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59期/公共/财政/正文

发布时间

2008/12/1

作者

□文/王梓懿

浏览次数

2609 次

理性官僚制的现实意义
  提要 马克思•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在公共行政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不断改革的中国政府组织也是无法回避的。但经济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证明,官僚化在中国还很不足,然而理性官僚制却仍具有合理性的价值。本文重点探讨理性官僚制在目前中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性官僚制;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治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一、理性官僚制的涵义
  (一)理性官僚制的产生。理性官僚制的产生并非偶然现象,它的出现有着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随着组织化的发展,作为工作人员们的职务活动,这些工作越来越固定于一定的专业范围之内。那么,由于技术上的障碍,彼此之间流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官僚制的产生使得统治者的全面管理成为可能。二是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收入和支出得以用统一的标准量化。那么,在平等交换的前提下,一方面定期支付薪金可以摆脱以实物为报酬所带来的松懈官僚体制的倾向,保证雇员的稳定收入来源,从而增加雇员对组织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它改变了世袭官僚制中的人身依附关系,从而保证了雇员的自由人格和自尊,更易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三是理性精神的确立。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中确立了一种新的精神,即经济理性,因此理性官僚制的发展就需要一种能推动和支持理性经济行为的内在精神和伦理,而新教改革引起的信仰变化提供了理性官僚制所期望的精神基础。新教伦理鼓励勤奋工作与严格律己,号召对时间和劳动的理性使用以使成就和利润最大化,当这些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意识时,理性官僚制的诞生就有了可能。
  (二)理性官僚制理论和现实基础
  1、政治与行政两分是前提。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政治和行政分离的思想。理性官僚制在本质上与政治和行政分离的原则具有一致性。政治和行政分离原则剔除了官僚制行政中的政治因素,使得行政获得了独立地位,从而为理性官僚制的中立性奠定了重要基础。
  2、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基础。泰勒把科学管理原理看作是“优于一系列提高效率的权宜之计”,他认为用科学管理来代替经验法则,可以摈弃传统经验型管理中所掺杂的大量人治因素。科学管理原理把管理从个人经验主义和人格化推向了科学理性、专业化和普遍化,从而为理性官僚制形式合理性的确立做好了铺垫。另外,科学管理强调管理标准化、层级控制做法以及对最佳工作方法的追求等给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化、专业化和结构层级化提供了思想来源。与此同时,它还为理性官僚制的确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管理原则和方法。
  二、理性官僚制的特征
  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马克斯•韦伯在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进行广泛的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任何有组织的团体,唯其实行“强制性的协调”方能成为一个整体。基于此,他将官僚集权的行政组织体系看成是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并预言人类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普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韦伯设计的这种理性科层制组织具有以下五大基本特征:
  (一)专门化。在科层制组织中,作业是根据工作类型和目的进行划分的,具有很清楚的职责范围,它科学地划分每一工作单元和强调删除那些无用的重复工作,以及考虑到职能交叉的必要。各个成员将接受组织分配的活动任务,并按分工原则专精于自己岗位职责的工作。
  (二)等级制。在科层制组织中,拥有一大批官员,其中每个人的权威与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官员的职位按等级制的原则依次排列,部属必须接受主管的命令与监督,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定。
  (三)规则化。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运行,包括成员间的活动与关系都受规则限制。也就是说,每位成员都了解自己所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及组织运作的规范。
  (四)非人格化。在科层制组织中,官员不得滥用其职权,个人的情绪不得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公事与私事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组织成员都按严格的法令和规章对待工作和业务交往,确保组织目标的实施。
  (五)职业化。采用固定的货币薪金和退休金这种老年保障的形式作为支付给工作人员的报酬,从而要求工作人员全身心地投入组织活动,把官僚组织当作自己生活的来源,即借助于提供有规则的晋升机会的职业结构,使公职成为一种专职的、领薪的职业。
  正是因为具备以上的内容特征,理性官僚制才能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在应对行政管理任务量的扩张时游刃有余,从而在现代公共行政管理模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理性官僚制的现实意义
  (一)理性官僚制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形式平等的追求。韦伯将合理性划分为形式合理性(工具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价值合理性)。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伦理、美学、宗教等价值和信仰的立场来看待社会行为,注重对行动的实施、目的和后果做出价值判断,因而是一种主观的合理性的因素。形式合理性是指行为方式以规则和程序为准绳,以形式化、非人格化精神为指导,“不问对象是谁”而给予形式上的平等对待,主要在于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因而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质合理性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日趋理性化、条理化和工具化。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从实质合理性走向形式合理性。理性官僚制本质是一种追求形式合理性的管理体制,它克服了前官僚制行政中的特殊主义价值取向、专制主义和各种特权现象,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形式平等的追求,保障了人们在法律制度层面形式上的平等权利。
  (二)理性官僚制制造了社会等级的拉平化。正如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促进了理性官僚制的产生和发展一样,理性官僚制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等化。我们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很多实例,譬如美国,官僚制政府颁布的著名的《1862年摩利尔土地辅助法案》造就了许多世界著名学府(如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它对美国现在发达的教育和科学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平等的教育环境中,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可以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提供的公平竞争的机会“出人头地”,从而以此摆脱自己出身的弱势,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拉平社会的等级。
  (三)理性官僚制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理性官僚制的行政模式中,行政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需要由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人员来完成这一工作。一方面理性官僚制的行为主体是基于自由契约的专业化的职业官员,职业官僚官员的人格自由和合法权益得以保障,世袭特权以及对上司的人身依附等现象不复存在,行政职业精神受到了充分鼓励;另一方面理性官僚制运作的基础是专业知识、专家职业,从事行政管理的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官员,这种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对知识和技术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实证科学知识在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行政管理不断向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美国公共行政的重建运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
[2]黄小勇.韦伯理性官僚制范畴的再认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7):50-5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43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