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特许经营是一种现代商业经营模式,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而我国从特许经营的引入到现在的快速发展,仅有十余年的时间,因此我国特许经营发展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本文考察了我国特许经营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特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我国特许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特许经营;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特许经营发展现状
特许连锁又称合同连锁或契约连锁。美国商务部将它定义为:主导型企业把自己开发的产品、服务的营业系统,包括商标、商号等企业形象的使用、经营技术、营业场合和区域,以营业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店在规定区域内的经销权或营业权,加盟店则交纳一定的营业权使用费,承担规定的义务。
虽然特许经营模式进入我国并不久,但是已涉足快餐、方便店、服装业、百货零售业、酒店业、美容业等领域,可以大致归类为三种不同形式,且优劣各异。
(一)我国特许经营发展模式比较
1、产品特许经营权。我国许多企业在需要扩展市场时通过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商品的专利权,授权另一区域的企业(通常是特定区域)生产及销售该种产品。产品特许是特许经营模式的主要形式之一。
2、商标使用权。一些企业作为商标拥有人容许另一家企业作为受许人在一定情况下使用其商标于受许人所生产的商品上。这种模式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产品或技术商标的特许还不普遍,主要表现为明星将其名字、形象特许商家使用。
3、营运模式特许经营。企业作为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一个完整的经营模式,其中包括商标的使用、提供销售商品或服务、经营手法、品质控制、市场策划、选择经营地点以及其他必需的服务等。最为常见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业。
从三种“特许经营”模式的资金要求来看,前两个所需要的资金较多,非一般以小本创业的个体经营者所能负担,至于第三种“营运模式特许经营”,资金需求相对较少,集中在零售方面,对个体经营者较适合。
(二)我国特许经营的特征
1、发展迅速、规模有所扩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根据商贸局的统计,截至2006年上半年,特许连锁经营涉及行业60多个,特许经营商达2,320多个,加盟店数量8万多个,整个市场以40%~50%的惊人速度迅速成长与扩张。连锁经营实现的销售额近几年来每年以40%以上的增长率增长,超过全国社会消费品增长率约30个百分点。
2、新的先进管理技术手段、促销策略、经营方式被特许经营广泛使用。特许经营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工商、农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的关系,本着“共学一个技术,共做一个产品,共享一个品牌,共获丰厚利润”的观念使其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一批品牌专卖店,以厂家为龙头,与代理商相结合,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在全国已形成连锁经营网络。如上海桑塔纳、一汽大众、李宁体育用品等等,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特许经营向多业态、多行业领域拓展。从业态上看,我国的特许经营从以超市、便利店为主,发展到专卖店、精品店、仓储式商场;从行业上看,特许经营从零售行业向餐饮、生产资料生产扩张,从有形商品经营向服务市场经营扩展,几乎覆盖了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目前,我国国内的特许经营已在图书、洗染、冲扩、汽车租赁、维修、家政服务、健身娱乐、美容美发等领域发展。
4、特许连锁经营更多开始向城镇发展。连锁企业在城市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通过特许经营开始由城市向周边地区延伸,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等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连锁企业有半数以上的店铺开在县级以下的乡镇,如上海联华超市、广东东莞美佳超市等。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通过特许连锁经营方式利用自己的商誉、经营技术及商品采购优势向周边地区扩展。
从这四个特征可以发现,当直营连锁店发展到一定规模,形成自身品牌后,将会转向特许经营为主拓展市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特许经营是在更大范围内吸纳社会资本,实现低成本经营规模的一种方式,尤其对中小企业发展更具吸引力。因此,特许经营必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连锁经营模式。
二、中国特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目前已基本具备了发展特许经营的基本条件,也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客观地分析,中国特许经营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中国特许经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不健全。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特许经营问题。尽管商务部在2004年12月31日颁布了商务部令2004年第25号《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并已于2005年2月1日正式实施,但这还只是部门颁布的管理办法,并不是法律条例,因此没有强制性。而且还不够完善,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商务部于2005年3月发出了《商务部关于加强对特许经营活动管理的通知》,但这只是一个通知性的文件,起不到法律的威慑作用。
2、缺乏对特许经营的了解和认识。如有的企业以为按照总部提供的方案将店面装修一致,店内的商品陈列保持一致就是特许经营,或者以为特许经营就是统一经营商品、统一供货,而没有认识到特许经营更重要的是使用特许人的商标、专利技术等经营资源。又如,有的总部甚至对自己的无形资产没有进行有效的商标注册和法律保护,就开始发展加盟店,当加盟出现侵权现象时,总部却无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缺少知名的企业、品牌和成熟的、可转让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采用特许经营的模式需要有知名品牌、专利技术或先进、成熟的管理技术作支撑。如果没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和产品作支撑,没有消费者对产品以及服务品牌的认同,特许权就毫无使用价值。而在我国,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少;而且很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信息技术、物流技术落后,服务质量、人员素质比较低,特别是缺乏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特许经营人才;并且缺乏有价值的可转让技术,没有形成经得起市场考验的过硬的管理体系。
4、市场机制不健全。改革以来,我国的市场机制有了很大进步,但仍不健全。目前,我国不仅缺乏对特许经营的政策扶持,而且普遍存在的行政壁垒和市场进入障碍,严重地限制了特许经营的发展。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地区封锁,行业条块分割严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特许经营规模效益的发挥,使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流动存在着各种障碍。
三、促进特许经营发展的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很多国家有专门针对特许经营的法律,如韩国1986年颁布的《批发、零售业振兴法》第五章对连锁化事业做了专门规定;美国于1997年7月颁布了《特许经营与创办新企业的公开义务与禁止事项》的法令,已有22个州颁布了公开法,14个州颁布了特许经营登记法。没有专门的特许经营的法律,特许经营的健康成长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法律条例的制定和出台刻不容缓,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努力,争取特许经营法律条例早日出台。
2、加强宣传。创造有利于特许经营发展的良好氛围。特许经营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特许经营了解不多,对于特许经营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特许经营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发展和规范特许经营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等等。同时,对守法经营的特许企业给予表彰,对违规经营的特许企业及时曝光,创造发展特许经营的良好社会氛围。
3、政府部门应改变对特许经营的支持方式,并加强对特许加盟的监管。政府对特许经营的支持应从目前的贴息贷款、税收减免转向为市场法规的建立和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上。同时,应加强对特许加盟的监管。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应联手对特许加盟进行动态管理,在工商注册、交纳税费时,对经营情况进行调查,不允许频繁变更法人代表、企业实力弱、网络稳定性较差的企业采用加盟店经营模式,帮助受许人尽量避免特许加盟的风险。
4、加快发展特许经营协会。国外特许经营协会是加强和约束特许经营道德行为规范的有力组织,只有成为特许经营协会会员的企业才有资格开展特许业务。我们也应学习借鉴美国和欧洲等特许经营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尽可能地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成立自己的特许经营协会,把原来政府的一部分行业管理职能让协会担当起来,使其起到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冯成伟.我国商业特许经营发展对策研究[R].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9.16.
[2]王坤良.特许经营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济论坛,2007.15.
[3]张勇.特许连锁经营在我国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郭淑娟.我国发展特许经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7.2.
[5]方世建,汤静.我国特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5.
[6]袁浩然,王立平.我国特许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探析[J].北方经贸,2004.8.
[7]刘可夫.中国特许经营发展现状、优势与运作管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上旬刊). |
|
|
|