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金融是社会经济的核心,货币是经济运行的载体。本文基于山西省现钞流通状况调查,揭示出目前现钞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因地制宜地改善山西现钞流通状况提供指导思路。
关键词:人民币现钞;券别结构;整洁度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山西现金投放、回笼呈稳步增长趋势,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总量不断扩大,市场流通中现金持续增加,人民币滞留于市场的时间也有所增加,依据山西国有银行占比大、股份制银行占比小,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现金流量大的特点,通过2008年末对全省854网点的调查,揭示出山西现钞流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流通中的人民币现状
1、金融机构柜面现金支付大于收入。金融机构监测网点全年柜面现金支付流量高于收入流量3个百分点。需求量最大的券别为100元券、1元券和1角券。呈现出“一大一小”的需求态势。
2、金融机构柜面现金支出呈现“两集中”,而柜面现金回笼出现“两头集中、中间散”。100元券支出集中于居民部分,20元以下小票支出集中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回笼情况来看,100元券和50元券的回笼集中在居民部分,1元以下小票回笼集中在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 20元、10元和5元三种券别的回笼则散布于各个渠道。
3、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库存现金残损币均处于较低区间。据统计,12月末金融机构监测网点库存现金中残损币只占9%,企事业单位残损币占比6.97%;分券别看,呈现出面额越小,残损币占比越高的现象。
4、流通中的人民币整洁度感性认知较好,但小面额纸币、尤其是1元以下纸币的整洁度认知率不高。
二、流通中人民币出现的问题
1、小面额票币供应有待加强。被调查网点认为,紧缺比例较高的主要集中在5角券和1角券。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型集贸市场、超市、客运公司以及部分商家由于经营的需要,担心小面额货币短缺会影响自己的生意,因而大量囤积小面额货币,造成利用率不高,流通不畅;另一方面随着人民银行县级发行库的整合,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现金存取业务采取同业代理的方式。而代理行为了减少成本、押运公司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于小面额票币的存在畏难现象。
2、流通中小面额票币的整洁度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群众爱护人民币意识不强,小面额票币的面值较低,被随意放置、折叠、损毁现象更为普遍;另一方面小面额残损币“体外循环”的现象仍然存在,银行出纳人员进行挑剔,本不宜流通的残损币未被收回,再次投放市场,造成超期使用。
3、柜面现金收支服务有待改善。从调查来看,金融机构的现金收支渠道主要集中在居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这部分客户的需求较为零散和繁琐,部门金融机构柜员存在嫌脏怕累的心理。
三、建议
1、加强“三个环节”的监督。在现金流通状况的改善工作中,监督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是人民银行上级库对下级库的监督;二是人民银行对辖区金融机构的监督;三是商业银行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通过大覆盖面和经常性的现场检查,推动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感提升,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2、增强现金需求预测的严肃性。加强人民银行的引导和监督,提高金融机构对于现金需求预测的认识,设置专职岗位和岗位责任,搜集相应信息,对不同时段不同券别的需求做出初步判断。
3、畅通金融机构小票摆布的梗阻。逐步解决调运、保存、支付等各个环节占用上成本大而经济效益小,部分金融机构中心库疏于精心分配,基层营业网点也懒于周到服务的问题,缓减小票在部分网点囤积压库而在部分网点却无款可付的状况;强化残损小票挑剔、保管、上缴等各个环节。
4、增加对原封新券的调运。山西省地处内陆,百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习惯根深蒂固,现金使用频繁、小票需求大又磨损快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山西的市场票币中需要注入更多的原封新券。
5、强化爱护人民币宣传的广度和力度。注重宣传的广泛性、深入性和持久性,努力营造自觉爱护人民币、正确使用人民币,维护人民币健康流通的社会新风气,以促进省内社会发展和经济秩序的进一步和谐。
6、抓好金融机构的便民服务。建立存取款无线系统考核制度、建立流通人民币满意度监测制度,采取建立小票定点回收、重点供应和横向调剂制度等措施,健全残币兑换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窗口服务作用,调动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促进市场的繁荣、和谐。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