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近几年,我们信用社牢牢把握支农这一工作方针,集中资金向农业倾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信用社也面临许多新问题。究竟应该怎么办?笔者谈一点浅见。
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增强支农工作的责任感。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是神圣职责,不能动摇。从信用社自身业务经营看,只有支持好地区经济发展,信用社的自身效益才能提高。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很好的信贷载体,农业上去了,农民才富强,储蓄才能增加,信用社才能兴旺。所以,信用社要把住地盘,巩固和发展阵地,农业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支持农业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增强紧迫感。农业贷款额小、面广是事实,但必须懂得“船小好调头,广聚财源”的道理,信用社必须盯住支农市场,扩大自身势力,必须看到在惊涛拍岸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竞争对手已延伸到农业市场上来,所以,必须改变工作作风,变坐门等贷为上门送贷,变攒大堆为化整为零,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结构布局予以大力支持。
选准投向,积极引导,增加安全感。农业生产周期长,贷款占用时间也长,信用社应该向时间要效益,向空间要效益。农业贷款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风险要小于商业贷款,因此,信用社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应调整信贷结构,并要选准贷款投向,注意引导各种资金渠道,加大农业投入。在贷款投入过程中,要坚持贷款条件,完善贷款手续,并推行贷款多户担保制度,促进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偿债意识,把风险措施落到实处。此外,还要建立贷款风险防范体制,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倾斜农业,人人有责,各行各业都要增强使命感。加大支农力度,信用社永远是主力军,各行各业应当为信用社创造宽松环境,以促进农业的发展。税务部门要调整信用社的税收政策,免征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保险部门也要从支持农业发展出发,降低农业方面的保险费,动员和吸引农业大户参加保险;人民银行应在备耕生产和田间管理期间减免法定准备金和备付金,增加信用社可用资金。这样,既能增强信用社的承受能力,又能使农业生产得到健康发展。
改进金融服务,组织低成本资金。信用社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金融服务和措施,使信用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一方面要实现资产多元化,壮大盈利资产比重;另一方面要推进电子化建设,提高结算效率,加速农村资金周转。同时,要积极组织低成本资金,改善负债结构,降低存款付息,壮大信贷支农实力。
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信用社能否把支农工作做好,关键在于本身是否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精和懂经营、善管理的干部职工队伍。因此,当前要采取岗位学习、专业轮训、脱岗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加快知识更新,提高队伍素质,使其更好地完成支农任务。(文/熊德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