用人单位第一关就是通过筛选简历来挑选面试候选人,一份好的简历是获得面试的关键。通常要准备中文简历和英文简历,对于外企一般中文和英文简历都附上,对于国内企业单位则一般不需要附上英文简历。简历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两页为宜,包含的内容有个人信息、教育背景、获奖经历、工作(实践)经历、学生工作经历、其他包括爱好、语言水平、计算机水平等。
一份完整的应聘材料有时还包括求职信,不宜过长,但是要有针对性,并且要留出位置自己签名。成绩单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就业推荐表复印件(特别是学校推荐意见必不可少)也要附在简历的后面。
五、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有效途径
搜集需求信息是毕业生择业的前提。其方法和渠道主要有:
1、国家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供需见面会、招聘会以及供需信息交流活动等。毕业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了解较多需求信息。
2、学校“走出去”,有目标地去一些单位“推荐”毕业生;“请进来”邀用人单位了解其需求;广泛发出联系需要毕业生的单位。然后,将这些需求信息发布给毕业生。
3、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计划指导下,在学校允许择业的范围内,毕业生可以采取:(1)直接到目标单位自荐;(2)寄发求职信;(3)请亲友协助等方式联系单位。
4、通过报刊、互联网、杂志以及广泛电视获取社会需求信息。一些单位经常在以下网站发布用人信息,要经常浏览:中华英才网(http://www.chinahr.com)、前程无忧(http://www.51job.com)、智联招聘(http://www.zhaopin.com)、各大公司或者单位的官方网站、各大名校的就业网和BBS、应届生求职网(http://www.yingjiesheng.com)等。
5、通过教学实习活动、社会实践能够了解社会需求。
6、通过参加人事、劳动部门组织的人才、劳动交流活动了解社会需求,等等。
除了以上求职前的准备之外,还有求职礼仪的学习,常说“面试、前3分钟定乾坤”,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面试者的礼仪直接影响着面试官对面试者的印象。求职礼仪分为:一是着装礼仪,一般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职位选择不同着装,女生一般选择庄重典雅的套装较好,男生一般穿西服较好;二是接招聘人员电话要礼貌。另外,要保持个人通讯工具的畅通,能够第一时间收到面试通知,还要准备一个较好使用的邮箱,很多用人单位都是通过邮箱与面试候选人联系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