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及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的进口额不断攀升,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究竟什么因素影响中国的进口呢?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就国内生产总值、汇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对进口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进口;最小二乘法;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中国进口贸易也迅速发展,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进口额不断增长,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自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履行世贸组织的约定,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和开放领域,更加积极地和世界各国建立起广泛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充分参与到全球的竞争与合作中来,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进口额的增长。
二、各种因素对中国进口额影响机理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将带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必将引起居民对国外商品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推动进口的增长,因此GDP对进口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传统的汇率传递理论是以建立在绝对购买力平价上的“一价定律”为基础的,“一价定律”是指假定同一种商品价格用同一种货币来表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价格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方式是:一国货币贬值将同比例地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用本国货币表示),由此可知汇率的变动方向和进口是相反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因此会减少消费,从而对进口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则造成正面影响。
三、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1、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本文采用进口额(IMP)反映对外贸易的状况、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汇率(EXR)、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作为对进口额影响的经济因素,其中IMP和GDP以当年实际价格计算(单位是人民币),EXR以当年汇率计算,CPI以上年=100为标准,选取1985~2005年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的计量软件为Eviews5.0。
首先对数据取对数,分别表示为LIMP、LGDP、LEXR、LCPI,然后分别对LIMP、LGDP、LEXR、LCPI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差分,经过二次差分,使用ADF检验得出t检验伴随概率都小于5%,可以判断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四个变量的二阶差分具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即经过两次差分以后平稳,因此这四个变量是二阶单整的。
在正式建立时间序列回归模型之前进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检验,即进行协整检验,使用Engle-Granger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建立协整方程(Is LIMP LGDP LEXR LCPI),从其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看出四个变量之间具有稳定的线性形式,认为它们之间是协整的。(表1)
经过单整、协整关系检验,可以确定被解释变量LIMP与解释变量LGDP、LEXR、LCPI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使用LIMP、LGDP、LEXR、LCPI构造回归模型不会产生虚假回归,可以得到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回归模型。通过做散点图发现,变量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因此设置理论模型为:
LIMP=?琢0+?琢1LGDP+?琢2LEXR+?琢3LCPI+?滋
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模型参数建立初始模型,并保存残差序列为eOLS。结果发现,解释变量LEXR、LCPI系数的t检验的伴随概率大于5%的,在5%的显著水平下解释变量LEXR、LCPI的系数显著为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由于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没有通过检验,因此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权数序列选择初始模型使用OLS法估计系数过程中得到的残差序列eOLS的平方的倒数,即w=1/eOLS^2。(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三个解释变量及系数的t检验的伴随概率均远小于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得到使用WLS进行参数估计的修正模型为:
LIMP=-10.18551+1.414×LGDP-0.5541×LEXR+1.06966×LCPI
3、模型检验。解释变量的系数分别为?琢1=1.414,?琢2=-0.5541,?琢3=1.06966,与现实经济意义相符,所以模型通过经济意义检验。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R-squared=1.000000;Adjusted R-squared=1.000000,可见方程拟合得很好;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方程总体显著性检验的伴随概率小于0.00000,方程在很高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具有经济意义;使用White异方差检验法进行检验表明,不论是否带有交叉项,均在很高的置信水平下接受方程不存在异方差性的原假设;使用简单方便的解释变量方差膨胀因子来检验各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得到三个解释变量:LGDP、LEXR、LCPI的方差膨胀因子vifLGDP=6.44205、LEXR=7.19094、vifLCPI=0.05781,各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而言,认为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方程含有截距项,使用DW检验法来检验方程是否具有序列相关性,该模型中,样本量n=21,解释变量的个数为3个,查DW检验表知5%的上下界为dl=1.03,du=1.67,本模型的DW检验值为:DW=1.8253,在5%的水平下,du<DW<4-du,在5%的水平下认为不存在序列相关性。经过上述计量经济学检验之后,对模型进行最后的预测检验。(图1)
预测误差MAPE=1.261251%,低于10%,预测精度很高,预测效果可以接受;TIC值很小,表明拟和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很小,预测精度很高;CP十分接近于1,均方误差大多数集中在协变率CP上,说明此次回归的预测精度很高,拟和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较小。由此得到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模型:
LIMP=-10.18551+1.414×LGDP-0.5541×LEXR+1.06966×LCPI
四、结论
从模型可以看出,进口的增长与GDP、CPI、汇率密切相关,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增加,进口也相应的增加,并且进口的增长速度要大于GDP和CPI的增长;当本币升值时,进口相应增加,增长的幅度小于本币升值的幅度。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