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73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09/7/2

作者

□文/冯 强1,2 杨桂丽1

浏览次数

1482 次

宁波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提要 本文基于Kaldor的理论,重新估算了1978~2005年宁波市的资本存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索洛余值法对宁波市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由此得出结论:宁波市目前已经跨入集约型经济大门的门槛,但科技进步贡献率仍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走集约化的经济发展道路。
  关键词:经济增长;索洛余值法;科技进步;贡献率;宁波
  基金项目:2006年宁波市软科学项目《宁波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2006A100007)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是当代经济定量研究中一个热门课题。目前,随着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各省市、各地区也相继制定本地区的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宁波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65%的目标。为了顺利达到这一目标,了解和掌握宁波市各个历史时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变化情况,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的选取
  1、测算模型的选取。宁波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也称索洛余值法。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索洛余值法目前仍是国内外最有影响、最广泛使用的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方法;二是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把索洛余值法作为各省区市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的标准方法进行推广,应用该方法增加了测算结果的可信度。
  索洛余值的基本公式为:
  y=a+αk+βl
  其中y为产出增长速度,k和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速度,a为技术进步速度,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αk、β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公式为:
  E■=■×100%
  资本投入贡献率测算公式为:
  E■=■×100%
  劳动投入贡献率测算公式为:
  E■=■×100%
  2、测算变量的确定
  (1)产出量Y: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值,按1978年可比价格计算。
  (2)资本投入量K:即资本存量,其测算方法采用基于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基本公式为:
  K■=I■/P■+(1-d■)K■
  其中,K■为第t年的资本存量,I■为第t 年的固定资产投入量,P■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d■为第t 年的折旧率。
  基于Kaldor的理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经济的资本存量与其总产出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具体公式为:K■=■×Y■
  其中:K■为宁波的第t年资本存量,Y■为宁波第t 年的GDP值,K■为浙江省的第t年的资本存量,Y■为浙江省的第t年GDP值。
  估算宁波历年资本存量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基于永续盘存法来测算。其中,基年资本存量值采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10%,折旧率采用10%,价格指数采用GDP平减指数;第二种方法采用基于Kaldor的理论来测算。其中,浙江省历年资本存量采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张军教授等所测算出来的历年各省区市的资本存量面板数据。经过结果对比后发现,两种方法所测算结果在关键年份基本一致,但后者数据整体上变化平稳,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故采用Kaldor理论的测算结果值来测算宁波科技进步贡献率。
  (3)劳动投入量L:采用全社会从业人员数。
  (4)年平均增长速度y、k、l:采用常用的水平法计算:
  y=[■]×100%
  其中:Y■为产出GDP计算期的期末值,Y■■为产出GDP计算期的基期值。同样方法可以算出k和l值。
  3、参数α和β的确定。α和β的确定通常有数学估参法、回归系数法以及经验参数法等方法。我们分别采用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测算。数学估参法所测算出来的α=0.718,β=0.282;回归系数法所测算出来的α=0.508,β=0.492。并且发现,从1981~2005年α的值有逐渐下降的趋势,β的值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经过咨询宁波市科技局及统计局相关专家后,认为α值取0.3~0.4,β取0.6~0.7较为符合宁波的实际情况。这也与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及我国相关专家对α值和β值的估计相吻合。因此,我们采用经验参数法来确定α和β的值。具体是:“六五”至“八五”时期α和β值分别取0.4和0.6,“九五”和“十五”时期α和β值分别取0.3和0.7。
  二、宁波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1、基础数据。GDP值、全社会从业人员数来自于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宁波市统计年鉴》。浙江省1978~2000年资本存量来自于张军、吴桂英和张吉鹏2004年发表于《经济研究》第10期的论文《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1》,并与张军教授联系取得了2001~2005年最新数据。宁波市资本存量的值是根据Kaldor的理论测算出来的。(表1)
  2、测算结果。根据基础数据,运用索洛余值法对宁波市1981~2005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三、结论
  通过对测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1981~2005年宁波平均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6.52%。其中,“六五”时期,宁波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5.63%,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8.61%,科技进步因素拉动经济增长6.03个百分点。“七五”时期,宁波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3.14%,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14%,科技进步因素拉动经济增长5.93个百分点。“八五”时期,宁波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8.12%,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7.45%,科技进步因素拉动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九五”时期,宁波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3%,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24%,科技进步因素拉动经济增长6.53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宁波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3.8%,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18%,科技进步因素拉动经济增长7.0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水平逐期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科技进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资本投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减弱之势。由“七五”时期49.8%下降为“十五”时期39.17%。而同时期相应的劳动投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起伏不定。“七五”、“八五”、“九五”时期是在5%~6%左右浮动,而“十五”时期为9.65%。
  2、经济增长质量逐渐提升。在“六五”时期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占38.61%,资本贡献率占39.34%,劳动贡献率占22.05%,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平分秋色”,共同促进宁波经济快速增长。在“七五”时期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占45.14%,资本贡献率占49.8%,劳动贡献率占5.06%,说明这一时期宁波经济主要靠资本的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八五”时期,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7.45%,资本贡献率下降到45.74%,劳动贡献率为6.81%,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标志着宁波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宁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九五”和“十五”时期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基本态势,并且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增长,“九五”时期达到50.24%,“十五”时期达到51.18%。
  如果把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话,宁波现阶段的经济增长可以说刚刚跨入集约型经济大门的门槛,接下来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走集约化的经济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分院;2.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2]沈坤荣.索洛模型中参数确定方法的改进[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3]韩莹.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定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4.
[4]何枫,陈荣等.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5.
[5]史清琪等.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6]Kaldor N.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M].In The Theory of Capital,ed.F.A.Kutz and D.C.Hague.New York:St.Martins,196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17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