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不利于我国的进口贸易,这样的贸易方式会导致我国形成长久的贸易顺差,带来更多的外汇风险,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来分析升值对我国经济带来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汇率变动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汇率的定义和汇率变动。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汇率的变动有两种:即汇率升值和汇率贬值。汇率升值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价升值,即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兑换的多了;汇率贬值与升值的意思相反。
(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加剧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与加强。某些发达国家利用汇率下跌扩大出口,争夺市场,引起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或实行货币对外贬值,或采取保护性贸易措施,从而产生贸易战和货币战,破坏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2)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使用,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由于某些储备货币国家的国际收支恶化,通货不断贬值,汇率不断下跌,影响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使用,而有些国家由于情况相反,其货币在国际结算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因而促进了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
(3)加剧投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又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汇率的不稳定,一方面促进了外汇投机的发展,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期货、货币互换和欧洲债券业务的出现,使国际金融业务的形式与市场机制不断创新。
2、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A、影响物价的上涨或下降。汇率变动后,立即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影响。首先是进口的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变动,进而以进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也发生变动。
汇率变动后,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也发生变动。如本币汇率下降,则外币购买力提高,国外进口商就会增加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供应数量不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必然上涨。在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中,汇率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特别明显。
B、一定情况下影响出口商品的生产部门。外币升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上升,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对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较为有利。
外币贬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便宜,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下降,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增强,而同时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则得不到由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好处。
(2)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A、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从长期看,当本币汇率下降时,本国资本为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常常逃往国外,如本币汇率上涨,则对资本移动的影响适与上述情况相反。
B、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本币价值下降,具有扩大本国出口,抑制本国进口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扭转贸易收支逆差。
(3)汇率变动对一国黄金外汇储备的影响
A、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储备货币升值,则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提高;反之则降低。
B、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币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C、汇率变动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口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间接影响是:人民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总的来看,由于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都出现了可替代的产品,而且工艺、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很多国外厂商开始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内,这也增加了国内产品与进口商品之间的竞争。这些都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所以,汇率升值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下跌不会引起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对我国的进口影响不大。
(二)汇率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当生产出口商品使用本国原材料时,本币国内价值贬值的情况下,本币汇率升值会使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稳定的情况下,本币升值仍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商品的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升值,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是否上涨及上涨幅度的大小,由本币国内升值使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下降的幅度和本币升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的幅度共同决定,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引起出口增加;若前者等于后者,则不影响出口;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只会较少地减少商品出口。
三、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政策措施
(一)政府行为政策及措施
1、审慎对待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防止其过快升值。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应当坚持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当前的最优汇率政策选择。
2、重视并循序渐进地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多次表示,我们并不追求外贸顺差,而应当把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作为目标。近期应做出以下努力:(1)通过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来缓解低效益出口过快增长的矛盾。针对低价竞销问题,应当制定相应经济政策,适当提高成本;(2)转变长期实行的“贸易壁垒”政策,配合扩大内需的有关政策、措施,增加我国稀缺的技术、设备和资源、能源产品等进口;(3)调整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从一般性的对出口倾斜转变为更多地对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价值产品倾斜;(4)加大鼓励政策力度,推动更多有优势的中国企业到境外去投资。
3、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必须有效地扩大内需。因为内需不足,某些领域现在已经出现明显的生产过剩,所以,为了维持内部平衡,人民币升值必须辅之以内部需求的上升。
(二)企业行为政策及措施。进出口企业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避险能力,主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1、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避险。目前的汇率避险产品主要有远期结售汇业务、结构性结汇业务、择期交易、货币掉期等。远期结售汇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主要的避险方式。
2、通过合同条款的选择回避汇率风险。包括签订短期合同、采用多种计价货币或直接用人民币计价签约、协商使用固定汇率锁定成本、提前或推迟结算等。
3、采用贸易融资形式回避汇率风险。贸易融资可以较方便地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贸易融资方式,获得外币贷款并立即结汇,既满足了出口发货与收汇期间的现金流需要,又规避了汇率风险。
4、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风险。银行可以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票据保险”产品及时卖断银行票据,提前结汇规避风险。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军,李烨,吴志华.人民币汇率上升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2]陈宁,李旭辉,孙兴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5.
[3]陈钥,任超.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影响分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
[4]罗永昌.浅论人民币升值问题.资料通讯,20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