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分销业和农业将面临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供销合作社作为重要的涉农部门和流通渠道,如何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迎接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当前做好供销社工作,首先要强固“五个基础”。
一、强固供销社的政治基础
供销社不仅是一个单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且还是一个代行政府职能,肩负组织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这一政治任务的合作组织。它的根本宗旨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1995年中央5号文件要求,供销社要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江泽民总书记在致全国总社社员代表会议的信中指出,供销社“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现在我们在一些领域还在执行政府的职能,比如农资供应、食盐专营执法、鞭炮专管,还有废旧物资(尤其是废旧金属)的经营,这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责任。多年来,供销社这个体系在党委、政府中有较高的地位,尽管近几年经营形势不好,但党中央、国务院仍然重视供销社的工作,就是因为供销社是一个为农服务的大系统。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供销社的责任和权利。作为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懂管理,而且要懂政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和政治鉴别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把握政治机遇和政治环境,用足用好政策,从全局上寻找企业发展的机遇。
一是我们的工作要贴近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供销社的宗旨就是为“三农”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在开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第一项工作就是农村和农业工作。供销社怎么样参与农业产业化、怎么样解决农民“卖难”的问题,这是个政治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是要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在企业受各方面的制约、约束,监督越来越多,而我们有些人对许多方面的规定不清楚。过去有些单位被银行起诉,被税务罚款,被公检法部门查封,有些是有实际问题,有些是没有处理好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有较高的信誉度,要讲诚信,认真研究有关规定和政策,积极协调好和有关部门的关系,都得他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学会用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规范我们的工作,不断增强我们解决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现在有些单位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过去这样的例子不少。一些单位、一些干部被罚款、被查处,才知道有这样的规定,没有人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个规范的法制经济。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奉公守法。
四是要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的原则问题上,要分清是非,坚持原则,坚决贯彻和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议和指示,做到令行禁止。要学习政治,研究政治,要有政治头脑。
二、强固供销社的思想基础
存在决定意识,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工作和行为是由思想来支配的,只有思想解放了,适应潮流,与时俱进,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如果在思想上因循守旧,行动迟缓,就会贻误战机。我们过去一些经验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教条主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个不失败的。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不仅应是一个政治家,还要努力成为一个思想家。企业经营者的指导思想,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一个领导管理一个企业,必须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学会系统的有预见的从宏观上指导工作。
首先,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书,不唯上,与时俱进。这是马列主义的灵魂,是指导我们克服困难做好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其次,要更新观念,彻底摒弃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要树立和增强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发展意识。要勤于思索,善于谋划,敢为天下先,反对唯条件论和无所作为的思想,要开拓新的经营领域,采用新的经营模式,引入新的经营业态,推行现代营销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要树立奋发有为的思想。要知难而进,善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动脑子,不思进取,不干事,怕风险,我们就会愧对组织和职工对我们的信任。要善于在复杂的局面中,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创一流业绩。
第四要努力学习,跟上时代发展。要关注天下大事和时代潮流,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知识,把握新趋势,解决新问题。
三、强固供销社的生存基础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有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也是供销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级供销社必须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理顺经营管理体制,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第一,彻底实现企业产权制度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要坚持因企制宜,多种形式并举,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要不断深化和完善,使供销社企业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实行社企分开,尽快完成机关的改革,定员定编,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加强管理,压缩人员费用,促进机关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的转变。
第二,大力推行现代营销方式。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中国区域很广,市场很大,我们要向苏果超市等外地的成功企业学习,把一些商品做专做大。比如棉花、生产资料、鞭炮、建筑建材、家具用具、家居用品等,要研究如何做专做大,研究如何把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营销方式、经营业态以及管理模式引入到供销社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去,要么利用我们的资产优势、网络优势,靠大联强,要么就壮大自身自己搞,实现有机嫁接和改造。
第三,培育和提升主营业务的规模。主营业务要扩大规模,提高营销能力。只有扩大了规模,才能降低费用,才能争取优惠的政策。在巩固主营业务的同时,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经营业态和经营品种。要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包括社区服务、物业管理、中介、外贸、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在营销方式和经营业态上更要进一步大胆创新。
第四,要盘活资产。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资产开发过程中,要坚持“长效开发为主,长效与短效相结合”、“自己开发和联合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从而使资产保值增值,变死资产为活资产,使低效资产变为高效资产。
第五,提高管理水平。一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发挥人的潜能,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很多企业遵循人本管理的原则,以人为本组织企业的管理。怎么样用好人才,怎么样发现人才,怎么样聘用人才,怎么样在分配上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都要很好的研究。一是建立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对一些重大项目,对一些公司的经营情况,对资产开发的重点项目,要进行审计监督,尤其是对一些重大的决策,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不使决策失误。对改制的企业、没有改制的企业都要实行监督,对重大决策进行跟踪和指导。
第六,要力所能及地减债减负。要积极与银行等债权单位联系、协调,最大限度地减轻供销社多年来背负的沉重包袱,从而使供销社能够轻装上阵,迎接挑战。已经谋划的公司要抓紧运作,还没有谋划的公司要认真谋划,这些问题,迟早要解决,早解决早主动,越晚越被动,对这个问题的紧迫性,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四、强固供销社的群众基础
群众观念淡化,干群关系淡薄,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最大的政治。古语道: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解决民之疾苦。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要做好工作,要有威信,就要深入实际,贴近群众。
一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把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有利于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树立坚定的群众观点,要深入到广大群众当中去解决问题。
二要树立职工是上帝的思想,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要充分尊重我们的职工,相信我们的职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每位领导干部决不能成为脱离人民群众的孤家寡人。
三要切实解决目前职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关注三个群体,一是下岗职工,二是处于贫困线下的职工,三是特困职工。对这些同志予以特别关注,加强联系,争取有关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四要学会疏导矛盾,做好信访工作。要认真地接待来信来访,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善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要认真了解民意,体察民情,集中民智。要发扬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
五要坚持廉洁从政,保持一身正气。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优良传统,管好自己的亲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强党性修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我们要做好工作,要向群众讲清楚我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取得群众的信任,决不能专横跋扈,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官气十足。
五、强固供销社的文化基础
所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它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培养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为核心,以塑造企业形象为基本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从世界企业管理潮流来看,企业文化得到人们普遍关注。21世纪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这种文化指的是企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WTO后,我们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企业文化的挑战。我们不否认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现代文化,我们应该非常好地借鉴和学习这些东西。中国鞋业大王森达公司提出“视今天为落后”。因此我们不可以沉湎于过去的和现在的成功,要不断地忘掉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实现客户利益、企业利益、职工利益的无缝嫁接,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杭州有一家医药界百年老字号叫“胡庆余堂”,这个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很有特色,其董事长冯根生认为“产品的覆盖是一种文化的覆盖,市场意识首先是一种文化意识”。如何建设企业文化?一是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企业文化的发展将是国际化、本地化、多元化。二是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要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不断为企业文化注入活力。三是企业文化建设要有系统性。既要提出理念,又要提出可操作的一些措施,把高深的理论和精神融入企业实际当中。四是企业文化要有超前性。世界500强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企业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如果一个企业不对明天负责,没有超前意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然被市场淘汰。(文/王建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