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今年初,河北省政府及各级人行相继下发文件,要求各农村信用社逐步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提出了具体意见,但从某县农村信用社开办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到目前,只评定了600余个信用户,5个信用村,未发放一笔信用贷款。对此,我们调查走访了联社及有关信用社,发现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以下四个障碍。
一、社会信用环境差,农村信用观念淡薄。以下数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现象。到10月末,该县辖内农村信用社共有小额农贷11638.4万元,其中不良贷款4165万元,占比为35.8%,比年初分别增加1743万元和8个百分点,同比分别增加1687.5万元和8个百分点;非信用贷款尚且如此,信用贷款就更难以保证其安全性。所以联社及信用社对开办信用贷款只能慎之又慎,如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着手解决社会信用问题,很可能使这项工作“触礁搁浅”。
二、农业效益低、风险大,使信用社在贷款投向选择上受制约。现在的农民意识还跟不上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步伐,绝大多数农民还在传统农业、大路农产品上绕圈子,不是高风险(粗放型养虾),就是低收益甚至负效益(传统农村甚至是大路菜农业等),对经营这类农业的农户,信用社根本不敢投放,狭窄的投入选择也制约了农户信用贷款的推进。
三、农村信用社现状难以承担政策性业务。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既要求简化手续,又要求利率优惠,带有一定的政策性,可以说既增加了信用社的资产风险系数,又降低了信用社收益,在目前大多数信用社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很难承担。因此,应当由地方财政给予贴息或在税收上给予减免,这样既可减轻农民负担,又可降低信用社风险,不影响信用社收益,提高信用社开办此项业务的积极性。
四、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状况不适合开办此项工作。这项工作涉及村村户户,可以说是点多面广,要求信贷人员贷前调查更要详实,并随时掌握贷户经营信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还要亲自去催贷催息。而现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现状:一是人员少;二是素质低,很难适应开办此项工作的要求,而且这一瓶颈一时难以解决。(文/吴玉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