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66期/公共/财政/正文

发布时间

2009/4/1

作者

□文/孙铁邦

浏览次数

873 次

河南慈善公益捐助现状
  提要 慈善公益捐助是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中原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慈善公益捐助现状,在对河南慈善公益捐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推进河南慈善公益捐助事业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慈善公益捐助;慈善组织;对策
  基金项目:2007年河南省科技厅项目(项目编号:072400440440)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慈善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慈善公益捐助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关键环节,做好慈善捐助工作,发展慈善事业,对维护社会稳定、帮助困难群众、促进社会公平和文明进步、构建和谐中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河南省慈善捐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河南慈善公益捐助现状
  近几年来,河南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社会公益捐助事业的发展,慈善公益捐助事业也同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1、政府支持社会慈善公益捐助事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公益捐助事业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中国社会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2007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河南慈善公益捐助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推动了河南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全面发展。
  2、慈善公益捐助网络建设初见成效。截至目前,河南以各地的慈善总会、红十字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等为依托,慈善募捐机构的网络建设初见成效。以慈善总会的建设为例,目前,全省十八个省辖市均已建立起慈善总会,在市级慈善组织的推动下,许多县级慈善组织相继成立。据统计,河南已建起779个社会捐助工作站(点)、慈善超市,其中周口市、郑州市、安阳市和平顶山市的社会捐助站(点)、慈善超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捐助网络建设到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
  3、慈善公益捐助和社会救助取得一定成绩。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下,河南慈善公益捐助事业和社会救助得到一定的发展。例如,自2001年河南省慈善总会成立到2006年,省慈善总会充分发挥连接捐赠者和受助者桥梁纽带作用,累计引进、接收、发放救助1亿多元,十万多名特困人员及其家庭受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河南慈善公益捐助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虽然慈善公益捐助事业获得一定的发展,但与社会的需要相比仍有不少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慈善机构数量少,慈善公益捐助数额较低,社会救助能力薄弱。目前,我国的慈善机构数量太少,而且绝大多数慈善组织和机构是有政府部门背景的民间组织,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民间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基金会不多,这种情况河南也不例外。
  在慈善公益捐助数额上,截至2006年,河南共累计接收慈善捐款近1亿元,而在相同时间内,上海累计接收捐款12亿元、浙江省近20亿元,与河南人口、经济总量相近的山东省接收捐助则达2.3亿元,这说明河南慈善捐助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河南是个人口大省,也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省。据统计,全省520多万残疾人中有相当数量需要救助,农村特困户有110多万人,城市低保对象有130多万人,孤寡老人36万人,孤儿38万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慈善公益捐助资金数量少,社会救助能力非常薄弱,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慈善机构自身建设薄弱,公信力不强。当前,慈善机构的自身建设薄弱,慈善机构的内部管理存在较大漏洞,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监督制机制尚未形成,慈善机构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由此造成公众对慈善组织的“慈善性”普遍信心不足。中国人“乐善好施”由来已久,但现在民众普遍对善事冷眼旁观,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对慈善机构没有信心,慈善机构的运行管理、资金来源、数额与使用缺乏透明度,捐赠者对慈善机构内部运作情况不了解,捐赠资金流向也不清楚,更无法得知捐赠的最终效果,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健康发展。

  3、缺乏慈善文化,公众主动参与度低。据一项对全国20个省市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尚未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慈善事业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慈善组织、慈善理念和慈善行动没有深入人心,相当数量的人对慈善事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观念障碍,慈善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没有被社会所认同,导致公众主动参与慈善公益捐助的程度较低,绝大部分人虽然参加过慈善捐助活动,但主要是通过工作单位、学校、居住街道等被动捐赠,经常主动捐赠的公众和企业极少。而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河南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中,有过捐赠记录的还不到1%。相比之下,在美国,75%的人为慈善事业捐过款,数据反差如此之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4、发展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尚待完善。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出台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涉及慈善公益捐助的法律、法规,但法律、法规出台并不意味着发展慈善公益捐助的法制环境就已经非常完善,现行的法律规范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尚缺乏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扶持、规范、监督、完善的系统性配套政策。如,有关慈善公益捐助的税收优惠政策尚存在税前扣除比例偏低、税收优惠政策不具体、配套税收政策不到位、办理手续复杂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因素成为制约慈善机构与社会公益捐助事业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三、河南推进慈善公益捐助事业发展的对策
  慈善公益捐助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上的互助性救助事业,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发展高低的重要标志,为了推进河南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发展,应当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1、弘扬社会慈善公益捐助价值观,培育慈善文化。发展社会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原动力来源于崇高的慈善价值观和观念更新。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在友爱互助中赋予生命以崇高意义的“慈善文化”,这是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重要推力和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加大对慈善公益捐助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慈善公益捐助的社会影响面,弘扬慈善公益捐助价值观念,培育慈善文化,使慈善公益捐助价值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扎下根来,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提高公众参与度,从而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参与社会公益捐助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2、强化慈善公益捐助组织自身建设,增强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强化慈善公益捐助组织的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推动慈善公益捐助组织的筹资能力、交流能力、法制能力建设,加强慈善组织队伍建设,吸引社会优秀人才投身慈善事业,积极推进慈善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提高慈善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社会公信力是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生命线,社会慈善公益组织应加强行业自律,提高透明度,建立开放的社会监督体系。公开承诺随时接受捐赠者审查账目,规范财务管理和经常化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善款收支情况,对社会慈善公益资金的运作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定期公布有关信息,做到善款来源公开、投向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3、推动慈善公益捐助组织网络建设,拓宽资金募集渠道,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围绕建设和谐中原的需要,在现行体制条件下,应以政府为主导,动员民间力量,成立多层次、多类别的社会慈善公益捐助机构和爱心基金。同时,进一步推动慈善公益捐助组织网络建设,努力形成健全的省、市、县三级慈善组织网络,支持、鼓励社会公益捐助组织在乡镇和社区普及开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对外交流,争取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外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创新资金募集方式,进一步拓宽资金募集渠道,提高资金募集能力,改善当前社会救助能力薄弱的局面。
  4、完善慈善公益捐助相关政策法规。要着力完善有关发展公益捐助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制定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扶持、规范、监督的系统性配套政策,如改革公益捐助事业准入制度、健全公益财产管理制度、公益捐助机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对公益捐助活动的机构设置、经费来源、场地和人员配备以及管理程序做出规定,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范,同时,健全行业评估制度和信息统计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起保护和促进慈善公益捐助事业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慈善公益捐助事业的有序、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慧.和谐社会中慈善组织建设的思考[J].硅谷,2008.15.
[2]李文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环境约束与突破[J].理论月刊,2008.7.
[3]汪进.对提高我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政策考量[J].法制与社会,2008.8.
[4]张光锋.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5]杨茗茗.解析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J].理论与当代,2008.2.
[6]卢汉龙.慈善:关爱与和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7]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5194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