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2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08/9/4

作者

□文/郝亚威

浏览次数

1645 次

中欧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在欧盟于2004年5月扩大至25国后,欧盟已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也自2003年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反倾销诉讼涉案最多的国家,针对中国的反补贴案件也在日益增多。其中,中国与欧盟国家的贸易摩擦和冲突更是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在欧盟东扩之后尤其突出。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成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问题。所以,从政治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中欧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和一个经济转型中的国家;而欧盟的成员大多数是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世界三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高,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较高,这就决定了双方互相需要在程度上的差异。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而且顺差逐年增加,2006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为916.6亿美元。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劳动力成本优势视为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并相应地大力发展了诸如纺织、鞋类等众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当前高新技术产品正日益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再加之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因此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日渐下降。它所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已渐渐由优势转为颓势。如何跳出过度依赖低级产品出口结构的惯性思维已是势在必行。这种战略调整,不但有助于避免企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同时也将使更多的企业学会如何适应和利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在中欧的贸易交往中,双方的贸易摩擦显示出几个特点:第一,贸易摩擦形式多样化。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仍被频繁应用的同时,以技术性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知识产权、企业社会责任、劳工待遇、食品卫生、产品安全等形式出现的新形式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贸易摩擦形式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第二,贸易摩擦数量多。统计显示,2001年以来,各个国家对华反倾销新立案件376起。2005年上半年,中欧贸易争端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第三,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从单个产品逐渐扩散到整个产业,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在今后的国际贸易摩擦中,考验的已不单纯是平息贸易争端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考验制定政策和创建制度的水平。第四,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成为中国与欧盟国家贸易摩擦的三个新动向。反倾销仍是国际贸易摩擦的最大热点,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反倾销增幅明显;保障措施特别是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措施呈现上升态势;技术性壁垒愈加成为对外出口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中欧贸易摩擦的应对措施
  中欧贸易摩擦虽然不是主旋律,但绝对不能忽视。贸易摩擦更容易引起中欧关系的变化,也更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针对中欧贸易摩擦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从政府层面上说,巧妙运用外交手段,争取中国贸易最大利益。我们要认真分析欧盟特殊的政治结构和成员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并善加利用。同时,我国政府应该健全贸易预警措施。我国政府应该健全贸易预警机制,加强对出口商品数量、结构和市场的宏观监控,规范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的行为,避免出现我国产品出口大幅激增而导致进口国市场价格下跌的局面。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反倾销、反补贴专项基金。
  第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按照WTO规则和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进一步深化市场建设。
  第三,培育公平、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环境,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增强创新和竞争能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市场运行传导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落实现代企业制度,以便产生理性的企业行为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无效。
  第四,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渗透。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把生物、信息、自动化等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煤炭、油气、冶金、机械等产业,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第五,准确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我国应该进一步调整外经贸战略,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关注贸易平衡,由关注贸易额转向关注提高生产率,使传统的贸易战略向促进国际竞争力的贸易导向战略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增长模式,今后在处理外需和内需的关系上,要采取更加均衡的战略,促进外需和内需协调发展,应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转向加快启动国内需求,形成内、外贸结合的发展态势。出口政策要转向侧重以质取胜,减少单位产品资源利用,减轻出口与内需的资源争夺。进口政策要侧重由过去以先进技术设备为主,转移到进口国外资源与技术设备并重上来,从而形成内需与外需对立统一的局面。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
  消除中欧贸易摩擦,促进中欧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中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贸易的调整,使我国的经贸尽快以较好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41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