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8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8/12/1

作者

□文/刁昆鹏 牛 军

浏览次数

696 次

浅议会计信息化
  提要 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会计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1999年我国有关部门在深圳举办了“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就会计信息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次会议从理论上揭开了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序幕,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企业顺应信息化潮流做出的必要举措。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特征及其意义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会计信息化主要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运行管理提供充足适时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1、开放性。在新的会计信息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企业内外可能并可以共享会计信息。
  2、实时性。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
  3、整合性。以实现会计业务信息化管理为目标,按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重组会计流程,整合管理信息系统。
  (三)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1、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企业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提高了财务信息处理与输出的速度,为决策提供适时、充足的信息,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2、推动会计理论的创新。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职能、会计组织、会计流程、会计方法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以网络公司为代表的虚拟公司的出现,会计主体的概念应更新。再如,信息化后,会计系统将会对业务实时处理,并且出现真正的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和电子报表,会计处理方法将更加多样化。理论创新源自于实践,这些实际问题将推动会计理论的创新发展。
  二、当前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孤岛”问题依然严重。20世纪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ERP的研究与应用开始得到重视,全国许多企业开始应用ERP管理软件,但其未能与其他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依旧存在。
  (二)企业管理理念落后。较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把会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因此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落后,不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信息社会就要求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程序、规则,这样才能反过来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理论支持不足。由于会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的会计理论较少考虑计算机及网络的影响,这就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例如,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经济实体单位,但随着以网络公司为代表的虚拟公司的出现,会计主体的概念应更新,其界定的范围应扩大。
  (四)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有些企业上了ERP管理软件后,其获得的会计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并未得到提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会计人员对软件及计算机的特点了解不够,不能很好地掌握财务软件的性能,从而不能发挥财务软件应有的功效。
  (五)信息安全性缺乏保障。网络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手写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传统的签字盖章等手段已不复存在,这就使得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滥用与篡改。再者,网络黑客、网络病毒也对信息的安全造成相当大的威胁。
  三、解决当前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按照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横向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有机结合,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真正地从全方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纵向上,不仅包含基本的会计核算系统,还包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更高层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多层次的信息利用。
  (二)转变企业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现代化的根本是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任何一个企业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资源配置和组织,只有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才能使资源配置和组织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企业的资源才能不被浪费,企业的效益才会提高。
  (三)加快会计领域的学术研究。理论源自于实践,也反作用于实践,先进的理论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快速前进。我国相关机构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增加投入的科研经费,引导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
  (四)培养一支合格的会计信息化队伍。在当今信息化的环境下,必须要培养一批企业需要的适应新环境的复合型人才:(1)重视在校生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2)注重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会计能力,还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五)加强风险防范。要加强风险防范,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数据的安全性保持足够的警惕,电子数据要定期备份。(2)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3)完善网络技术,防范网络风险,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4)完善法律法规,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不过只要把握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关注和解决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我国的信息化发展之路将会更加广阔。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辛茂荀.会计信息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耿玉芹,胡可上.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2007(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89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