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25期/以人为本/正文

发布时间

2003/1/1

作者

-

浏览次数

3127 次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本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如何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人员所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两个阶段,现在正在进入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最初的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其主要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力。生产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以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劳力经济,其增长速度非常缓慢。随着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步入工业经济社会,是以自然资源的高度消耗为特征的资源经济。它的主要生产要素是资源和资本,谁能拥有资本和占有资源,谁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资本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弱,知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知识将代替资本、资源成为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资源经济是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物质生产,是一个从资源的投入、加工、控制,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制造产品的过程,这个生产过程是人为程序化的控制的过程。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是以知识投入为主,其产品中的知识含量被逐步提高,并且由于知识被反复的使用,在其使用过程中不消耗其价值,产出报酬可以递增发展。所以,知识经济是一种低消耗、低能耗、高效益的经济,它将变革资源经济时代的生产观念。
  2、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企业的生存将由以物质设备为基础转变为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知识经济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经济,各个行业、企业之间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得直接起来,企业之间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和远程资源共享,突破了传统的合作关系,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组合,使企业更具有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企业的组成要素将由有形自然资源为主转变为以知识财富为主,不仅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也包括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以及技术、知识和信息。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是提高各要素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含量,增加知识财富。
  企业的生产方式将由集中的规模化生产转变为分散的社会化生产,这是建立在网络之上的分工更合理,成本更低,更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社会化生产。
  企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服务对象不再仅仅是股东,而是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
  3、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本管理
  传统经济中,企业管理是以设备、原材料、体力劳动者、技术工人等为管理对象的生产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采取的是职能管理下的离散管理方式,对人和技术、知识、信息的管理则依附于实物的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知识、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运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资源,智力和知识拥有量的多少及其开发利用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企业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把人视为一种资源,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和事的统一发展,特别注重开发人的潜在才能。人才开发管理除具有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外,更加注意人的潜能和能力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未来企业的发展,不只是依靠设备先进、技术高超,同时更靠那些具有很高智慧的人才。
  二、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
  1、企业管理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1769年英国第一家工厂建立,标志着工业经济社会的来临。早期的企业家们普遍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再加上简单的分析和计算来指挥下属、运作企业。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由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跨入科学管理的新阶段。文章指出:用调查研究、数学模型、数学工具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代替个人经验,“时间和动作研究”提供了精确计算定额方法。以后又普遍采用定额和定员管理、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人员培训、现场管理等管理方法,企业逐步走上依法治厂的轨道,收到显著效果。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尽管是企业管理的伟大创举,但有他的时代和阶段的局限。这种管理重物轻人,仅仅把员工看作经济动物,认为只有数字资料才是过硬的和可信的,只有正式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单纯地强调重奖重罚。这种“理性管理”思想无法调动人的积极性,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是有思想、有感情并为思想所支配的,人,不是机器。
  文化管理认为,在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首要的因素,人应该成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人本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本管理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到了80年代已受到国内外企业的普遍重视。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规律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简单地说“以人为本”,即是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
  对人的管理是最根本的企业管理,因为企业管理,从管理的对象看,分为人和物及信息,企业管理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特征。但是企业不是物的堆积,而是人的集合,是由人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性组织。因此企业管理,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对人的管理,即调动企业员工对物质资源配置和赢利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经济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经过20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国企改革步履艰难,经济效益不如非国有企业,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解决好激励人、培养人、留住人才的问题。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认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人才是知识经济之本”,人才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一位跨国公司的高级人力资源经理说得好:“20世纪是资本在全球寻找廉价劳动,而21世纪是跨国公司高价寻觅优秀人才”。松下公司的口号是“企业即人”。美国福特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以长期管理的经验得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在于那些富有激情和敬业精神的管理人才”。
  上海大众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优选、再塑、拓展、回报”为原则,建立了系统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挖掘潜力、利用人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将大众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中,使上海大众目前成为中国生产规模最大、产品保有量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上汽集团还有许多企业,以“员工是企业活力的源泉,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为信条,从岗位要求出发,积极进行种种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从员工中采集精神文明格言、企业价值格言,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反映。
  三、人本管理的几个原则
  “人本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主要是把人视为管理的最主要因素与企业的最重要资源,充分发挥人的潜力。
  1、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既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更是人本管理的核心。他们在企业组织结构中被赋予了一定的责权利,他们从事着生产、经营、开发研究、管理等工作,他们的个人行为将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文化人”、“管理人”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应重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
  2、正确的激励管理
  美国的管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受人尊重和自尊的,以及自我实现的五种需要,它们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一个序列。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才能进行到另一较高层次的需要,而已得到满足的需要就不再起激励作用。因此,正确的激励是人本管理的关键所在。企业在进行激励选择和设定时应有针对性地满足员工的需要,开展激励管理,如目标管理、团队管理、业绩管理、报酬制度等等,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人际关系管理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同时也是一个人群组织,一个由许多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企业中的内部成员之间及与外部组织和个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因而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注重人际关系的领导方式。企业组织和团队领导要充分发挥企业成员的集体意识和团体精神,加强信息沟通,调动资源,增强互信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4、培训和自我管理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是以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目标为宗旨的。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将企业管理与员工自我管理结合起来,使人本管理成为全体企业人共同决策、共同实施的管理活动。员工通过自我管理,可以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一切工作中去,并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激发自己的潜能。自我管理是一种有效地体现人本管理宗旨的管理环节和管理方式,是企业人从自身出发参与人本管理的活动。上海易通公司开展的“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就是自我管理的一个好方法。
  5、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一个企业价值观的产生,是企业文化逐步走向成熟的象征,反映了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要求、群体意识和共同利益,将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并将这种感召力引导全体员工集中到企业确定的目标上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文/刘 政)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439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