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73期/公共/财政/正文

发布时间

2009/7/2

作者

□文/赵华梅

浏览次数

968 次

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
  提要 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文明的多样化使行政能力面临愈来愈多的挑战。提升政府行政能力是适应社会转型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提升政府行政能力。
  关键词:政府;行政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一、政府行政能力概念综述
  对于“政府行政能力”概念的阐述,各国学者做出过见仁见智的概括,大致可以从以政府职能、政府与社会发展关联性、政府环境、政府功能等几个方面理解。本文将政府行政能力理解为:在一定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处于各个层面的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依据法定职能和自身权力,通过制定政策和组织动员,运用适当的行政手段,主动适应行政环境,实现政府行政职能与目标的能力。
  二、政府行政能力的内涵和特点
  (一)政府行政能力的内涵。从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角度,政府行政能力包括:社会资源汲取能力、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平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资源汲取能力包括财政汲取能力、人力汲取能力、信息汲取能力等;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维持社会稳定和保卫国家安全等能力;平衡能力通过政府制定社会资源和价值再分配政策并开展这方面的有关活动表现出来的;服务能力通常包括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公民的能力、服务企业的能力、服务市场的能力等;适应能力主要包括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和政策创新能力。
  (二)政府行政能力的特点。第一,政治性。国家的阶级性决定了政府的阶级性,政府的行政活动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政府行政能力是政府完成统治阶级交给的任务的能力,因此政府行政能力具有显著的政治性;第二,管理性。政府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管理职能,而政府行政能力是通过具体的管理过程体现的,因而政府行政能力具有管理性;第三,服务性。政府行政能力高低的直接表现就在于政府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质量、服务层次和服务范围上,因而服务性也是政府行政能力的一大特点;第四,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行政能力的内涵也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即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第五,有限性。政府并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全能型政府”,政府只有在应当管、管得了、管得好的行政活动中实现政府的行政目标,在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中实现政府的职能。
  三、我国政府行政能力现状
  总体上说,我国政府行政能力显得既强大又脆弱,即行政权力的强大和行政效率低下导致行政能力脆弱。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政府行政能力作出具体的分析:
  (一)政府的权威程度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民众对政府的认同和信任也会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而发生极大的改变。同时,民众行为的自由性、主动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民众对政府的依附和认同,即我国政府正面临着的“权威危机”。
  (二)政府的法治程度方面。目前,我国政府的法治程度偏低: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行政法制尚不完善,行政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法治环境恶化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法制行政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影响了行政机关公正执法和有效行政,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行政机关在群众中的形象,不利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三)政府的透明程度方面。透明度是政府行政能力现代化的标志。当前,我国一些政府部门的透明度比较低,一些行政文件仍被作为“内部规定”,有的还利用信息垄断进行寻租。一些地方在政绩上弄虚作假,对出现的问题“捂盖子”,对中央“报喜不报忧”。因信息不透明所产生的“私吞”法律现象也比较严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政策到不了基层,已经成为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一大顽症。
  四、提高行政能力的途径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我国必须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总体上讲,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一方面在弱化政府行政能力;另一方面又强烈需求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因此,提升政府行政能力是适应社会转型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一)依法行政。一是行政立法。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的立法,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立法,并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二是行政执法。要重点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等问题;三是执法监督。依法行政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四是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二)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目前,我国公务员的知识素质结构还不太合理,政府公务员的行政理念中“官本位”意识浓厚,人治色彩严重,缺乏法治意识和服务理念。要重点提高公务员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等能力,不断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的理念,培养和提升公务员的效率观念、公平观念和服务观念。
  (三)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要实现政府权力和责任的“归位”,扭转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使各级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基本到位。政府能力的提升应致力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宗旨,创建服务型政府。
  (四)理顺政府体制。第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协调各个公共权利主体的关系。在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第二,健全纵向权力转移机制。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下放——上收——再下放——再上收”的循环模式,在提升中央政府的权威及其宏观调控能力的前提下,建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优势互补关系;第三,健全政府内部横向协调机制。通过组织立法的形式合理规范与调整部门职能,对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进行明确划分,减少因内部摩擦而带来的行政能力的无谓损耗。
  (五)提高政府行政决策能力。首先,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其次,完善行政决策程序。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公开,公众有权查阅;最后,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六)提升政府行政的透明度。一方面各级政府通过全面推广电子政务,构筑数字化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都以尽量民主、公开的方式运作,逐步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改进过去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使公众和企业平等地知悉和享用政府资源。
  总之,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国家竞争力和国家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积极、合理地推进我国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贵言.政府行政能力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8.2.
[2]魏峰.关于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
[3]马驰原.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J].理论与当代,2005.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63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