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近年来,通过“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双大战略的实施,海南工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考量能源、原材料、环境政策等对高耗能行业的影响,须高度关注高耗能行业发展风险,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动高耗能行业合理健康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海南;高耗能行业;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海南高耗能行业发展情况
通过“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海南工业快速发展,其中,以油气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800万吨炼油项目已投产,8万吨苯乙烯项目已竣工,投资约8亿元的福耀玻璃二期已动工,该项目建成后,海南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玻璃生产基地。
(一)以油气化工、电力为主,初具全国性竞争力。2007年海南高耗能行业产值达到545.7亿元,同比增长124.1%。高耗能行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达到54.4%,同比增长21.6个百分点。在高耗能行业中,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电力三大行业产值合计占比高达90%。目前,海南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电力等重工业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并具备了全国性的竞争力,如中海化学已成为国内化肥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南炼化成为中石化的样板炼油厂。
(二)盈利能力增强,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海南高耗能行业实现利润21.4亿元,占全省工业利润的31.3%,年投资利润率达到57.5%,同比提高28.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发展势头良好。
(三)行业发展的局限性逐步体现。由于大量高耗能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加之配套规划滞后,一方面造成电力、天然气供应紧张;另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到10万吨,两项指标均超过国家下达的指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二、海南高耗能行业风险分析
(一)能源缺口风险。高耗能行业的急剧发展加剧了能源供应紧张。据有关部门分析,按照目前的能源效率和开采水平,假定我国经济年增长率分别保持在7%、8%、9%的水平,到2020年以后,每年的石油缺口将分别达4.5亿吨、5.4亿吨和6.4亿吨。若像现阶段增长率在10%左右,石油缺口会更大。海南近年来由于大量高耗能工业项目的动工投产,用电矛盾突出,据有关部门预计,2008年海南的电力缺口将达到43万千瓦。由于对能源依存度高,能源缺口将直接影响高耗能行业的平稳运行。
(二)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能源缺口的扩大化提高了高耗能行业所需原材料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以石油为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万吨,成品油进口3,638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为50%左右。而这又造成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原材料定价权的缺失,一旦原材料价格走高,高耗能企业将面临极大的原材料成本风险。2008年一季度海南炼化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成本支出增加23.13亿元,亏损8亿元;一汽海马受钢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产值同比减少6.24亿元,下降25.2%;华能海口电厂受煤炭、海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亏损1.2亿元。
(三)环境政策风险。伴随着海南高耗能行业的发展,环保压力迅速加大。而随着环保法律制度体系的健全和监督检查执法力度的加大,高耗能行业将面临更高的污染标准要求、更严格的政策监管环境。这一方面意味着高耗能行业企业环保成本的加大;另一方面如果发生环境污染,违规成本将大幅增加,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行业信贷风险。近年来,海南金融机构严格执行相关信贷政策,控制对高耗能行业的信贷投放规模。2007年海南高耗能行业贷款增加额仅占各项贷款增加额的3.1%。信贷资源对高耗能行业的介入程度有限,且贷款不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短期内风险可控。但根据对上述三类风险的分析,高耗能行业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高,环境因素变化极易影响行业运行,而投向高耗能行业的大多为中长期信贷资源,长期来看,隐含着较高的信贷风险,需引起关注。
(五)优势资源风险。优质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重要的优势资源,一旦伴随高耗能行业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区域生态的承载能力,引发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旅游业、房地产业等产业的传统优势将难以为继,将丧失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资源。
三、控制高耗能行业风险有关建议
(一)推动高耗能行业合理发展。一是合理规划高耗能行业发展,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生产能力配置要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动建立行业单位能耗指标体系和污染监测系统,及时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节能减排标准的高耗能企业,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努力推动节能工程建设,推进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项目和醇醚类替代燃料开发及应用,缓解能源约束性矛盾。
(二)积极防范高耗能行业信贷风险。应完善针对高耗能行业的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机制。对于已有高耗能行业存量贷款的银行,应当提高对该行业企业信贷风险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加大对相关能源、原料供应、行业政策变化的监测分析力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一旦出现环境污染事故等突发风险,能及时启动应急方案来化解和规避风险。也可考虑通过引入行业保险等方式,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分担机制。
(三)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机制。一方面加强海南金融机构和能源、环保部门的信息联动,把能耗、环保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运用绿色信贷手段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迫使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如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推出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四)以产业投资基金为杠杆,为海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应着眼于集约式发展,提高投资的效益和产业的科技含量。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通过不同产业投资基金的组合,为海南产业的合理布局和整合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拓宽优质产业的融资渠道,运用金融市场,鼓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时红秀等.“绿色信贷”助力“节能减排”[J].银行家:48-51,2007年9期.
[2]陈敬儒,陈文剑.受物价持续上涨影响,海南炼化一季度亏损八亿元[N].海南经济报,2008-6-1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