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9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8/12/1

作者

□文/郭玲梅

浏览次数

920 次

内部控制要素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提要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5月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发布,并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处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前沿中的高等院校,如何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经验,解决新形势下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保证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预算;监督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呈现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过去的内部控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众多高校出现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建立健全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高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资产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完善治理结构,惩治和预防腐败,促进高校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若干问题
  1、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制度建设滞后。高校领导一般都具有从事专业教育的经验,而缺乏经营管理的知识。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方法和手段的影响,大多数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仍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些文件、制度的简单汇总,或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只是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事。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者仍然只强调教学和科研成果考核,看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这些片面乃至过时陈旧的理念,造成他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不够重视,制约了高校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2、高校巨额贷款引发债务风险,加大了财务危机。如今的高校贷款合并扩招热,使得高校债台高筑。虽然目前高校已经脱离了过去单纯依靠财政拨款的办学状况,步入了多渠道筹资的办学模式,但是经费来源有限,偿还贷款的方式仍然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依靠学费收入。一旦招生规模受到限制,就会陷入财务困境。据审计署对18所高校进行的审计,截至2003年末,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2,0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2008年前后是高等院校还款高峰,而一些高校自有资金不足,其他还贷资金来源也很有限,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从2005年起,审计署在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中,都对高校债务风险提出了警示。同样,从2005年1月1日起,教育部门开始全面实施对直属高校资金流动的即时动态监控,要求控制贷款规模,审批贷款。
  3、商业贿赂案件暴露出内部监督乏力。近年来,高校商业贿赂案件频频曝光,主要集中在招生、教材采购、工程招投标、后勤服务等部门。比如,在招生工作中,有的人抓住学生家长入学心切的心理,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礼金;在教材发行采购中收受高额回扣;在基建工程发包中索要钱财,接受各种名义的考察旅游等,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内部审计监督的弱化。一直以来,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较差,受管理层约束较多,审计程序和内容基本还停留在事后查错防弊阶段,而且方法单一、效率低下,使得内部审计往往只是流于形式。
  4、资产管理松懈,教育资源浪费现象突出。近年来,一些高校由于合并或者搬迁,在大量购买、处置、变卖资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如,擅自用自有资金购置大宗资产而不经过政府采购,购置后登记、使用、调配等手续不完备,造成重复购置或长期闲置;对于许多如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流动性强的资产,个人使用后长期不归形成隐性流失;报废处理的资产设备作为废品变卖收入不记账,等等。这些忽视资产管理的行为使得资产的使用率、保值增值率极低,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二、内部控制要素实践应用
  1、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是完善学校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主体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对于高校来说,内部控制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管理层的责任,也是广大教职工的责任。因此,高校应自上而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环境,管理层以身作则,积极转变观念,自觉加强现代高校经营管理理论相关知识培训,组织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同时,重视对普通教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发展校园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共同谋求学校的发展。面对高校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应成为高校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共识。重新定位自身现状,抓紧制定新的以规范性、稳定性为基础,实际可操作性强,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内部控制制度。
  2、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高校贷款主要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高校是事业单位,有着独特的政府背景,大多数人根本没有风险意识。然而,九十年代国企盲目贷款引发财务危机,最终导致破产的后果应给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深刻的警示。高校要牢牢树立风险意识,不要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张,应根据外部不断变化的形势,全面考核和评价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发展潜力,系统分析学校的资源结构,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合理控制贷款规模,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避免走上国企老路。
  3、建立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预算管理由编制、执行与监控、分析、考核等环节组成。一个合理的预算,加上严格的执行和控制机制,辅之以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奖惩机制,形成管理的良性循环,可使学校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对保障高校业务、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和高校教育事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行“零基预算”,充分发动全体管理人员的参与,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本部门人、财、物的配置和平衡,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对其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对各项事业支出进行必要的调研,并作出合理的调整,使预算真实反映各项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4、加强信息沟通,促进信息化管理。内部控制涉及到学校的各个环节,包括学校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部门管理,因而学校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有无与沟通与否也成为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关键。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资产负债情况、工程进度情况、财务目标完成情况、预算执行和绩效考核情况等都可以成为报告的内容。高校可利用自身优势,收集大量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利用、交流、创新,获得发展先机。
  5、确立内部审计地位,大力推进内审工作创新。树立和维护内部审计应有的权威性,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在审计层次上,提升内审工作的前瞻性,对各职能部门各项业务活动的监督、评价从传统的找错纠错发展到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考核。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竣工决算的各个环节严密监控,保障工程进度中资金使用效益。购置大宗资产,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报批审核程序,规范运作。强化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能够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和保值增值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运用学校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合理组织闲置资产的流动及调剂使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减少损失浪费。
  6、加强货币资金控制,抓住会计系统控制的关键点。各业务部门都不可避免地要与现金打交道,从而增加了人员、部门关系的复杂性。为此,要建立现金收支过程中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即岗位人员分工、会计系统控制、授权审批控制等。按照内部牵制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其职责权限,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落到实处。制定授权审批制度时,必须设计对非常规的经济事项如重大筹资行为、投资决策、基建工程项目的审批实行集体决策联签。会计系统控制中应严格加强原始凭证的审核,规范账务核算处理,使会计控制成为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保证。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系统,必须在实施中不断调整、充实、完善、更新。我们只有立足实际,认真梳理、总结经验,科学地研究分析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强化创新意识,形成一个全方位、层次分明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高校教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确保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新华网.高校扩招扩建陷入贷款漩涡谨防高校走国企老路,2008.10.13.
[2]于纹.高校内部控制若干问题,事业财会,2005,(3).73.
[3]祝君.完善高校财经工作监控制度的探讨,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15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