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7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8/11/1

作者

□文/陈恒亮

浏览次数

1854 次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
  提要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尚未形成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本文就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围绕明确非营利组织绩效这一目标,评估主体在一定的时限内运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和技术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进行测量、判定和评价的系统过程。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作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绩效有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现状
  如上所述,随着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在组织管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已开始尝试引入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就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类型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简要的把握。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类型
  1、非营利组织外机构进行的绩效评估。常见的是通过聘请外来的专家或是专门从事绩效评估的组织来进行评估,这一方面是从成本考虑;另一方面主要还是从评估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出发。
  2、非营利组织的自我评估。主要是指由组织内部进行的自我评估,考虑到评估主体对自身的组织背景、机构设置、行为目标等情况和特点都比较熟悉,资料也容易获取,因此评估的费用相对比较低;但是,在评估过程中可能受到一些主客观上的制约,在评估结果方面可能缺乏可信度。这种类型是我国非营利组织最为常用的。
  3、国际机构或组织进行的绩效评估。由于非营利组织具有志愿性、公益性、自治性等特点,其所运行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或是社会某一群体的利益。因此,有些非营利组织可能受到一些国际上支持,尤其是在资金上的资助。现在,国际组织大多有着健全和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意识。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应该从两个层次去理解:一是对组织内部的个体行为的数量、质量、效率、效益等进行评估;二是对整个组织的社会性活动进行的评估。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学者和一些组织的推动下以及国际组织的要求下,近些年,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很多组织都还是尝试将各种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手段引入实践中。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总体上存在的问题很多。
  1、政府管制的强硬使绩效评估缺乏独立性。我国政府对社会团体的设立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总体上是属于“预防制”,组织的合法设立必须经过审核、登记。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现有的非营利组织中,有5.1%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有68.2%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有6.3%在事业单位内部登记备案,有高达14%属于其他类型。另外,还有6.4%的组织没有回答该问题。从上我们可进一步得知,我国现行的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体系中,实行的是双重管理体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往往成了业务主管单位的附属物。
  2、人事任免权的缺乏削弱了绩效评估的应用功能。非营利组织人事权的缺乏是其独立性缺乏的进一步细化。由于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都是与其业务主管单位相挂钩的,所以其人事任免权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任免大多是由业务主管单位实行,或是由组织提名然后交有关主管单位审核和批准。独立的人事权所能起到的巨大鞭策作用就是通过职位的提升和下降应用与评估结果,从而促进绩效评估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国非营利组织人事权缺乏的现实,削弱了绩效评估的应用功能。
  3、资金来源的限制使绩效评估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大多被看作是政府或主管单位的附属,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就是由政府机构改革转换而来的,再加上它自身的非营利性这一独特的特征也就使组织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它们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政府及所属主管单位的财政划拨和社会上的赠送,通过营利获取的收入非常有限。因此,非营利组织在资金上严重依赖于政府和单位,缺乏起码的运行的物质保证。
  4、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自身的缺陷。首先,没有形成统一的绩效评估体系,主要表现在绩效评估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指标等方面不统一,学术界、组织之间未有定论,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标准,因此使绩效评估结果缺乏权威性及大多数的肯定;其次,评估的方法过于单一。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中过于强调成本收益法,组织的一切行为都以所花费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为标准进行评估;再次,评估指标的主观片面性。绩效评估的实行,首先必须有一定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选择与确定是绩效评估的前提和保障。但是,由于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等经济组织不一样,后者评估指标较容易确定,如成本与收益。
  二、健全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政策建议
  1、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强项政府管制,提高其法律地位。政府应该逐步减少对非营利组织的控制,从成立到日常的运行活动方面给其最大的自主权,尤其是在成立时必须找一主管单位挂靠这一规定的改革,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独立性。放松管制从大的角度来说,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又可以促使社会自治能力的加强,进而有利于市民社会的建成。从小的角度来说,非营利组织无须作为政府或是某一主管单位的附庸,具有独立的运行权,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社会力量的流入,代表某一群体利益的精英在日常的组织活动中较强调协同、合作、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2、肯定非营利组织的部分管理职能,完善政府管理机制。在西方,作为社会团体中一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营利组织大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它们分别代表了某一群体利益的诉求,在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外,合理地进行利益主张(包括私域和公域利益),它们作为身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中介组织,很好地履行了社会管理职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自治能力。人事权的缺乏使其与组织的绩效评估不能很好地协同,这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适用。因此,我国政府应该树立有限服务型政府理念,培育和支持具有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增强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只有这样,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才会有适当的空间与氛围。
  3、建立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首先,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机构,对其加于监督。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外部机构除了立法、审计部门等国家机构评估外,还应建立一些独立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机构,是独立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评估机构;其次,评估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非营利组织内部的自我绩效评估是常见也是必需的评估,然而绩效评估是一门技术,必须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在这方面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刺激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再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绩效指标是绩效评估的依据。
  4、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相配套的措施。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认识。其次,建立绩效评估的信息系统。完备的评估资料和数据是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基础和依据。由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所需要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建立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是客观需要,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资料的收集与查询提供便利条件,并且信息系统应当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效果。
  5、增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非营利组织以服务于社会为宗旨,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因此,公众对其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是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进而社会公众也是评估的一重要主体。既然社会公众是其服务的对象又是一重要的评估主体,那么绩效评估前的信息及评估结果都应该公之以众,使民众对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深入了解,这样既有利于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满意度和支持度,也有利于公众更好地监督和参与到其绩效评估工作中来,进而提高绩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提高绩效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非营利组织开展工作。
  三、结语
  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建设,而市民社会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社会的自治能力强,主要表现在社会上存在发达和强有力代表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团体或组织,非营利组织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重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作为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和发展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其理论和方法加于研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绩效评估的实践,改善评估结果的利用和使用质量,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以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化改革进程和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最终实现政治与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486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