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27期/对策研究/正文

发布时间

2003/1/1

作者

-

浏览次数

1567 次

新制度下的财务报告

  一、新企业会计制度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新企业会计制度主要从报告期间和分部报告两个方面对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了发展和改进。
  首先,新制度更加重视报告的及时性,提出了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中期财务报告通常是指以短于一年期间为基础所编制的财务报告,其优点在于能使使用者了解并评价被投资对象前期的经营成果,并能根据已发生的经营情况对今后的发展作出合理预期,从而降低未来不确定的风险。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年度报告而言,中期财务报告更具有及时性、相关性。
  其次,新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了分部报告要求。所谓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织部分提供的各组成部分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有关信息的报告。通过编制分部报告,企业集团管理当局可以及时了解各行业、各地区分部的具体情况,以制定整个集团的全面发展规划。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下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不足
  1、缺乏充分提示。所谓充分提示,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财务报告需要披露的信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表内项目”,许多“表外项目”,如衍生金融工具、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都应当予以重视。同时,财务报告使用者还需要更多的关联信息,而这恰恰又是当前财务报告还有待改进的方面。
  2、财务报告模式受到标准化的禁锢。现行财务报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使用者的是相同的报告,即财务报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而标准化的模式很难全面地表达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
  3、缺乏超前性。财务报告是反映过去一个年度内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固然可以作为信息使用者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但作为以历史性信息为主的财务报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个未来前景的预测。
  4、财务报告难以与社会融合。我们遵循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完成一定的经济责任的同时,还应负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了个别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难以和整个社会相互融合。
  三、对完善和发展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思考
  1、以一定的形式在财务报告中对“表外项目”加以披露。加强对企业科技含量、文化因素、知识性资产、人力资源等的披露是网络信息经济时代的需求,财务报告应当做到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突破以往以货币对实物资产加以计量的模式,加强对财务信息质的描述。我们可以通过报表附注来对质的信息加以披露,直接将一些要素归入报表中或者重新构制一张反映企业“软件”资产的报表,以满足当前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采取多重选择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价值等计量模式具有很高的决策相关性,可以作为我国财务报告计量模式的一种选择。
  3、塑造多样化的财务报告模式。信息技术革命为财务报告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我们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来传输财务报告信息,通过图像表述、文字表述、语言表述等形式来丰富财务报告模式。
  4、鼓励企业出具社会经济责任报告。这样,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加强有关人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的监督,加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使财务报告更具有社会性。
  5、加强财务报告的预测和分析功能,使报告的历史性与超前性做到统一。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他们很难直接用过去的报告来推测企业的未来。因此,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的报告是信息使用者所急需的,而财务报告加强其预测性也才能真正体现其“立足过去、放眼未来”的功能。
  6、应在财务报告体系中补充第四报表——增值表。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与投资和信贷相关的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的信息,但没有体现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也不能反映这种贡献的分配。因此,为能给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更多信息,建立完整的评价考核体系,有必要编制增值表作为第四报表。
  7、加强报告的灵活性。将报告划分为强制性披露信息和非强制性披露信息两部分,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和条件作出相应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将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和现金流量完全反映给信息使用者,又可以通过前景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人才资源报告等补充报告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状况。(文/于雪梅)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617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