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的不利局面。如何扭转被动局面,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关键在于改革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一、转变思维方式,增强效益观念。一是树立信用社自身的效益观念,力求以最少的人、财、物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纠正“官办”,破除“大锅饭”思想,树立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向效益要饭吃。三是变“等靠要”为面向市场开拓业务,创新和完善自己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机构和服务手段,塑造独特的市场形象,实现自己的市场定位。四是树立法制观念,增强风险意识。从过去追求资产负债总规模的增加及市场占比的提高,转到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改变资产单一,实现资产多样化的观念上来;从偏重信贷投放,忽视信贷收回,转到产出第一、放收并重的观念上来。
二、加强队伍建设,向高素质员工要效益。一是定岗定编,裁减人员,压缩二线,充实一线,不断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树立上级为下级、机关为基层、二线为一线、干部为群众、全体为客户服务的思想和作风。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对中层干部实行交流制和聘任制,使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对职工实行岗位轮换和双聘制,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对全体职工实行合同制,风险抵押,入股管理,工资挂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用好人才。三是建立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各部门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因违法违规等人为因素造成重大损失的,应依法追究责任,对那些因缺乏经验而造成失误,在实践中又能改正错误的,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三、加强机构建设,向改革要效益。一是内部机构设置要坚持撤销、合并、改名的工作思路,精简科室,增强整体功能,促进机构高效运转。二是在网点布局上,走出“小、多、散”的粗放型经营格局,对现有营业机构,要根据业务量、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发展潜力等标准区别对待,进行降、升、并、迁、撤,对现在的营业机构,应向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功能的方向发展,逐步把机构、人员的数量压缩下来,通过减人、节支、增效,以及网点结构的合理布局,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增加经营效益
四、提高资产质量,增加经营效益。一是严把资金投向关。按照市场要求、经济效益、资产利润率、贷款收息率等来作为确定是否放贷、贷款数量、贷款期限的主要依据,以效益为中心,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预,真正按确定的盈利目标独立地从事经营活动,把信贷资金投向效益好的主导产业及本地区有活力的行业,重点支持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增强信贷资金的运营能力。二是采取措施清收不良贷款。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通过拍卖、兼并、转让产权、起诉、收购物业、以债权变股权等形式,千方百计活化不良资产,改善信贷资产状况,提高资产质量。同时,要抓住企业改革之机,参与企业改制的全过程,落实好债权关系,防止企业借转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贷款,以保全信贷资产的完整,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大收息力度。把清收工作与个人利益挂起钩来,调动清收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清收水平。四是缩小低盈利资产比重,加大生息资产的比重,保持资产良好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五是发展多元化资产业务。积极调整资产结构,拓宽贷款的领域和对象,实行多元化资产结构,分散经营风险,提高资金的收益率。
五、优化负债结构,向存款要效益。要抛弃过去那种不计成本抓存款的观念和行为,狠抓存款质量,强化资产负债综合效能管理,把负债成本管理和资产盈利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各项负债盈亏临界点的分析工作,处理好存款存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保持负债期限结构相对合理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地开辟新的存款渠道。通过加强服务和增加业务种类来调整存款结构,大力吸收低成本的活期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力争在尽量小的成本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扩大存款规模,增强资金实力,提高经营效益。
六、加强财务管理,向增收节支要效益。一是严格财经纪律。按规定计提、使用、核定费用,不得乱提乱用;实行双人监督下的审批制,或限额审批制,大宗费用集体研究审批;费用报销要认真审核,该核减的核减,不该报的不能报。二是加强成本责任管理。根据费用支出流程的规定,划分责任区,核定相应的目标成本,由责任人把关。三是实行指标“双控”管理,对实行独立核算的基层单位,按季核定,实拨资金,按月考核;对内部科室实行分部门核算,总指标控制,分指标考核。四是强化财务集约管理。本着“节约有奖、超支处罚、按季考核、年终兑现”的原则,对各种开支费用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非经营性费用,以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文/熊德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