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本文通过建立双群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集群合作博弈的均衡状态及其稳定性,从而得出影响集群合作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现实分析。
关键词:商业集群;合作;演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商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大量商业企业及其他服务企业相互合作、相互依托、相互竞争,寻求共同发展的商业企业群体,其功能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多种购物动机,实现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迎合人们追求休闲娱乐、高品位、选择比较、舒适的消费心理的商业群体。由于商业集群内企业的同质性和地域临近性,它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在收益。
Preiss,G•沃雷德曼和Nagel在《以合作求竞争》中指出,“企业孤立经营的昔日格局已经迅速打破,一个企业的决策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决策。今日的企业管理涉及到企业之间不断的相互往来。”商业企业所面临的激烈的集群外部竞争环境给予合作更大的空间。对于很多企业而言,真正值得警惕的对手并非那些长期在集群内和自己竞争的企业,而是越来越难以预测的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
仅仅从理性特征、合作意愿、高尚品德等企业经营者的性格特征来分析合作是荒谬的。合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与学习、进化紧密联系的,也可以说是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本文引入演化博弈技术来分析商业集群的演化稳定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演化博弈理论来源于生态学的研究,该理论基本上从“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来看待群体行为的调整过程。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个群体“原群体”的行为模式能够消除任何小的突变群体,那么这种行为模式一定能够获得比突变群体高的支付,随着时间的演化,突变群体最后会从原群体中消失,原群体所选择的策略就是演化稳定策略,这种状态就是演化稳定状态。
一、双群体复制动态模型设计
假设A、B是集群内部的两个群体,它们内的所有企业可以选择的策略有合作与不合作两种,两群体企业随机配对博弈。其中两企业单独经营不进行合作时的收益分别是a、b;双方合作带来的超额利润为f;合作成本都为c;?茁1、?茁2代表收益分配系数;单方背叛合作的期望收益为i+△■(△■=(1-?姿)S-?姿G,其中?姿为不合作行为被发现的概率,S是企业单方背叛合作的收益,G代表不合作行为暴露时企业受到的处罚,包括制度处罚和道德处罚,△■可能大于0,也可能小于0)。具体的博弈矩阵如下图:
设x和1-x来表示A子群内采取合作和不合作的企业比例,y和1-y来表示B子群内采取合作和不合作的企业比例。
对A来说选择合作的收益是:
Uca=y(a+?茁1f-c)+(1-y)(a-c)
选择不合作的收益:
Una=y(a+△A)+(1-y)a
平均收益为:Ua=xUca+(1-x)Una
同理,得到B的合作收益、不合作收益和平均收益分别为:
Ucb=x(b+?茁2f-c)+(1-x)(b-c)
Unb=x(b+△B)+(1-x)b
Ub=yUcb+(1-y)Unb
我们继续采用“复制动态”方程来描述学习模仿过程。因此,A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x(Uca-Ua)=x(1-x)(?茁1fy-y△A-c) (1)
表示在A子群中使用合作策略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B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y(Ucb-Ub)=y(1-y)(?茁2fx-x△B-c) (2)
表示在B子群中使用合作策略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由(1)和(2)式联立得到这个博弈的五个均衡点:
E1(0,0),E2(1,0),E3(0,1),E4(1,1),E5(■,■),E5点当?茁1f-△A≥c,?茁2f-△B≥c时存在。
二、参数分析
我们假设E5点存在。首先看博弈方A群体的复制动态方程:
(1)当x=0,x=1时,■始终等于0,即当一开始A群体企业全选择不合作或合作策略时,那么没有一个企业有动力去打破这种平衡,x*=0,x*=1都是进化稳定策略。
(2)当x∈(0,1)时,■取决于y的值。
当y=■时,■始终为0,也就是说所有的x都是稳定状态;当y<■时,■<0,x*=0和x*=1是x的两个稳定状态。其中,x*=0是进化稳定策略;当y>■时,■>0,x*=0和x*=1是x的两个稳定状态,其中,x*=1是进化稳定策略。即当B群体内企业选择合作策略的比例为■时,A群体内任何企业没有改变策略的动力,即其初始状态就是其稳定状态,当B群体内企业选择合作策略的比例小于■时,A群体内企业最终都会选择不合作策略;当B群体内企业选择合作策略的比例大于■时,A群体内企业最终都会选择合作策略。
同理,看博弈方B群体的复制动态方程:
(1)当y=0,y=1时,■始终等于0,即当一开始B群体企业全选择不合作或合作策略时,那么,没有一个企业由动力去打破这种平衡,y*=0,y*=1都是进化稳定策略。
(2)当y∈(0,1)时,■取决于x的值。
当x=■时,■始终为0,也就是说所有的y都是稳定状态;当x<■时,■<0,y*=0和y*=1是x的两个稳定状态。其中,y*=0是进化稳定策略;当x>■时,■>0,y*=0和y*=1是y的两个稳定状态。其中,y*=1是进化稳定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得到这个博弈的动态复制相位图如下:
从以上演化博弈模型可知,系统演化的长期均衡结果可能是所有企业都选择合作,也可能是所有企业全都不合作,究竟沿着哪条路径到达哪一状态与该博弈的支付矩阵密切相关,并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因此,在博弈的过程中,构成博弈双方支付函数的某些参数的初始值及其变化将导致演化系统向不同的均衡点收敛。
(1)企业合作收益分配系数?茁1、?茁2,在现实中一般?茁1+?茁2=1,因此双方是相互关联的,一方增加一方就减少。?茁1、?茁2的具体值决定了博弈双方的合作支付,也决定了均衡点收敛的具体路径。
(2)?茁2f-△B和?茁1f-△A越大,即当合作收益超出不合作的机会成本越大,系统收敛于E4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是企业越有合作的意愿。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这两个值来改变企业的合作态度。可以采取的措施:第一,增加企业间的学习以及合作次数,从而增强各自的合作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迅速反应能力,增大合作带来的额外利润总额;第二,加大集群的监管、处罚机制,包括制度机制和道德机制,从而减少企业不合作的机会成本。
(3)减少企业间的合作成本c,系统收敛于E4的概率也就越大,那么企业就越趋向于合作。商业集群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以及协调来创建一个有利于合作、沟通的经营环境,以及长期合作而建立的信任机制来降低企业间的合作成本。
当E5点不存在时,即当?茁1f-△A<c且?茁2f-△B<c时,即合作得到得净收益小于合作成本,那么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动力去达成合作,最后会达到都不合作的状态,这个状态也就是进化稳定状态。这种情况对应的相位图如下:
三、结论
根据前面的模型分析,我们得出影响商业集群内企业合作的几个因素。
第一,合作收益。最后收益是影响企业合作的主要因素,只有当收益足够大的时候才有可能促成合作,而这种收益是博弈前的期望收益,是参与人对最终支付的一种预测,这种预测往往取决于以前的合作经验。因此,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学习培训,增强他们的合作获益能力,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可以促进他们更倾向于与其他企业合作。
第二,利润分配。利润分配也是影响企业间能否持续合作的重要因素,当企业感觉到自己的所得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或不大于不合作收益时,它的合作积极性就会降低,这就需要在企业间进行一个利润转移,从而促成合作。例如,在博弈前,高收益方承诺付与低收益方一部分补偿金,从而达到双方收益都增加。
第三,合作成本。企业间的合作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防范成本,直接成本指双方为达成合作进行的沟通、协商、协议签订成本,防范成本指企业为了防范单边背叛的成本。成本过大无疑会阻碍合作的达成,因此,营造一种有利于区域行为主体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区域产业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文化可以推动企业间各种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合作的建立及维持,减少企业间经济纠纷的发生,大大减少合作成本的同时促使企业从集群大局来考虑问题,积极营建集群良好的集群形象和声誉。
第四,激励机制与惩罚措施。背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等机会主义是企业合作的天敌,它将最终导致整个集群合作体制的崩塌,因此,建立科学的集群运作规范、信誉评价机制和处罚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建立集群市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威慑非法经营,增大单边背叛成本,是有效抑制背德行为和“打便车”行为的主要措施。目前,商业集群内存在的背德行为包括:“贩假售假”、“偷税漏税”,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顾客及合作企业等,这些行为都极大地影响了集群形象和声誉建设,这就要求集群管理部门科学地利用行政管理措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杜绝这些现象,优化集群的经营环境。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