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我国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整体竞争力不强,等等。为应对全球化竞争挑战,我国企业纷纷进行技术创新,全力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然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对技术创新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防范走入误区,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技术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成果要能够尽快商品化
将创新成果形成商品,推向市场,并取得超额利润,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今天,“快字当头,捷足先登”尤为重要。为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围绕和立足于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产品定位,然后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和具体内容。围绕产品快速进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生产和快速更新,从而不断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优势和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技术创新要警惕研发过程中的“工程师导向”。所谓“工程师导向”,是和市场导向对立的一种说法,一般指的是研发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技术、产品本身性能的开发,而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在这种导向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是技术过硬、质量可靠,但是却不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没有市场。这种倾向很容易在技术人员、工程师组成的研发队伍中出现,其结果往往是“技术领先,市场落后”的研发成果纷纷出炉,这是失败的研发。在目前的买方市场,企业研发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时,应该采取市场导向,更多研究消费者心理,掌握市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研发相应的技术产品。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些新技术是否成功,关键看其是否能成功实现商业化。一个技术水平再高的企业,它的技术创新却未必会取得成功。许多创新活动最后的失败,并非是企业在技术上的缺陷,而是没有把握市场的信息与动态,没有及时跟踪客户需求的变化,或是企业没有考虑到产品的经济实用性。这些都是由于企业在创新时没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考虑市场的变化,没有实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因此,企业的创新必须立足市场,关注客户的需求,及时把客户的需求信息反馈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
我国大多数科研单位一般进行的是纯技术研究,这肯定有其必要性。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脱离了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是不可能获得市场认同的,企业也就无法因技术创新而获益。
二、技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永无止境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引入到生产中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生命之源与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死亡。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却常常忽视了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性:连续性,因为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企业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换言之,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可以把创新带来的短期高额利润连续保持下来,从而维持较高利润的持续增长。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较强的连续性技术创新能力,那么它的产品在市场上就不会有长久的竞争力,即使由于一两次成功的创新使企业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这种优势也会随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减弱而消失。在我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做不大、做不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企业大都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连续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有些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几乎没有进行创新或只经营一种产品,这样的企业难道还有竞争力吗?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人们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始终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就必须进行持续性的技术创新。
企业要进行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必须考虑人才投入的连续性及其结构的合理性。技术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力资源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要素,对技术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处于世界技术的领先地位,是因为它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因此,要想实现技术创新的成功,并使技术创新持续进行,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投入。由于企业的人才在不断的流动,因此人才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企业为了长期保持一个较合理的人才结构,那么就必须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多个层次的科技人才方面保持合理的比例,避免企业人才的断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进行连续性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相互渗透的交叉性活动,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注入,没有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就不可能有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把R&D的投入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的因素来考虑。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R&D的投入不断地增加,可以保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维持企业的竞争力。
三、确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战略,切忌不自量力,盲目跟风
技术创新一般有“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等不同形式。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要与企业自身的科技与经济水平、所处的竞争环境相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业,实力不同,所选择的创新战略也不相同。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