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5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08/10/6

作者

□文/席洪伟 苏晓东 陈 怡

浏览次数

2552 次

我国储蓄投资缺口与贸易顺差实证分析
  提要 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现状,本文在双缺口模型中引入政府收支因素,分析我国储蓄投资缺口和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利用我国1990~2006年的储蓄投资缺口和贸易顺差年度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储蓄投资缺口与贸易顺差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是经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得出与很多学者不同的结论:投资储蓄缺口与贸易顺差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并且贸易顺差对储蓄投资缺口有更强的影响。
  关键词: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双缺口模型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国际收支在连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情况下积累了大量的盈余,积累的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超过1.8万亿,已经大大超过了合理储备外汇的区间,多余部分外汇储备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动力和后盾而是变成了压力和负担:因为国际收支是影响人民币汇率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持续顺差的国际收支导致了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国内经济也存在失衡压力,表现在超额外汇储备存量产生的对冲政策压力和流动性过剩及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经常项目的顺差主要来自出口贸易,自1990年至今除了1993年贸易账户是逆差外,其他年份贸易账户都是顺差,并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随着贸易顺差的不断加剧,很多学者试图通过理论分析来阐述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产生的原因,但是很少有学者分析储蓄投资缺口和贸易顺差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许少强和焦武通过对我国1985~2006年国际收支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长期存在的储蓄大于投资是导致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而失衡的根本原因,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得出了内部结构性失衡是外部失衡的原因。李明睿主要从理论方面分析了我国投资储蓄和国际收支双顺差之间的关系,也认为国内投资与储蓄失衡的状况导致了国际收支双顺差,指出资本市场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内需不足导致了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相天东从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内外部失衡的联系机制与动因,认为从赶超策略到投资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了国内投资过剩和出口过旺,进一步导致了投资储蓄失衡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内外部失衡。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建立加入政府收支修正因素的双缺口模型,然后利用我国1990~2006年的储蓄率差额和贸易顺差的年度数据,采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了储蓄投资缺口与贸易顺差之间确实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投资储蓄率之差与贸易顺差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经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得出与很多学者不同的结论:储蓄投资缺口与贸易顺差存在因果关系,但是贸易顺差对储蓄投资缺口的影响更大。   
  一、理论模型
  按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账户的核算等式,收入等于支出:Y=AE(1),收入恒等式:Y=C+S+T+M(2),支出恒等式:AE=C+I+G+X(3),可以推导出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公式:S-I=G-T+X-M(4)。当政府收支平衡是G=T(5),可以可得出:S-I=X-M(6),(6)式也可以表示成I-S=M-X(7),(7)式就是著名的双缺口模型,左边I-S代表储蓄缺口,右边M-X代表贸易收支缺口,此式表示储蓄缺口和贸易收支缺口并存的情况,该模型首先是由经济学家H.B.钱纳里提出的。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政府收支是赤字,政府收支可表示为BS=T-G(8),政府收支账户为负时BS<0,即G-T>0。通过对政府预算账户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政府预算是不平衡的,也就是说在推导双缺口模型时运用的假设G=T(5)式是不成立的,所以本文以这一事实为依据来解释S-I>0(储蓄大于投资)。因为G-T>0(政府收支赤字),X-M>0(贸易顺差),所以S-I=G-T+X-M(4)只能为正项即储蓄投资差按照国民收支账户来核算必然为正,由于我国出口经济部门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状况暂时不会逆转,也就是说贸易账户的顺差压力需要靠政府来平衡。假定我们要寻求国内投资储蓄平衡(S=I),那么政府就必须减少开支或者提高财政收入让政府预算账户变成盈余。有的学者试图从理论的视角说明,国内储蓄投资失衡的结构性因素通过进出口部门传导给我国的国际收支,从而导致我国外部经济失衡,即储蓄投资差失衡是国际收支账户失衡的根本原因。而从上面的S-I=G-T+X-M(4)式可以看出,政府的预算赤字和贸易顺差也有可能引起储蓄投资的失衡,也就是外部失衡和政府收支失衡可能引起内部储蓄投资失衡,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将是本文在实证部分验证和解决的问题。
  二、实证方法与数据选择
  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和人民银行统计季报,按照实证分析的一般惯例及考虑到数据的平稳性,储蓄投资缺口(SI)是经过GDP处理后采取百分比的形式即储蓄率减去投资率(S-I/GDP),贸易收支(CA)的数据采用的是年度原始数据,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连续性,为了避免时间跨度过大产生的数据不连贯,我们采用的是1990~2006年度数据,采用的软件是eviews5.0。
  本文实证分析的步骤分四步:第一步,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然后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差分处理再进行单位根检验。第二步,对得到的平稳并且同阶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得到协整回归方程。第三步,对变量进行差分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误差修正方程。第四步,对两个时间序列平稳化差分处理后,进一步检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看是不是存在真实的影响关系。
  三、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首先对储蓄投资缺口和贸易收支的原始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不平稳,为了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分别对投资储蓄缺口和贸易收支进行二次差分,然后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储蓄投资缺口序列单位根检验的实际测量值-5.746182小于临界值-4.057910,所以二阶平稳。从表2也可以看出,贸易收支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的实际测量值-4.009211小于临界值-4.004425,所以贸易收支序列二阶平稳。(表2)
  2、协整分析。在得到两个二阶平稳时间序列以后,我们可以对投资储蓄缺口(SI)与贸易收支(CA)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进行检验,以贸易顺差CA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协整分析,本文的检验得出以下的协整方程:SI=1.343237149+0.003884638168×CA (9)
    (4.430053) (7.000056)
  R2=0.765628 DW=1.273550
  从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来看,拟合优度R2=0.765628,DW检验值也满足要求,其他各项检验都符合协整关系,所以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存在。更精确的动态表述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借助协整方程(9)和下面的储蓄投资缺口(SI)与贸易顺差(CA)的协整关系图。(图1)进一步的检验这种协整关系是否成立需要检验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表3通过对残差的单位根检验可以得出:ADF的临界值-2.763689小于置信水平1%情况下的实际值-2.717511,所以残差单位根检验平稳。(表3)
  3、误差修正模型(ECM)。误差修正模型是对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变量序列之间进行的短期动态关系描述,动态描述的模型会精确地展现两变量之间的弹性变化关系,通过误差滞后项的反向修正,从而我们可以得到储蓄投资缺口的一阶差分与贸易收支的一阶差分之间的短期动态调整关系。以下本文给出了最简单的误差修正模型方程:
  DSI=-0.1272148323+0.004353289477×DCA-0.6512451885×E1(-1) (10)
    (-0.487287) (4.639448)       (-2.477499)
  R2=0.710069 DW=1.706423N
  由以上的误差修正方程和检验特征显示:储蓄投资缺口的变化不仅取决于贸易收支的变化,而且还取决于上一期储蓄投资缺口对均衡水平的偏离,误差项估计系数为-0.6512451885,体现了对偏离的反向修正:误差对储蓄投资缺口变化的调整速度非常快达到0.6512451885,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保持储蓄投资缺口和贸易收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调整特征。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了协整关系检验只能说明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可能是由于两者受共同的因素(如时间因素和季节因素)影响导致的,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下面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表4)




  从表4可以看出,F检验通过,国内储蓄投资缺口不是贸易收支原因的概率达到0.15998,所以储蓄投资缺口导致贸易顺差的因果关系存在但不是非常显著,但是贸易顺差对储蓄投资缺口的影响却很显著(储蓄投资缺口不是贸易收支原因的概率只有0.03901)。当然,因为本文所选择的数据有限,加上二阶差分丢失了一些数据信息,但是单从结果看储蓄投资缺口和贸易顺差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影响即具有因果关系。这里的实证分析同时也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部分提出的第二种可能,即投资储蓄缺口与贸易收支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
  四、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本文依据双缺口模型和修正的双缺口模型(加入政府收支后的开放宏观经济基本模型),对我国储蓄投资缺口和贸易收支顺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传统的双缺口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的现实,我国现在是典型的内外失衡即双剩余而不是双缺口,我国政府账户和贸易收支账户对国内的储蓄投资缺口可能会产生影响而发生同样趋势的变动,即贸易收支与投资储蓄差之间一定的因果关系,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国政府收支和银行对冲措施产生的影响。
  第二,我们得出储蓄投资缺口与贸易收支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同时这种协整关系背后还隐含相互影响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很多学者所认为的国内储蓄投资失衡导致的国际收支顺差单方面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证支持,同时贸易顺差对国内储蓄投资缺口的影响更大,由持续顺差积累的过剩的外汇储备通过中央银行对冲政策增加了国内货币存量,使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即储蓄投资缺口不断扩大。
  第三,储蓄投资缺口不断加剧并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动,贸易收支顺差也在不断加剧,两者同向变化并表现出相互助涨的趋势,说明有某些经济因素给它们造成了共同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能是政府因素也可能是模型外的因素:中国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通过政府部门和出口部门的传导而影响了国际收支,导致了贸易顺差等外部失衡状况;反过来,外部资产可能通过利率渠道(热钱套利)和汇率渠道(套汇)及央行资产负债表(外汇储备)进入国内转化为国内货币,导致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形成储蓄投资缺口。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钱荣堃,陈平,马君潞.国际金融[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许少强,焦武.储蓄大于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J].财经科学,2007(9).
[3]李明睿.我国储蓄—投资失衡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883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