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6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8/11/1

作者

□文/陈海滨

浏览次数

625 次

如何开展现代远程诚信教育
  提要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诚信缺失现象日趋严重。本文就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分析成因,并从社会和高校两大方面提出开展诚信教育、重塑诚信文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开放教育;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教育”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教育,是一种对自身,对家长和社会,对科学、学问等所有教育的主客体进行实事求是、讲求信誉和信用的教育。
  诚信教育历来为中国人所重视,孔子曰“民无信不立”、“信则人任焉”,他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慧)之一。当今,中共中央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正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
  受社会上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影响,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问题,常见的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虚假化、考试作弊、随意违约等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诚信缺失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敷衍了事,作业抄袭、应付,考试夹带作弊,且屡禁不止。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种种限制,学生成分复杂,年龄、工作、阅历差异较大。做好这些学生的诚信教育,有助于学生本人道德修养的规范和提高,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助于道德社会的真正实现,有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一、当前开放教育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成因
  1、社会缺少诚信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打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有效的建立起来,人们还缺乏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契约意识,出现了某些企业和个人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将追逐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目标的现象,如伪造政绩、贪污腐败、走私贩毒、造假贩假、偷税漏税、信用卡恶意透支、伪造假学历假文凭等,这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的亚文化,一时间盖过了我国原有的诚信文化,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早期教育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偏重于应试教育,虽然近几年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在习惯性因素和升学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很多学校的素质教育仍然只是流于表面。这在学生的早期教育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如看重分数、能力,而忽略品格的培养等,造成许多人更倾向于急功近利,对于长远发展所必需的诚信品质的养成重视不足。
  3、求学动机不够健康。求学的目的应该是增长知识和才干,是自身专业素质、能力素质的提高。然而,客观地讲,一部分开放教育学生求的仅仅是一纸文凭,降低标准直接导致简化求学过程,相应出现少接受乃至不接受面授和网上辅导、抄袭或复印他人作业、考试抄袭甚至找人替考等现象。
  4、惩罚措施的缺失。人们常说新加坡是一个“fine country”,“fine”是罚款的意思,就是说,在新加坡只要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即使在公共场所吐痰也给予严厉的处罚。相比之下,我国关于违反诚信的处罚措施不够严厉和严密,一方面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备;另一方面执行系统存在漏洞。学校惩治不诚信现象执行得不够规范、坚决和彻底,主要是不成熟的“情感倾向”在作祟,如考虑到开放教育学生多是成年人,因为体谅他们工作繁忙劳累而降低对他们学习的要求;因为顾及到学生的“面子”而减免对他们的批评教育。这样一来,即便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在真正执行时也会大打折扣。
  二、加强开放教育学生诚信教育方法
  1、全社会行动起来,发扬诚信文化,重塑诚信风气
  首先,政府应提倡诚信行为,正确引导人们树立诚信意识。近年来,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一再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诚信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八荣八耻”中还提出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纷纷组织学习。政府的提倡引起了整个社会对诚信文化的重视。
  其次,加强政府信用建设,贯彻诚信行为。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的系统核心,是国家诚信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和执政党形象的具体体现。政府诚信堪称一国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石。政府取信于民是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政府诚信是政府权威的实施所在。政府不诚信将对整个社会诚信文化的重扬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给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引导示范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政府诚信行政,打造出讲信用的政府来开展诚信教育,以身说法才更有说服力。
  再次,倡导诚信文化,抵制反诚信文化。社会诚信行为大量缺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诚信文化的失落,而各种反诚信文化却相当活跃。当坚持诚信的人被普遍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另类”,“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被普遍视作 “呆傻”,而反诚信的行为则被誉为“聪明活络”、“会办事”,那么一种反诚信文化氛围实际上已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营造诚信文化环境,抵制一切反诚信文化,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则显得尤为重要。
  诚信文化的倡导要和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吸收古今中外诚信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诚信文化。诚信观念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我们应当通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借鉴国内外优秀的道德准则,认真剖析现实社会中不诚信的反面例子,树立诚信榜样等途径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学生的诚信意识越完善,对自己行为的诚信意义就理解得越深刻,就会自觉地按正确的诚信规则做事。
  第四,建立诚信评估机制,为诚信建档。信用本来是道德层面上的规范,但是一旦道德难以维持信用的时候,就需要把信用建立在制度之上。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的信用缺失现象,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因此,制定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规则体系,建立信用档案和失信惩罚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治,并对诚实守信者予以奖励,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2、着力打造校园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首先,培养诚信理念。高校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工作人员都应首先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教职员工的诚信打造学校的诚信品牌,带动学生的诚信意识加强。对开放教育学生应改变以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认识,将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一个侧重点。
  其次,抓好师德教育,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是“传道、解惑、授业”的人,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做到。教师应把为人师表体现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要下功夫,讲课要严肃认真,考试出题、监考、评分要严肃、认真;管理干部要守纪律、讲原则、不开后门;班主任选拔使用学生干部、评奖评优要公正、公平;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令行禁止,为广大干部师生做出表率。教师只有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再次,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即言必信、行必果,令行禁止,绝不能朝令夕改。坚决执行既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体现学校的诚信原则,树立诚信形象。一旦随意改变,不按制度办事,就会失去信誉,再做多少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完善的制度、严谨的执行,才能确保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对学生的教育才更有说服力。
  第四,开展网上诚信教育。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基础上的,他们对网络的使用是经常的和必要的。我们可以抓住“网上授课、离线作业、BBS讨论”等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的灌输和渗透。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诚信教育专栏,建立网上诚信平台,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在网络中发扬诚信文化。相信在大环境的带动和高校教育的双重作用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诚信意识必将得到加强,他们的诚信行为也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http://www.sqrb.com.浅议政府诚信.
[2]http://www.hnedur.com/list.asp id=3200.开展诚信教育的几点尝试.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341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